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浙江福建江苏陕西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12-26 | 来源:江西交通、广西云—南国早报、广西云—广西日报等

【浙江】全国首个!“低空+高铁”跨城联运场景在台州落地运行


浙江省内跨城快件能有多快?12月25日,全国首个“低空+高铁”跨城联运场景在浙江杭州市投入运行,从浙江省血液中心出发,快件通过“无人机+高铁”的运输方式,1小时到绍兴、2小时到台州。

当天上午,两架载有血液的无人机从浙江省血液中心起飞至杭州东站西广场的无人机公共起降点降落,后经由中铁快运工作人员接到货物后搭乘G7449从杭州东站出发,23分钟后准点到达绍兴北站,74分钟后到达台州站。到站后再通过无人机运输方式运至绍兴和台州的中心血站。

杭绍台三城联动,“空铁”接力运输。今年11月,浙江省首个位于铁路枢纽的无人机起降点正式建成。随后,绍兴和台州迅速跟进,于12月分别建成绍兴北站和台州站的无人机起降点,标志着浙江省“低空+高铁”快速运输网络初步搭建。

“此次杭绍台三城空铁联运成功示范,打通了‘无人机+高铁+无人机’跨城运输链路,是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加强与城市运输系统连接,构建更为高效、全面、低碳的物流运输体系的积极探索。”台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市交投集团)低空专班办公室副主任樊纪江介绍,与传统汽车运输相比,“无人机+高铁”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准点率达到90%以上,从杭州到台州时间缩短了1.5个小时。

近年来,台州市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市交投集团充分发挥台州综合交通建设主力军经验优势,筹建台州市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充实投资、报批、建设、运营、产业等骨干专技力量,以完善低空新基建为主要职能,专业化、市场化推动低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在此背景下,市交投集团探索了“1139”低空发展路径,即建好一个“智库”,为台州低空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打造一个综合服务基地,支撑全市低空装备检验检测、场景验证、研学考培等行业需求;布局三个板块,在低空基础设施板块、飞服平台板块和运用场景板块先谋快动、抢前捉早,全力提升我市低空发展热度;联动九个县(市、区),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对接,构建市县联动、行业协同、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推动各类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常态运行。本次首飞正是台州市交投集团发挥转专业优势,全面动员,探索医疗物资低空运输示范场景的生动体现。

“在保持常态运行的基础上,我们将会同卫健部门和医疗机构一起,不断完善基础网络、提升服务水平,为台州市民带来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推动交通巡检、政务服务等领域低空场景加快落地,积极构建支撑全市域低空应用管理的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推动台州市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樊纪江表示。

“下一步,台州将继续推动应用场景全域拓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优先推动无人机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继续拓展“低空+电商物流”新模式场景,积极推进低空配送在山区海岛、未来社区、智慧园区等方面的试点应用,探索“低空+文旅体育”等低空载人场景,充分发挥台州“山海水城”地理优势,串联海岛、5A景区,积极探索低空文旅场景,鼓励开发eVTOL观光、飞行培训、低空赛事等运营活动场景。”台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福建】全周期全过程督导攻坚交通重大工程福建交通投资连续5年超千亿元

沙南高速公路全线10座隧道全部顺利贯通,厦金大桥(厦门段)刘五店航道桥东主塔桩基施工全部完成,福州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18至20号泊位竣工验收……临近年底,福建省交通重大工程全力冲刺,掀起攻坚热潮。

今年前11个月,福建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39.19亿元,超序时进度2.2个百分点,前10个月投资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实现连续5年超千亿元。

今年以来,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实施交通建设攻坚会战行动,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对在建重点项目“一对一”调度,对年度攻坚项目全周期督促、全过程考核。目前,31个“重中之重”项目已全部完成。

大桥海中“站稳脚跟”

12月10日,228国道长乐鹏程至仙岐段公路建设现场一派繁忙,装载物料的运输车来回穿梭,摊铺机、钻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正在进行右幅沥青水稳层铺设。该项目是福建省“八纵十一横十五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3年6月开始施工。“目前左幅已通车,预计整个项目将在2025年实现全线通车。”项目负责人林镇海表示。

在宁德霞浦东吾洋海面上,宁上高速公路东吾洋特大桥三索塔巍然伫立,索塔造型形似“大黄鱼”,目前大桥总体完成进度超75%,建设重心已转向主梁梁段的施工及斜拉索的安装工作。

12月11日,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件墩台整体浇筑完成,为大桥后续海中主线桥墩台安装提供有力保障。首件墩台整体浇筑后,进入为期14天的养护阶段,并在预制厂储存台座进行硅烷浸渍及景观喷涂等后续工序。厦门路桥工程公司厦金大桥(厦门段)A2合同段项目经理庄永毅介绍,此后墩台将通过半潜驳船从漳州港运往厦门本岛观音山施工区,让大桥在海中“站稳脚跟”。

今年以来,福建省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泉南高速公路桐坑出入口、浦武高速公路邱洪出入口、垄东停车区出入口相继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新增二级及以上公路160公里,提升改造省际通道33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2148公里,新增1200个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新增货物通过能力1340万吨,建成闽江内河三明港首批3个500吨级泊位。

加快畅通省际边界节点

“从这里下高速公路,10分钟就能到九龙潭景区了。”11月30日,位于浦武高速公路大金湖服务区A区的泰宁上清溪收费站开通,从福州前往九龙潭、上清溪旅游的王女士惊喜地发现,不用再绕行泰宁收费站了。

同日,沈海高速公路白水停车区B区的龙海白水收费站以及位于宁上高速公路七步服务区A区的周宁九龙漈收费站同步开通。至此,福建共在32个服务区建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入口42处,基本实现了辖区乡镇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服务区后通道是福建创新实施的“两通工程”中“乡镇便捷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用地少、建设费用低等特点,建设成效显著。小小的后通道不仅连接了高速公路与国省道,提升路网通行效率,也有力服务乡村振兴和交旅融合发展。

“两通工程”中的“邻县高速通”项目沙南高速公路同样捷报频频,南山隧道顺利贯通、新村1号大桥左幅贯通、福界洋大桥合龙……项目建成通车后,三明沙县至南平武夷山的车程将由2.5小时缩短至1.5小时。由阻向通,由畅向优。福建省际通道多位于崇山峻岭之间,其中普通国省道省际交界共有23处。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门加快畅通省际边界节点,计划完成路面改造12处,共140公里,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97.3%,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全部提升工作,打造更加便捷畅通、绿色智慧、美丽舒适的省际边界交通网络。

【江苏】江苏两条高速公路通过交工验收!

01沪陕高速公路

平潮至广陵段扩建工程通过交工验收

12月26日,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扩建工程基本建成,通过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组织的交工验收。

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是国家高速公路上海至陕西西安的重要路段,也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东起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北枢纽,西止泰州市泰兴市广陵枢纽,全长48.966公里。项目采用“两侧拼接加宽”的方法,将既有路段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实施扩建,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5处(其中原位改建3处、移位新建2处),增设石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

项目扩建施工过程中,全体建设者聚焦精细施工,全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强化创新驱动,开展老路路面结构内部状态快速检测评价指标及标准研究,采用微创注浆技术对老路基层内部裂缝及层间脱空进行结构性修复,精准处治老路路面病害,提升了路面使用寿命。项目建设过程中共开展9项课题研究,取得发明专利12项,省部级工法3项,标准6项,以科技创新促进工程品质提升。革新预制工艺,建设现代化桥梁制造工厂,箱梁预制采用移动式台座工厂化流水线施工,实现工厂化生产、自动化加工、超市化配送、信息化管理。坚持绿色发展,边坡防护应用秸秆纤维帘绿化技术,实现“边建边绿”;利用老路路面铣刨料再生,用于路面底基层和临建工程,利用率达到98%。推进智慧管控,积极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建立项目管理综合云平台,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管控可视化。

02洋口港至南通高速公路

洋口港至如东城区段项目通过交工验收

12月25日,洋口港至南通高速公路洋口港至如东城区段项目基本建成,通过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组织的交工验收。

洋口港至南通高速公路洋口港至如东城区段是国家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G15)的第九联络线(G1519),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自328国道与洋口港区规划经八路南延线交叉处,终点接洋通高速如东至南通段如东东互通,全长16.022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互通2处(含如东东互通二期)。

项目自2022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全体建设者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全力打造“十四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品质工程的示范工程,工程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建设过程中累计获实用新型专利14项、工法3项,项目“现浇支架稳定性智能监测系统”入选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第二批创新案例,连续三年获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省级“示范工程”。

该项目建成后,南通市区可高速直达洋口港,对改善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洋口作业区集疏运条件、推动南通临海港口建设和完善区域高速路网、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陕西安岚高速岚皋至陕渝界主线半幅贯通

12月25日,秦巴山区腹地,在施工人员熟练操作下,陕西安岚高速岚皋至陕渝界段漳河坪2号特大桥右幅最后一片长33米箱梁精准落位,实现半幅架通,标志着安岚项目主线顺利实现半幅贯通。

安康至岚皋(陕渝界)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银百线(G69)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由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投资建设,将于2025年建成通车。项目起点位于安康市汉滨区,与十天高速相接,向南经岚皋,终点位于陕渝两省界,与重庆市城口(陕渝界)至开州区高速公路相接。由于项目地处秦岭、巴山之间,岚皋至陕渝界桥隧比例96%,为全省桥隧比例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

漳河坪2号特大桥右幅桥长1137.5米,共计架设箱梁116片,该桥右幅的架通是岚皋至陕渝界项目全线41.14公里顺利实现半幅贯通的最后一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人员、设备、材料的组织调配,制定科学的箱梁预制、架设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把每道施工工序,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保障了右幅预制箱梁顺利架设完成。此次半幅贯通打开了项目全线施工建设的新局面,为安岚高速岚皋至陕渝界项目按期建成通车贡献了建设力量。

截至目前,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2.28亿元,占年度计划18亿元的12.8%。安岚高速的建设,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加快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促进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海上航程约8小时!钦州港与越南海防港跨境“直通船”首航

12月25日上午,满载着玻璃、钢铁制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海安时光”号集装箱船从钦州港大榄坪作业区1号泊位缓缓起航,标志着钦州港与越南海防港跨境“直通船”成功首航,两港之间“两点往返、定时定班、安全便利”的跨境海上穿梭班轮实现常态化运行,将有力提升中越两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12月25日,钦州港与越南海防港跨境“直通船”首航。侯朝博 摄

据了解,海防港是越南首都河内的海上门户,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占越南所有港口的30%,至钦州港仅163海里、海上航程约8小时。钦州港与海防港互通关系紧密,以钦州港为起点和终点的航线占中国至海防港、海防港至中国航线的比重分别为31%、18%,海防港在钦州港至越南、越南至钦州港航线的比重高达60%,两个港口在中越两国贸易中的发展活力和潜力愈发凸显。

“开通跨境直通船就是要构建中越海上贸易互联互通的便捷大通道,建立海上高速穿梭巴士。”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左孔天介绍,依托钦州港与海防港跨境“直通船”工作机制,“直通船”可优先办理锚地检疫、出入境等手续,享受“绿色通道”、“套泊热接”、“直进直靠 直离直出”、出入境手续办理流程减免等服务,可实行7×24小时全年无休进出口岸审批,将极大促进钦州港与海防港跨境贸易便利化。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