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山东安徽贵州江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5-04-11 | 来源:央视网、中国新闻网、江苏交通、安徽交通等
【江苏】10号线二期全线顺利轨通
4月8日,随着雨花台站最后一对钢轨接头的焊接完成,10号线二期全线顺利轨通。
10号线二期起于安德门站,终于东麒路站。本次铺设轨道长度共计28.1公里,轨道形式主要采用预制板式整体道床,施工工序繁杂,对现场施工条件以及人员、机械设备配置及安全卡控要求高。
面对以上诸多难点和挑战,南京地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积极应对场地受限、交叉作业等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场地移交频繁、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实行动态管理,采取多节段散铺、调整设备及铺轨工艺、加班加点等措施,同时组织多区间流水作业,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拓展施工思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南京地铁同步实施供电、信号专业衔接工作,做好预留、预埋件施工;通过增设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对向多作业面散铺施工,确保实现既定建设目标。南京地铁还针对各种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多种防范措施和处理预案,保障安全、有序施工。本次10号线二期全线轨通为后续各专业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东】山东高速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成立
4月10日,山东高速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成立,标志着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高速集团”)在工程装备领域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近年来,山东高速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积极融入山东省“十强产业”布局,研发制造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装备,为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山东高速集团整合旗下工程装备资源,推动工程装备专业化运作,成立山东高速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
下一步,山东高速集团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紧密围绕市场需求,继续加大在工程装备领域的投入,积极提升研发制造能力,构建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为推动工程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贡献“山高力量”。
【安徽】顺利合龙!这条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新阶段
4月8日,S20长丰至固始高速公路霍邱至皖豫界段工程路基路面02标城西湖特大桥钢便桥全线顺利合龙。至此,S20长固高速六安市霍邱县内城东湖、城西湖的钢便桥均已合龙,将为接下来的跨湖大桥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S20长固高速全长56.692公里,东起六安市霍邱县潘集镇,西接G35济广高速,终点顺接固始至皖豫高速。路基路面02标承建项目路线全长近14公里,桥梁总长度近10公里,包含特大桥1座、大桥2座、中桥2座,城西湖特大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大桥位于城西湖沿岗堤上游约2公里处,距离328国道跨城西湖特大桥约300米,全长9.1公里。共计75联,引桥采用混凝土小箱梁,主桥采用变截面钢箱梁,标准横断面宽26.5米。
为给主桥建设提供涉水区域施工通道及作业平台,在桥梁线路北侧平行线路中心线建设钢便桥,贯通东西两岸,长度约2.5公里,标准桥面宽度为6米,每隔120米设置1处错车平台,宽度8米,每个墩台设置1处支栈桥和钢平台,用于水上作业。钢栈桥起点位于城西湖东岸岸边,终于城西湖西岸岸边,采用“钢管桩+挡土板”形式顺接施工便道。
城西湖特大桥钢便桥作为02标项目组织调度的“生命线”,完成合龙贯通后,城西湖特大桥将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贵州】贵州:贵平高速首次引入“无人摊碾”施工
央视网消息 贵平高速是国家公路网中G7522贵州贵阳经平塘至广西北海高速的重要路段,是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贵平高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进入路面施工环节。贵平高速路面4标段创新引入“无人摊碾”进行路面摊铺。这也是贵州首次成功应用无人摊铺碾压技术进行路面建设。
在施工现场,1台摊铺机与6台压路机正在进行摊铺作业,6台压路机驾驶室内空无一人。
据介绍,施工方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集群,通过在压路机上加装自动驾驶压路器,并接入北斗定位实时监控来实现无人驾驶,一个人可以操作六台压路机。
“无人摊碾”具有远程唤醒、休眠功能,可以全天候连续施工。施工人员只需把施工路段的碾压轨迹、速度等参数提前设置,无人驾驶摊铺碾压设备就会自动完成既定的行驶、转向等一系列工作。相对人工来说,可以避免因疲劳驾驶可能产生的漏压和欠压,更加精准保持了平整度和压实度。
贵平高速全长约174.02公里,建成通车后,对贵阳到南宁、北海的纵向高标准出海新通道建设意义重大。
【江西】江西南昌将网约车司机纳入城市应急救援体系
近日
“公益宝贝——江小红救在身边”
应急救护培训活动
在江西省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来自江西南昌的网约车司机党员及优秀代表
齐聚一堂学习应急救护知识
据南昌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此次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灾害事故处置等八大核心模块,旨在提升网约车司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当天活动现场,江西省红十字会的资深讲师团队通过模拟交通事故场景,手把手指导网约车司机们分组进行止血包扎、AED设备使用等技能演练。最终,经过严格考核,合格的网约车司机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
不仅有知识技能培训,主办方还为每位参训网约车司机发放了车载救援包,其中包含反光背心、防割手套、破窗器等12类应急装备。
“这次培训太实用了,提升了我的应急救护能力,发放的救援包配置科学又贴心。”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的网约车司机徐伟说,他们的车成了“急救的前哨站”,网约车司机也成为“流动的急救员”,“以后碰到紧急情况心里就有底了”。
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联合红十字会、网约车平台,逐步完善“技能赋能+物资保障+激励机制”的服务体系,助力构建“社会大急救”生态新格局。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网约车司机从单纯的“出行服务者”华丽转身为“安全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