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四川贵州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5-06-18 | 来源:江苏交通、贵州高速、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深江高铁洪奇沥水道公铁大桥主塔高度突破200米
6月17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铁四院设计的深江高铁洪奇沥水道公铁大桥南沙侧49号主塔上横梁混凝土首次浇筑完成,主塔高度达到了203米。
新建深江高铁正线全长约116公里,中铁大桥局集团承建的公铁合建段主桥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长度1.4公里,主跨808米,采用世界首创公铁合建超短边跨钢混箱桁组合梁体系,主塔为H型,总高258米,分47个节段。大桥上层为8车道城市快速公路,下层为4线高速铁路。
本次浇筑的南沙侧49号主塔上横梁为具有岭南元素的“镬耳墙”造型的C60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横梁。上横梁施工时具有混凝土开裂风险高、混凝土超高程泵送难度大、高空安全防护难等三大难点。项目团队不断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分段浇筑,同时采用预应力多阶段张拉、配合比优化 、智能温控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依托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采用“粉煤灰+矿粉”双掺技术和应用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极大改善了C6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再结合采用超高压输送泵,为混凝土装上“垂直电梯”,一泵到顶,精准推送至203米高度的浇筑面。
深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也是支持中国(广东)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泛珠三角、北部湾及海西等重点城市群共同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港自贸区可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对进一步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促进珠三角西翼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常泰长江大桥全面开展荷载试验
自6月16日夜间起,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跨江公铁合建段主桥桥梁荷载试验全面启动。
此次试验将科学模拟等效设计荷载,全面评估大桥主梁、桥塔、拱肋、斜拉索、吊杆等全部关键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首日试验在录安洲非通航孔桥和常州侧公铁合建段引桥实施。
试验广泛应用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桥梁荷载试验管理系统。预先布设的数百个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应力、位移等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毫秒级解析,实现数据采集风险预警响应的“秒级闭环”;综合运用毫米波雷达和光学捕捉识别技术,确保主梁挠度测量精度达到毫米级。同时,在动载试验阶段引入了机械激振技术,有助于获取更为精准的关键参数。
本次荷载试验将持续进行一周,共设计119个静载工况和111个动载工况。其中,最大对称静力加载工况将动用110辆四轴加载车,总重达4400吨。
【贵州】贵州高速集团首个省外研发分中心揭牌成立
6月13日,贵州高速集团所属中南交科公司上海研发分中心暨“中南交科-中远海科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远海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这标志着贵州高速集团首个省外研发分中心正式成立。
中远海运科技公司是中南交科公司的股东单位,此次上海研发分中心暨“中南交科-中远海科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南交科公司与中远海运科技公司在联合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开启了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的新征程。
据悉,上海研发分中心暨“中南交科-中远海科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成立是中南交科公司立足新战略规划,在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分中心将把中南交科公司在隧道管理、高速机电运维等领域的实践经验、数据资产,与中远海运科技公司在大数据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创新成果相结合,共同打造面向全国的、开放互联的隧道及收费站场景化产品体系,研究开发交通行业专业大模型,构建标准化的行业知识体系。同时,发挥双方在研发与软硬件一体化方面的优势,重点攻关ETC门架、北斗定位终端、路网感知等专用设备,打造数字治超及大件运输全链条监管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
下一步,中南交科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探索省外市场拓展与技术创新融合新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新技术、新应用,推动智慧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交通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超1000亿元!1—5月四川公路水运建设投资全国第二
今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锚定“十四五”收官目标,“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以超常规举措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公路水运建设投资持续高位运行。1—5月,全省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35亿元、居全国第二,增速高于全国7.9个百分点。
一高位统筹,压实责任攻坚
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成立由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攻坚专班。制定详细攻坚推进图和责任分工表,实施挂图作战。派出专项指导组,对重点市(州)实行蹲点督导。强化与省级相关部门常态化协调联动,形成攻坚合力。
二挂图作战,提速项目进度
精细制定项目推进方案,按月分解目标,建立“提级管理、精细管理、台账管理”三张清单,实行“看板管理”,全程监测、精准管控,全力推动项目进度提速,扩大有效实物工作量。
三协同联动,凝聚建设合力
建立问题“周调度”机制,每周收集重点项目问题清单,每周按项目类型、问题类别、区域板块、投资主体分类调度,实行闭环销号管理,做到“企有所需、政有所应”。压实各地要素保障责任,强力督导做好房屋拆迁、杆管线迁改、用地交付、地材供应等关键要素保障;压实建设主体投入责任,强力督导各投资人加大人力、设备、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保驾护航项目建设。
四聚焦难点,破解要素瓶颈
针对用地报批等关键瓶颈,整合各级交通运输、自然资源部门及项目投资人、业主力量,组建联合工作专班,全流程保姆式推进。每周调度报批进展,及时解决具体问题。充分用足国家先行用地政策,积极申报,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形成实物量。
下一步,厅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拼经济、搞建设、抓项目、促投资”决策部署,奋力冲刺全年目标,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680亿元,建成高速公路900公里、开工1000公里,建成国省干线公路1600公里、开工193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10000公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广西】进入架梁建设新阶段!广西这条高速又有新进展
6月14日8时许,岑大公路荔玉路共线段扩容工程中的车陂江大桥开启首片预制T梁架设,这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架梁建设新阶段。
岑大公路荔玉路共线段扩容工程首片预制T梁架设现场。
首片预制T梁长30米、高2米、顶宽1.8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施工单位科学施工调控下,这根93.5吨重的“大家伙”被稳稳地吊起来,8时30分开始提梁前移,8时42分前移到位,8时48分对中就位,8时58分全部固定完成。
岑大公路荔玉路共线段扩容工程是深南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新建的玉林至横州段和玉林至桂粤省界段,是连接两广、联动“两湾”的重要举措,是玉林新三件大事之“建枢纽”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施工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右幅路基全线贯通,明年年底全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