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在江苏浴血奋战

时间:2025-01-07 | 来源:视觉江苏

江苏是新四军坚持抗战的主要地区。在敌强我弱、日伪顽夹击的艰苦复杂环境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纵横敌后战场,浴血奋战、屡克强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南京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1938年《新华日报》关于南京大屠杀惨案的报道

1937年12月,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全军1万余人,编为4个支队。

整编的红军游击队


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依次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

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依次为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中共中央对江苏的抗日斗争予以极大关注。1938年5月4日,毛泽东发出新四军进军江苏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

《五四指示》文本

1938年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江苏全境沦陷。当天,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战场。随后,陈毅、张鼎丞率领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

挺进江南的新四军


新四军第一支队进军茅山地区,为了不打扰百姓,露宿村头


与敌人激战中的新四军战士

1938年6月17日,粟裕率领的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镇江至句容之间的韦岗伏击日军,取得新四军江南首战的胜利。

韦岗战斗缴获的战利品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成立,统一指挥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大会

为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1939年5月,陈毅部署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

整装待发的“江抗”部队

1939年10月,“江抗”主力部队奉命西撤,留下了夏光等30多名伤病员和一些游击队员,由中共江苏省委领导,坚持苏南京(宁)沪铁路以东地区敌后抗战。

反映“江抗”伤病员坚持敌后抗战的京剧《沙家浜》剧照

1940年10月,北上抗日的新四军在泰州黄桥地区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队的攻击,新四军英勇反击,取得黄桥决战的胜利,打开了苏中抗战的新局面。

新四军进军黄桥

1940年4月到12月,中共中央调黄克诚等率领的八路军部队,陆续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1940年10月10日,八路军与新四军部队在盐城白驹镇会师。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海安成立。

1940年11月10刘少奇致电中央,建议成立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

1941年1月7日,新四军军部奉命北移,在皖南茂林地区,遭国民党顽军7个师8万人围攻,新四军9000余人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捕。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牺牲。1月17日,国民党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

皖南事变经过要图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命令。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新四军统一整编成7个师和1个独立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大江南北的敌后抗战,成为华中抗战的主要力量。

重建后发展壮大的新四军部队


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主要领导人,依次为政治委员刘少奇、代军长陈毅、副军长张云逸


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主要领导人,依次为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