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全链条服务哪家强
时间:2025-09-23 | 来源:中国交通报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重构与港口转型发展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优质的服务成为港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各港口企业结合自身特色,围绕码头装卸、综合物流、港航服务、数字化服务等多个维度提升服务软实力,形成百花齐放的服务品牌,并以此为支点,撬动港口从物流枢纽向供应链综合枢纽升级。
本期选取的港口综合物流服务品牌案例,聚焦港口企业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提升全链条、全要素服务水平,实现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从品牌建设读懂港口“服务密码”。
天津港
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效率革命”
品牌名称
在渤效率
品牌内涵
进一步压缩船舶进出渤海湾时间,提升港航协同效率,持续巩固天津港全球竞争优势,为企业打造更高效的物流通道,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打造枢纽港口升级版。
近日,满载集装箱的“中远海运人马座”轮缓缓驶出黄渤海分界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艘船从进入渤海到完成装卸离港,全程用时较去年同期缩短近10个小时。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天津港“在渤效率”服务品牌持续升级的生动注脚。
2024年,为进一步提高班轮准班率,天津港多部门联合走访中远海运、马士基、以星等主要航运企业,并在旗下集装箱码头选取了10条远洋干线,为6家重点航运企业班轮公司量身定制“在渤效率”提升方案。1年来,天津港以效率革新为突破口,从前期测试的10条远洋干线到现在的20条重点航线,从单个集装箱码头到天津港5家集装箱码头全覆盖,不断擦亮港口服务的金字招牌。
8月14日,“在渤效率”品牌正式发布,实现6000—8000标箱等级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渤时长57.4小时,较目标值压缩10.3%。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一套不断迭代的全链条管控体系。在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每条船舶的“在渤时间轴”——从黄渤海分界线进入开始,航行、靠泊、装卸、离港的每个节点都有明确标准。
这套体系的核心,是“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管理。船舶来港前,调度团队提前72小时与船代、船公司对接,倒排泊位窗口,将“在渤时长”分解到每小时;事中,优先调配岸桥、集卡等资源,保障重点船舶“到港即靠、靠即作业”;事后,各相关部门组织单船分析会,从危险品箱占比到特种箱位置,复盘每个细节。不仅如此,今年新制定的考核标准更趋精细,远洋干线用时压缩1至3小时,近洋航线明确航速标准,内贸航线细化自然箱作业效率,实现“一船一策”。
信息化手段让效率提升有了科技支撑。天津港智能调度系统“在渤效率”查询模块每月生成100余条数据报表,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船舶轨迹,精准预测到港时间,准确率达95%。
山东港口日照港
快速响应诉求 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品牌名称
春天服务
品牌内涵
以春风般的态度、春雷般的效率、春雨般的价值,全面提升全链条、全要素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日前,在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一辆集装箱卡车缓缓驶向闸口,司机轻触云港通App激活任务,扫描身份证后,道闸瞬间开启,车辆流畅驶入,过闸时间同比压缩24.6%。这背后,是日照港以“春天服务”行动为依托,在智能化管理与流程优化方面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日照港以服务临港产业、畅通区域物流为着力点,聚焦集装箱查验熏蒸关键环节,深化口岸协同联动,持续优化作业流程,查验熏蒸效率同比提升25%,集装箱场内平均周转时长由8小时压缩至5小时以内,为货物高效通关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日照港已是常态。
聚焦港口装卸主业,日照港建立了“一套标准、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工作机制,推动业务办理从“线下跑”向“网上办”,从“分头办”向“统一办”转变;搭建智能化无人检斤系统、GPS货运管理系统;建成全国沿海港口首个路港集疏运指挥中心,实现国铁、地铁、港铁合署办公,持续拓展畅通物流通道,连续刷新各类铁路作业纪录……“春天服务”行动开展以来,日照港快速响应企业诉求,为其带来很大便利。
此外,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平台,日照港与兄弟单位、板块集团形成业务协同,扩展“港口+金融+物流+贸易+航运”的全链条服务,吸引贸易商聚集形成规模效应。
据统计,今年以来,日照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时同比压缩15.6%以上,在泊效率提升4.1%。
“‘春天服务’是港口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港口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春天服务’行动为抓手,增强港口软实力,打造港口服务新标杆,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日照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连云港港
数字化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品牌名称
贴心连云港 服务零距离
品牌内涵
以贴心的态度、零距离的行动,全面提升港口服务响应速度与客户体验,深度融合智慧物流与人性化关怀,提供精准、高效、温暖的全程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你们这个小程序太好了,下次我再来就不怕找不到路了。”日前,江苏省连云港港口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向第一次来港口送货的司机师傅介绍“云港e路通”微信小程序,获得司机师傅的连连称赞。服务专班的组成,源于连云港港“贴心连云港,服务零距离”品牌理念。
自2022年以来,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围绕“降费用、优服务、提效率、强体验、增效益”主线,系统性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贴心连云港,服务零距离”品牌内涵,为港口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加强全港生产资源统筹,连云港港建成运营连云港市船舶调度指挥中心,上线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船舶统一调度;积极与口岸单位协同,推动大型船舶常态化靠泊及航道双向通航,显著提升船舶进出港与货物通关效率;生产业务系统升级至2.0版,有效缓解堆场紧张等问题,实现调度更精准、作业更高效;创新推行车船直取、直装直提、“铁快通”等模式,过境货物“集改散”运输时间压缩60%,铁路笼车运力提升93%,铁路快速通关效率提升50%。
“我们充分发挥多式联运优势,推广‘铁水中转’‘水水中转’等绿色集疏运方式,已开通11条大宗散货敞顶箱海铁联运线路。”连云港港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港口大宗货物绿色集疏运比例提高至86.5%,深入推进“一单制”“一箱制”模式,提供“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助力用户综合物流成本降低20%至30%,近3年带来业务增量超5000万吨。
秉持贴心高效的服务理念,连云港港打造一站式客户服务中心,设立26个业务窗口,提供全年无休服务,推广网上业务办理和电子发票,实现“零跑腿、零等待”,打造“司机之家”“红色驿站”等载体,将暖心服务不断延伸。
短评
服务品牌提升港口软实力
近年来,港口服务品牌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
从树立服务理念到优化服务流程,从各流程管理到系统性体系建设,品牌化服务所追求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装卸、堆存等基础环节,而是打破传统港口作业的环节壁垒,将服务贯穿于货物从抵港到离港物流全链条环节。
资源的优化整合是港口服务升级的关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专班式服务模式、信息化赋能等方式,各港口构建起统一线上服务平台和全链条管控体系,服务也向现代化、智能化、高附加值综合物流转变。
服务的升级,实现了从提高码头装卸环节效率到压缩整个物流时效的跨越。过去港口谈效率,看的是“桥吊多吊几个箱子”“1个泊位少用几小时”。现在,港口将目光投向整个物流链的系统提升,通过全流程服务,让内陆企业货物更快出海,船公司航线运转更顺畅,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更紧密。
服务的升级,构建了互利共生的新型港航、港城关系。港口企业依托标准化服务,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服务效能和客户体验。企业享受优惠便捷,更多高端优质项目在港口落地生根,推动港口从传统交通枢纽向物流、贸易、金融、信息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转型。
从港口服务品牌的建设,我们看到了服务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也看到了港口的转型升级。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应用,港口服务品牌将向更加精准、高效的趋势发展。
白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