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沂蒙精神 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时间:2025-04-25 | 来源:学习时报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第一批伟大精神,具有鲜明的党性、人民性、教育性和实践性,饱含着丰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实践力量。沂蒙精神映照着党的初心使命、诠释着党的性质宗旨,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不可少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滋养整个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历经岁月磨砺而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研究、弘扬与践行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充分发挥革命精神重要诞生地资源优势,始终把挖掘、阐释、弘扬、践行沂蒙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
牢记嘱托,扛牢传承弘扬沂蒙精神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红色文化大省责任担当,把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沂蒙精神传承弘扬的正确方向,擦亮对党忠诚的政治底色,坚定看齐追随的价值追求。理论先行,深化沂蒙精神研究阐发。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深入挖掘和研究沂蒙精神的发展脉络、核心要义、时代价值,为推动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广泛践行提供理论支撑。育人为本,推动沂蒙精神入心见行。坚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将沂蒙精神纳入社会科学普及重点内容,分众化、对象化推进形式、载体和话语创新,营造“在场”体验,推动“活态”传承,着力使之内化为群众的价值追求。传承弘扬沂蒙精神,需要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牢传承弘扬的正确方向;融入和服务群众,激活传承弘扬的主体力量;面向和回应时代,激发其内在生命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加强统筹谋划、顶层设计,走整体化推进之路。沂蒙精神的“内核”展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对党和党的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一体化整体化推进。强化战略思维,站在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高度,加强对沂蒙精神和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组织领导,围绕建立健全沂蒙精神传承弘扬工作机制,制定具有激励和保障作用的政策法规,统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形成研究阐发、教育宣传、展示利用、传播交流一体推进的战略态势。抓好研究布局,加强对沂蒙精神相关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代表性实物的抢救性挖掘、系统性编纂工作,实施沂蒙精神重大理论研究项目,打造数字化、开放式的沂蒙精神和红色文化研究传播交流协同创新平台,深化沂蒙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他伟大精神系统研究、关联研究、比较研究,彰显沂蒙精神的鲜明特质和恒久价值。增进传播交流,把握跨语言、跨文化传播规律,择取、提炼沂蒙精神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相契合融通的内涵要素加以理论阐释、创新话语表达,打造承载、展示沂蒙精神的红色新经典,推动伟大精神“走出去”,增强国际社会的理解、欣赏与认同,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的故事。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沂蒙精神研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宣讲普及人才培养计划,让沂蒙精神研究青蓝接力、代有传承。
坚持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走大众化践行之路。沂蒙精神是“党心为民”和“民心向党”的双向奔赴,其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必须始终做到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着力引领群众,把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贯通起来,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山东展示体验带建设,创新打造沂蒙精神红色教育的共情、共鸣、共识空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触摸、领悟沂蒙精神的思想精髓,自觉践行“听党话、跟党走”优良传统。倾情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工作标尺,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打造更多如“12345·临沂首发”这样的服务群众工作品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重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积极动员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群众践行沂蒙精神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培树宣传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自觉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培育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友善品格,高扬披荆斩棘、勇于突破、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续写“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时代新篇。
始终面向时代、回应时代,走时代化创新之路。沂蒙精神是山东人民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体现,它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真正意蕴,在于发挥这一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作用。坚持实践取向,把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相结合,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发挥沂蒙精神对于全面从严治党、乡村全面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启示作用,推进相关领域改革试点试验,打造标志性改革成果,努力将沂蒙精神转化为赋能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价值引领和内生动力。续写时代新篇,加强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沂蒙精神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遴选一批流淌着红色血脉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劳动模范、拥军模范,开展典型宣传报道,讲好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山东故事,展示山东人民踔厉奋发、踵事增华的时代风貌。拥抱科技浪潮,充分利用革命资源数字化这一永久性的“数字新基建”,综合运用扩展现实、3D建模、物理渲染、元宇宙等数字孪生技术,使革命文物突破物理时空的限制,走入群众日常文化生活;加快推进沂蒙精神文献库和研究数据资源平台建设,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融合出版等形式,推进沂蒙精神的数字化创作与融媒体传播,多渠道、多平台、多终端唱响沂蒙精神,传承弘扬主旋律。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强调,“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自觉强化社科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持续深化沂蒙精神研究阐发、普及传播,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力量源泉,讲好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时代故事,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丰厚精神滋养、汇聚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