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路运输服务保障 确保玉树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时间:2011-12-08 | 来源:厅运输处

今年是玉树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为确保重建物资、人员及时安全运输,保障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省交通厅认真贯彻落实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安排部署,重点从九个方面,全力做好玉树灾后重建“保运”工作。一是健全信息报送发布制度。在G109线多巴、G214线河卡山隧道收费站设立数据采集点,加强重建物资、人员运输数据采集和信息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掌握预测物资、客流运输动态,科学调配和合理组织运力,确保玉树灾后重建客货均衡运输。据不完全统计,从3月21日至11月底,仅西宁至玉树区间累计组织客运班车5607班,运送旅客22.43万人次,日均发班22班,日送旅客880人,发班车数和运送旅客均创历史新高。每日定时向社会发布G214、S308线气象信息及重点山头、路段、易积雪积冰、陡坡急弯路段路况信息,确保重建人员、物资安全运输。二是加强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以G214为重点,全线增设停车港湾、安全标志标牌设施。在已建成400余处临时应急停车港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停车港湾密度,增设安全警示标志,为运输车辆停车、检修、事故处置和维修救援提供方便。截至2011年11月底,增设停车港湾189处、警示标志牌405块;在危险路段增设了部分防撞护栏和钢筋砼柱,有效保障了重建运输车辆的行车安全。建立运输保障线车辆维修救援网点,按照《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运输保障方案》,在全省筛选确定了15家机动车维修企业为玉树灾后重建千里文明运输保障线维修救援保障网点,并在省厅网站进行公告,实施24小时维修救援服务。加强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保持公路安全畅通。省公路局根据玉树重建期间重载车辆多、车辆密度大的情况,建立养护保通责任制,提高公路养护水平;省公路路政执法总队加强公路巡查,扎实做好重点路段、桥梁的巡查、值守和监控工作,加大超限超载治理力度,查处损害公路设施的违法行为,保障公路畅通有序。三是加强调研,改进服务,确保重建运输车辆快速通行收费公路。今年7-9月份我省高等级公路和收费公路主要路段出现交通量持续增长、车辆长时间排队缴费等现象,省厅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督导高峰期保通疏导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开通玉树灾后重建车辆专用通道,减免灾后重建车辆公路通行费,缩短车辆缴费时间,提高灾后重建车辆运输效率。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1月至11月底,全省减免玉树灾后重建运输车辆通行费390.42万元。四是建立交通医疗救援点,为运输重建人员提供健康医疗服务。截至11月底,医疗队累计巡诊173车次,救治患者1.46万人次,急诊出诊81人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87人次。五是转变服务方式,有序组织返乡人员运输组织工作。对集中返乡人员的施工单位,汽车客运站实行集中售票、电话订票和上门发班、编队运行等方法,及时、方便、有序组织运输人员返乡。六是加强宣传,深入推进玉树灾后重建千里文明运输保障线创建活动。省运管局、公路局、高管局、共玉公路建设指挥部及厅直有关单位积极营造玉树灾后重建千里文明运输保障线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在G214线、G109线设置大型宣传牌80余块,制作各类温馨提示、警示宣传牌500余块;免费为牧民群众及司乘人员进行体检和普及卫生常识、为施工驻地的寄宿制小学搭建校舍,开展联谊活动,促进玉树灾后重建沿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有力地支持了玉树灾后重建保运工作。七是认真做好玉树灾区学生返校、返乡转运工作,及时落实每批次转运学生工作的任务,制定运输组织计划,调派落实车辆,选派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司乘人员和技术状况良好、乘坐舒适的车辆承担转运任务,确保学生转运工作安全及时。2010年12月29日至2011年9月26日,共转运学生55批次,调配客车551辆,转运学生22788人次。八是加强客货运输车辆安全监管,要求我省所有参加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客车和货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实施监控车载终端,确保灾后重建运输安全运输。据不完全统计,自3月30日至11月30日,运输重建物资2583349吨,参建运输车辆84231辆。其中:运送水泥36332辆车,总重1346803 吨;运送钢材8233辆车,总重247881吨;运送木材5187辆车,总重125915吨;运送砖瓦6629 辆车,总重167115吨;运送其它物资27850辆车,总重695635吨。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