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十六旅挺进苏浙皖边

时间:2025-11-24 | 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浙江学习平台

1943年秋,抗日战争形势迎来转折。就国际而言,美国在太平洋发起越岛进攻后,日军转入守势作战。就国内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粉碎了日军多次大规模的“扫荡”,进入攻势作战,日军开始丧失战略上的主动地位。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发动了湘北、鄂西、粤南和苏浙皖边战役,企图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诱降,迫使国民党政府妥协。1943年9月,日军对苏浙皖边区国民党军队控制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国民党军队虽数倍于敌,却不战而退,向天目山区后撤。

在此背景下,为了牵制敌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收复失地,新四军第十六旅奉命由苏南抗日根据地向苏浙皖边挺进。10月初,十六旅在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率领下,从江宁、句容一带出发,穿越溧(水)武(进)公路尾随敌军南进。

11月,王必成率第四十八团解放高淳东坝以后,即进入郎(溪)广(德)长(兴)地区,乘日军回撤、伪军立足未稳之机,以营为单位攻击前进,一边作战,一边进行抗日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12月,郎溪、广德、溧南3个县的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第十六旅先头部队已由广德进至长兴北部的白岘、山门口、狼冲一带。

长兴槐坎乡仰峰岕

1944年1月,日伪军被迫从长兴县的槐坎、煤山等地撤退。长兴西北部的白岘、槐坎、煤山、长潮岕至林城桥、大云寺一线,为第十六旅四十八团控制。旅部进驻槐坎乡的仰峰岕,旅军工科、修械所、医院等后方机构也从江宁迁至长兴仰峰岕附近地区。

与此相呼应,江渭清率第四十六团和旅特务营发起溧(水)高(淳)战斗,于1943年11月下旬攻克新桥等日伪据点,毙日军40余人,俘伪军副师长以下160余人,恢复和巩固了溧水、高淳地区。第四十七团也在外围进行了竹赞桥、白马庄、宝堰等战斗,歼伪军300余人,有力配合了第四十八团开辟郎广长新区的斗争。

至1944年1月,经过3个月的连续作战,第十六旅收复了宣长公路以北广大农村,初步开辟了郎广长新区。地处苏、浙、皖3省边界的郎广长地区,北连苏皖,南接浙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郎广长地区的中心区域,主要为郎溪、广德县的东部,长兴县的西北部和溧阳县的南部。这里群山连绵,地形险要,有中共的工作基础,加上周边地区物产丰富,具有进行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条件。随着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的南移,苏皖区党委和苏南行署机关也从溧阳、溧水地区移驻长兴县的仰峰岕。这样,仰峰岕成为苏浙皖边区中共的领导中心。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