四川12个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
时间:2011-12-28 |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本次集中开工建设的10个高速公路项目,总里程644公里,总投资规模590亿元。其中,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汶马高速公路鹧鸪山隧道长度分别为18公里和12公里。南充港都京作业区一期工程、广元港红岩作业区(一区)一期工程规划建设8个500吨级多用途泊位,集装箱年吞吐能力43万标箱,总投资规模21亿元。这12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进一步打开进出川大通道,完善内部路网,优化港口布局,加快构建枢纽,助推“两化”互动,促进城乡统筹,支撑和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和汶马高速公路鹧鸪山隧道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四川省高速公路向位于青藏高原的四川省藏区腹地延伸,连通全省最后两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州府所在地。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以超常努力实现四川交通运输超常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这一时期,是四川交通历史上投资增速最快、引资规模最大、高速公路和水运项目开工最多、三级路网和水运统筹协调发展的时期,枢纽建设形成大会战态势,“蜀道难”的状况正在加快改变。
交通建设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快速增长。四年来,全省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668亿元,是建国以来至2007年58年累计完成投资的1.34倍。2011年,全省交通建设将完成投资在全国各省(区、市)中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是2007年全省交通建设完成投资的4.1倍,位居全国第1位。
全省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四年来,全省累计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42个3887公里,总投资规模3107亿元,均居全国第1位,新开工里程超过2007年底通车里程(1939公里)的一倍;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37公里,是2007年的2.47倍,在全国排位由2007年底的第12位跃升到第2位;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累计建成9条、在建11条,分别比2007年底增加5条和8条,除重庆方向外新增贵州、甘肃、云南、陕西等方向。全省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成都主枢纽形成11条放射线和2条环线,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均有高速公路建成或在建,其中16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形成4个及以上方向高速公路射线;五大经济区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四大城市群城际高速路网更加优化;直接覆盖131个县市区,其中内地91%的县市区有高速公路建成或在建;惠及人口8150多万、达91%,覆盖地区GDP占到全省总量的94%以上。“十二五”前三年,力争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3000公里,确保每年上一个千公里级台阶,通车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到2015年,力争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6350公里,打通18条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网。
水运港口建设迈上新台阶。四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大吨位、集装箱码头,提高长江水道运输能力的战略决策,全省“四江六港”水运主通道和重要港口建设规划全面加快实施。长江宜宾以下实现千吨级船舶昼夜通航。泸州港二期工程和宜宾港一期工程建成,全省内河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由2007年的5万标箱跨上100万标箱级新台阶。广安港及渠江广安段航运工程实现当年制定规划和提出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南充港、广元港开工建设,全省建成和在建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233万标箱。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嘉陵江川境段规划的13级航电枢纽累计建成11级、在建2级,渠化四级航道345公里。规划到2015年,基本建成泸州—宜宾—乐山和广安—南充—广元两大港口群,集装箱总吞吐能力超过250万标箱,基本形成以长江、岷江、嘉陵江、渠江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以六大重点港口为枢纽,干支结合、水陆联运、功能完善的内河水运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