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5-03-17 | 来源:央视新闻、深圳发布、深圳地铁、广西交通、资阳观察、资阳交通等

【广东】央视关注!快来深圳地铁站里燃烧卡路里🤩

近日,央视新闻推出

《巧用城市“边角料”空间》系列报道

关注了深圳地铁

黄木岗运动馆和长圳运动中心

一起来看看!

01

地铁站里打羽毛球

通勤运动两不误

在深圳市黄木岗地铁站负一层

有3片羽毛球场地

和2片网球发球机场地

不用出地铁就可以

约上同事朋友挥拍打球

🏸🏸🏸

黄木岗运动馆

黄木岗运动馆是深圳市首个地铁站内的运动馆,这片长120米、宽28米的廊道被转化为可容纳3片羽毛球场、2片网球发球练习场的复合运动区,这种“地铁+运动”的模式,可以满足市民碎片化时间健身的需求。

地铁站里的球馆不仅交通方便,还不受天气影响,采光上利用站内原本的中庭天窗结构,场地80%的日间照明可以依赖自然光。

目前,黄木岗运动馆营业时间是8:00至22:00,羽毛球场的日均订场率接近90%。

                                        

02

巧用城市空间

在房顶上想办法

在深圳市光明区

深圳地铁在6号线长圳车辆段的

地铁列车检修库楼顶

建成了一座运动中心

长圳运动中心

长圳运动中心有3片网球场地和3片篮球场地,可以为周边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专业运动服务。

△图源:深圳地铁

除了黄木岗运动馆和长圳运动中心

深铁集团旗下文体品牌“深铁睿驰空间”

还有其他运动场地

为大家提供多样化运动选择

感兴趣的宝们

可以在线上通过

“深铁文体通”小程序预订哦

一键订场地

省心又省力

喜欢运动的小伙伴别错过啦

【江苏】全国首个高速公路多场景光伏发电工程设计规范通过审查

近日,江苏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工程设计规范》通过审查,内容涵盖服务区、收费站、一般互通式、枢纽互通式立交区、边坡、声屏障等多个场景,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多场景光伏发电工程设计规范。

边坡光伏发电应用实景

“高速公路+光伏应用”是江苏交通践行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江苏高速公路里程达5200余公里,从省内高速公路的资源禀赋来看,可用于发展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内的清洁能源的路衍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25年3月,全省高速光伏已建成交能融合电站113个,总容量88.95兆瓦。

服务区光伏发电应用实景

针对交能融合技术标准缺失,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指导下,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云杉清洁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编制了《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工程设计规范》。

下一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将积极组织推进该标准宣贯、实施、评价,为全省高速公路光伏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全省交能融合高水平发展,赋能全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山东】央广总台“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专栏关注青岛地铁攀“高”向“新”:全球首列碳纤维列车在1号线上线


央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各地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攀“高”向“新”趋势更加明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青岛地铁1号线上,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日前正式上线运营。该列车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商用地铁车辆主承载结构上的应用,为打造绿色城轨提供了关键装备。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备技术部部长邢春阳:与传统的材料相比,我们的碳纤维列车车体减重25%,转向架构架减重50%,整列车可以减重约11%。这样跑起来更节能,整体的运行能耗可以降低7%左右。

【四川】川内首个!网格化管理助推铜资高速跑出建设“加速度


铜资高速高狮枢纽互通

作为川内首个试点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高速公路项目,铜资高速资阳段的创新管理模式正在为工程建设注入新动能。自2024年5月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来,这条全长105公里的交通大动脉不仅实现了安全“零事故”,更跑出了工程建设的“加速度”。截至2025年3月,铜资高速资阳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各标段正加紧进行收尾工作,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

川内首创

网格化管理为安全生产加装“防护锁”

铜资高速是四川省“西向进藏、东向出川”的重要通道,全长约10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四川境内占据了大部分里程,安岳县境内长度为65.1公里。这条高速公路不仅连接了两省市,还串联起沿线多个乡镇,为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

铜资高速路面施工2024年5月,铜资高速指挥部按照《关于在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通知》要求,率先在川内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成为全省首个试点项目。铜资高速总负责人邹东表示:“网格化管理让安全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从‘模糊’走向‘清晰’,真正实现了安全可控、全面覆盖。”

据悉,网格化管理以“简单、实用、有效”为原则,将施工现场划分为边界清晰、大小适宜的二级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副网格长、现场网格员等专职人员,形成“一网两级、一级多格、动态管理”的安全管理体系。网格员每天根据网格化工作清单,对施工现场的关键工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消除。

网格员开展安全检查

行业标杆

网格化工作为工程按下“加速键”

除了安全效益,网格化管理还为铜资高速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

在铜资高速资阳段TJ3项目6号网格区域,主管网格员高博文正指挥工人进行路基铺设。

“通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生产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不少。”高博文边说边指着不远处正在铺设的路基,“今天的目标是完成200米,做完应该可以下个早班。”

信息化安全监测

此外,铜资高速项目网格化管理已实现可视化和信息化。在铜资高速TJ4项目经理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各网格区域的施工数据和监控画面正实时显示着,铜资高速TJ4项目副网格长周辉站在屏幕前,仔细盯着屏幕,不时做着数据记录分析,监督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对网格化管理进行信息化赋能,实现了施工前安全条件核查、上班前五分钟考核、隐患排查整治及网格人员在岗考勤等工作。”

安全网格员进行无人机安全巡查

信息赋能的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网格员与施工人员的紧密配合,也让施工过程更加高效有序。

“网格化管理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至少10%。”邹东介绍,按照目前的进度,铜资高速有望提前3个月通车,这条“西向进藏、东向出川”的交通大动脉,正以安全高效的姿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人盯人”到“网格化”,从“经验管理”到“数据驱动”,作为川内首个试点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不仅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也为其他重大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广西】柳梧铁路乐业隧道顺利贯通

3月14日

柳梧铁路乐业隧道顺利贯通

标志着项目建设再取得突破性进展

柳梧铁路乐业隧道顺利贯通。

据了解,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四局承建的柳梧铁路乐业隧道全长2430米,其中Ⅴ级围岩长2145米,占比达88.3%,存在不同程度的岩溶、软黏土及膨胀土等不良地质问题,且下穿水塘及地方道路等,埋深浅,施工时易出现洞顶坍塌、掉块甚至冒顶等情况;受附近乐业水库影响,隧道沿断层有裂隙水发育,涌水突泥风险极高。针对隧道施工的特点和难点,项目建设团队按照“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开挖长度和循环进尺。

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加大工艺工装的创新力度,打造“1个隧道标准化施工方案,运用自动布料、附着式振捣、拱顶插入式振捣、防脱空报警、可视化端模、软搭接、拱顶带模注浆、视频监控系统8个智能化系统”的“1+8”施工体系。在开挖过程中,使用光面爆破技术,使岩面平顺,减少应力集中和危石,降低平均线性超挖量,控制喷射混凝土和二衬混凝土超耗,同时为防水板铺设创造有利条件,减少二次衬砌背后脱空等缺陷。在初期支护施工中,使用湿喷柔性刮板、钢架垂直度检测仪、钢架拱脚保护工装等先进工装,有效提升初支喷射混凝土成型质量和钢架安装精度,增强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在衬砌施工中,采用衬砌防顶裂系统,利用软搭接模技术防止立模过程中混凝土顶裂,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挤压预警装置,有效避免漏浆引起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拱顶防空洞监测系统标配8个感应点,能实时监测混凝土浇筑情况,对拱顶空洞及时报警并记录,有效保证了衬砌质量,确保隧道安全高效掘进。

柳梧铁路乐业隧道。

截至目前,柳梧铁路项目全线54座隧道已贯通40座.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