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山西四川陕西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5-06-19 | 来源:山西日报、蜀道集团、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深圳地铁20号线四工区项目文汇站主体基坑进入开挖施工新阶段

6月18日,伴随着施工现场挖掘机、土方车齐力运作的轰鸣声,由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深圳市轨道交通20号线二期工程土建四工区文汇站主体深基坑正式开挖,项目施工进入新阶段。

深圳地铁20号线二期土建四工区项目包含甲岸站、文汇站、甲岸站—文汇站区间,共2站1区间。文汇站车站总长248.5米,标准段宽20.1米,基坑开挖深度约17.1米,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据了解,文汇站位于宝安中心区,周边产权复杂、地下管线交叉,面临电力、通信、给排水、雨污水等管线以及树木、环保等前期手续办理繁琐等难题,项目团队积极开展对外协调,多次与属地相关单位精准对接,携手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进各项手续落地。

进场施工以来,项目团队克服汛期、富水砂层以及临近居民区等不利因素影响,严格执行“双班组长”建设、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培训,认真开展技术交底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核查,坚持落实班前喊话、班后总结,多次召开专项技术方案研讨会,优化施工方案,逐一克服难题。应用BIM技术合理优化施工场布及现场施组,通过搭建“智慧工地”平台,对现场人、机、物进行实时监测,做到发现隐患问题、立即整改,为安全有序施工提供保障。

【山西】高速公路变身“光伏走廊”

6月18日,在运城环城高速立交桥匝道旁,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这是山西建投六建集团利用立交桥匝道圈闲置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生动实践。该集团承建的山西省高速公路20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第三标段,分布在临汾南、临汾北及运城高速公司、晋南服管公司下辖的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互通枢纽、边坡等区域,总装机容量49.95MW,施工面积达59.93万平方米。

目前

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光伏组件安装39.44MW,其中37.24MW实现并网发电,运行状态稳定。施工团队正加快推进剩余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全面投运。

项目团队深入挖掘高速公路沿线潜力空间,综合评估布设条件,将收费站屋顶、服务区车棚、互通枢纽等场景创新转化为高效的“发电单元”。

具体实施中

项目团队根据不同场景采取差异化设计方案,收费站屋顶采用配重块与支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稳固的“发电顶”;

服务区采用单立柱悬挑结构设计,建成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充电伞”车棚;

互通枢纽处则通过科学布置光伏板,形成规模化的发电单元。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项目成功盘活了工程范围内的64个站点闲置空间,安装了92873块高效单晶单玻光伏组件,让高速公路沿线焕发出全新的绿色活力。

在项目建设中  

项目团队通过数智化技术创新应用,成功攻克了光伏系统运行中的多项技术难题。针对光伏系统电压电流不稳定、数据传输延时等问题,团队创新应用逆变器集成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实时跟踪光照和温度变化,自动调整电压电流,确保光伏阵列始终工作在最佳功率点附近,使发电效率提升8%。同时,引用柔性并网技术,实时平衡发电与用电需求,确保电网电压稳定,并在发电过剩时自动降载运行,既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又实现了新能源的高效消纳,为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四川】智慧扩容!成都绕城高速又有应急车道动态开放

作为全国最繁忙的绕城高速公路和全省路网核心枢纽,成都绕城高速日均站口流量达86万辆,峰值超112万辆,为缓解拥堵状况,6月20日起,成都绕城高速将试运行外环锦城湖立交至濯锦(天府)立交、内环成龙立交至白鹭湾立交,在早高峰7:30-9:00、晚高峰17:00-19:00时段,允许7座及以下客车根据实时交通信号指示借用应急车道,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创新进一步打通“畅通车道”。

早高峰时段社会车辆借用应急车道通行

设备图

为确保应急车道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使用,成都绕城高速遵循“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原则,全面推进全路段信息感知能力升级。通过安装部署监控摄像头、卡口摄像机、毫米波雷达、RSU天线、边缘计算单元等高精度设备,实时掌握道路状况,大幅提升了路段全域事件感知能力。

2024年7月25日,成都绕城高速开启了外环锦城湖立交至天府立交的主线允许机动车借用应急车道通行的试点工作。2025年4月11日,成都绕城高速又开启了内环成龙立交至白鹭湾立交、江家立交、天府立交沿线路段允许机动车借用应急车道通行的试点工作。

目前,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早高峰断面流量提升12%,平均车速提高10%,晚高峰拥堵时长缩短25%,交通恢复时间从30分钟减至18分钟,整体效率显著提升。这条全国最繁忙的绕城高速治堵方案,正为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提供新范式。

AI助力

围绕“数据驱动、仿真推演、科学决策、主动管控”理念,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实时分析、智能优化和动态反馈的方式,依托蜀道集团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起具备智能感知、仿真推演、主动管控和实时评估能力的路网主动管控系统平台,借助AI算法与实时流量监测,在保障应急通道功能的前提下,分时段对小型客车开放部分路段应急车道。同时建立仿真推演结果与实际管控效果的双轨评估机制,以行程时间偏差率、拥堵遣散效率等量化指标动态优化策略库,实现从经验决策向预判式管理的转型,持续增强路网韧性,最终达成通行效率的提升。

【陕西】陕西神盘项目冲刺主体工程完工

随着摊铺机缓缓移动,平整乌黑的路面不断延伸,压路机紧随其后来回碾压……在陕西神木至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水稳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作响,工人手握铁锨忙碌穿梭。

神盘项目改扩建管理处工程部部长王飞介绍说,“这条路是神木市煤炭外运大通道,我们采用了分幅设计理念,右幅通行的主要是出省拉煤车,重载、吨位大,所以路面厚设计为80公分,左幅通行的主要是回程空载车辆,路面设计厚度为66公分。”

G337神木至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于神木市张板崖村,是既有神盘二级公路改扩建为一级公路,终点位于马镇镇盘塘村,与山西省静兴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相接,路线全长51.167公里,批复概算28.47亿元,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与榆林—神木—府谷高速公路、府谷—店塔一级公路相连接,形成一个以神木市为中心,辐射东、南、北三方位的高等级运煤大通道,对提高区域公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加快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加速项目沿线产业园区的形成,有效带动神木市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对整个榆林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神盘二级公路2001年建成,目前日均车流量达1.4万余辆,拉煤货车占比76%。由于边施工边通行,因此神盘改扩建工程涉路施工交通安全保畅是项目安全管控的关键和难点。

神盘改扩建管理处成立各级交通保畅组织协调机构,设立施工安全保畅应急队伍,配备专职安全巡查车,每日不间断进行安全巡查,及时查漏补缺。同时,重点做好涉路施工安全细部方案的完善和落实,不断查漏补缺,细化安全措施,对全线27处交通安全导改方案进行评审后再行实施;四是认真执行涉路施工安全规定,做好日常涉路施工安全设施维护,提升突发应急事件处理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对建设、运营管理的影响。通过传单、广播车、融媒体、LED显示屏等媒介常态化开展涉路施工安全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今年,管理处引进第三方全过程安全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单位,进一步加强专职安全管理力量,通过开展常态化安全巡查和隐患整治,组织交通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教育等工作,堵塞现场安全生产管控漏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截至6月10日,神盘项目本年累计完成5.63亿元,占计划投资12.93亿元的43.30%;累计完成投资21.17亿元,占投资金额28.47亿元的74.36%。管理处副处长郑立明表示,目前全线路基、桥梁、隧道、路面工程处于冲刺阶段,主体工程将于12月完工。

【广西】合湛高铁呼北高速公路特大桥开工建设

6月17日

在隆隆的钻机声中

新建合浦至湛江高铁

(以下简称合湛高铁)

呼北高速公路特大桥首根桩基顺利开工

截至目前

合湛高铁广西段先开段工程

开工数量已过半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呼北高速公路特大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境内,是合湛高铁全线重点工程,大桥全长2218.435米,共需施工桩基488根、桥梁墩台67个以及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制架设简支箱梁合计66跨。桥址区岩溶发育,地下溶洞、裂隙广布,成桩不易,且主跨88米连续梁跨越车流密集的呼北高速公路,施工难度较高。

合湛高铁呼北高速公路特大桥开工现场。(陈磊 摄)

为保证大桥施工安全,项目建设团队采取岩溶地质精准勘察,实施技术人员全程监督,严格把控成孔、钢筋笼吊装、水下混凝土灌注等关键工序,确保桩基施工质量,同时对主跨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等工艺,配置自动监控信息系统等对施工全过程监控,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确保呼北高速公路运行不受施工影响。

操作人员正在操控旋挖钻机成孔。(莫小斌 摄)

合湛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约139公里。其中广西段正线全长约63公里,新建桥梁16座,桥梁比例78%,先开段由8座桥梁组成,目前已有5座实现开工建设。

合湛高铁呼北高速公路特大桥旋挖钻机作业现场。(陈磊 摄)

据云桂铁路广西公司合湛高铁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董俊文介绍,“为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我们针对沿海地区台风和强降雨频繁、海洋环境侵蚀等挑战,利用风雨一体化检测仪、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进行监控巡查,及时预警,并对桥梁主体、基坑支护等进行防腐强化和加固处理,确保结构稳定,抵御不良天气等影响,保证施工顺利。”

合湛高铁起自南宁至北海铁路合浦站,经广西北海市、广东湛江市,接入深圳至湛江铁路湛江西站,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的包(银)海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东向高速新通道和串联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的沿海高速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预计2028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对扩充广东、广西沿海铁路运输能力,优化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方便沿线群众出行,推动北部湾城市群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