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安徽四川江西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5-03-18 | 来源:江苏交通、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安徽日报、江西交通、南昌发布等

【江苏】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体系(2025版)发布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体系(2025版)》(以下简称《标准体系》)。这是全省首个由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标准体系表,旨在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水平。

《标准体系》编制紧密结合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特点和管理需求,在系统梳理现行政策文件和各类标准、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领域运营管理标准体系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标准体系》收录现行有效标准395项,从需求和技术层面提出了50项待制定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分级分类和编码规则的统一,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我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化的重点方向。

《标准体系》的发布,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标准体系架构,引导规范运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对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和管理现代化,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今年安徽省委一号文件公布!这些与交通有关

3月17日

2025年安徽省委一号文件公布

↓↓↓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全文)

《实施意见》共六大部分、三十条,

其中,

第十八条部分内容涉及交通运输领域,

咱们一起来了解下~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深入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600公里、改造危桥200座。持续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交比例达80%。巩固快递进村基本全覆盖成果,稳定运营客货邮合作线路400条以上、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8000个以上。

【四川】向新而行!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动力电池更新补贴,细则来了→

近日,交通运输厅、财政厅印发了《2025年四川省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川交函〔2025〕139号,以下简称《细则》)。为便于有关部门和公众更好理解相关内容,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交运办〔2025〕4号)和《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25年加力扩围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的通知》(川发改环资〔2025〕38号)文件精神,推动2025年“两新”政策更好落实落地,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特制定本细则。

二、主要内容

《细则》在补贴对象、补贴标准、政策衔接等方面对上级政策进行了细化落实。

一是明确补贴对象为依法取得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运营权的企业。

二是对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每辆车补贴10万元(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每辆车11.8万元);对更换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动力电池,每套电池补贴4.2万元。三是针对以下情况,审核通过后纳入2025年政策支持范围:    1.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已提交补贴资金申请但未拨付;

2.更新公交车仅部分取得证明材料且在2025年6月30日前取得全部证明材料;

3.更新动力电池已签订合同但未完成更换和验收的。

四是补贴政策按照“中央和省级补贴资金实行总额控制,用完即止,政策执行中,通过资格认定等方式予以调控”原则实施。

【江西】南昌港客运码头即将投入使用

3月17日

记者在南昌港客运码头项目现场看到

施工人员正在抓紧进行

码头趸船外观装饰施工

据了解

南昌港客运码头还建项目

已纳入滕王阁景区

“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及北扩工程

项目配套的4艘40米钢质趸船更新

即将投入使用

让市民游客乘船感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南昌美景

【广西】广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建设开放立体大交通

眼下,广西平陆运河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万余名建设者、5000多台(套)大型设备持续奋战,攻坚枢纽混凝土浇筑、土石方开挖、桥梁工程建设等130个关键节点,累计完成投资约470亿元,实现时间过半、进度过半,世界级运河雄姿初现。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约560公里,开辟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便捷的出海通道,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广西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按照布局完善、规模合理、结构优化、资源节约、衔接高效、互联互通的要求,以平陆运河建设为牵引,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衔接,基本建成江海联动、海铁联运、水陆并进、空港衔接的“四位一体”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19万公里

2024年12月30日,南珠高铁南玉段开通运营,标志着广西14个设区市全部实现高铁通达。至此,广西铁路运营总里程超过58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总里程突破2400公里,建成了高质量的“1—3—6小时高铁交通圈”。

复兴号动车组行驶在南珠高铁南玉段百合郁江特大桥。陆新健 摄

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交通强区战略,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品质和覆盖面。经初步测算,截至2024年年底,广西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里程超19万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7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060公里,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80%。

向海图强,水运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广西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到5.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过904万标箱,内河通航里程达到5700公里左右。北部湾港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到3.6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671万标箱,已建成各类生产性泊位30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9个。

逐梦蓝天,民航建设再上新台阶。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二跑道)等项目加快建设,贺州机场、贵港机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地面起降设施网和低空智联网加快构建,累计建成6个直升机通用机场。

61条陆路大通道出省出海出边

近年来,广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加力建设开放通道、开放枢纽、开放网络,着力构建两广互通、衔接西南、通达港澳、联接东盟的综合运输大通道。

广西积极推进南宁至越南河内高速公路越方最后“断点”路段工作,黄桶至百色铁路、合浦至湛江铁路广西段、南宁(牛湾)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等一批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贵阳至南宁高铁、南珠高铁南宁至玉林段等一批通道项目建成运营,累计形成61条出省出海出边陆路大通道。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去年获批的《北部湾港总体规划(2035年)》着眼防城港、钦州、北海三港域一体化发展,提出“一港三域五核五区多港点”的空间总体布局,深化平陆运河海河联运功能。内河航道布局“一纵一横、六干三支”骨干航道网,航道里程3848公里,沟通云贵湘、通达北部湾和粤港澳大湾区。

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

基础设施支撑广西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截至2024年年底,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我国18个省(区、市)73个城市的156个站点,通达126个国家及地区的548个港口;80条集装箱航线通达东盟国家及全国主要沿海港口,17条国际货运航线深度连接广西与东盟及南亚10个国家的17个城市。

打造14个多式联运重点项目

广西注重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不断提升运输服务效率、品质和经济性,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2022年,广西首个集民航、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功能于一体的特大型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GTC)正式投运,填补了广西“空铁联运”的空白,南宁市区至吴圩国际机场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50分钟缩短至17分钟,枢纽一站式设计方便乘客实现5分钟空铁高效换乘。

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竣工。

以多式联运为抓手,广西打造14个多式联运重点项目,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高质量发展入选全国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加大“公转铁”“公转水”力度,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创新发展,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衔接,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北部湾港去年开行海铁联运班列超1万列,同比增长4.6%。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