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四川福建内蒙古云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12-12 | 来源:江苏交通、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江苏】通过国家验收!
近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牵头组成国家验收组,对连云港口岸扩大开放徐圩港区进行验收。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连云港口岸扩大开放的批复》,本次连云港口岸扩大开放徐圩港区涉及43平方公里水域,开放区域内盛虹、虹洋共7个泊位口岸设施齐备、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并已分别完成多轮临时开放且稳定运行。
经过现场查验和集中评审,验收组认为连云港口岸徐圩港区的口岸基础设施、查验基础设施、查验单位办公场所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符合《国家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能够满足国际航行船舶靠泊生产和口岸查验工作需要,同意连云港口岸扩大开放徐圩港区通过国家验收,并现场签署验收会议纪要。
【四川】白马隧道双幅顺利贯通 九绵高速再迎新进展
12月12日,由蜀道集团投建(川高公司主导投资、四川省公路院设计及监理、四川路桥川交隧道公司建设)的G8513线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九绵高速”)全线最长隧道白马隧道双幅贯通,标志着九绵高速项目建设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为九绵高速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绵高速起于九寨沟县郭元乡青龙桥(甘川界)附近,经阿坝州九寨沟县和绵阳市平武县、北川县、江油市,止于绵阳市游仙区张家坪。该项目是四川省内唯一一条全国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位于川西北高寒高海拔地区,走廊狭窄,土地稀缺,环境敏感,生态脆弱。
白马隧道进口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勿角镇,出口位于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隧道右线全长13000米,左线全长13013米,为分离式特长隧道,最大埋深1092米。该隧道Ⅴ级围岩占比高达97%,瓦斯段落占比100%,是省内在建第六长的公路隧道,是目前国内设计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公路隧道之一,同时也是全线海拔最高的工点。隧道地形、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沿线穿越断层、富水地层、大变形段、破碎带、瓦斯等不良地质,施工建设过程犹如穿越“雷区”。
“这里就是海拔最高、施工最难、工期最长的九绵高速公路白马隧道。按照80千米每小时的设计速度,通过白马隧道只需10分钟不到。”在隧道出口处,蜀道集团川高绵九公司工程养护部工作人员李占峰激动地说道。为了这天的到来,李占峰和同事们已扎根一线7年。
“白马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变化频繁,岩体破碎,自稳能力极差,常发软岩大变形情况,出现溜坍现象,安全风险极高。”蜀道集团四川省公路院九绵高速白马隧道设计代表张靓表示,要想打通隧道,必须战胜这些“拦路虎”。然而,面对软岩的包围,打通白马隧道犹如在“豆腐”里打钻。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建设团队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并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对地应力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反复研讨验证,结合白马隧道实际,提出软岩隧道“强超前、快支护、紧步距”的“三道拱”施工支护理念。
“经过多次试验和优化,成功将该理念应用于实际施工,做到‘快挖、快支、快锚、快封闭’,减少由软岩大变形导致的隧道反复加固、换拱,极大提高施工效率。”蜀道集团四川路桥川交公司九绵高速LJ9合同段项目总工程师李小勇介绍,建设团队还积极开展软弱围岩隧道机械掘进设计理论研究,引入千米定向钻,以高效、高质的钻进、钻探,有力应对软岩段落治理,并通过引进三臂凿岩台车、隧道专用破碎锤挖掘机、拱架安装台车、自动挂布台车等智能化先进设备和 “川隧大模型”,实现施工工艺机械化、项目管控智能化,多管齐下,彻底克服不良地质,进尺速度较最初提高一倍,顺利攻克软岩大变形技术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由自主研发的“川隧大模型”将项目施工进度和工作节点进行实时管控,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大脑+机械”的全“芯”模式,对隧道施工管理流程进行了数字化流程再造,帮助隧道管理者准确把控各工序的衔接与施工进度,实现隧道“点穴式”精准施工。通过远程监控隧道施工建设每一步,最大程度地对项目建设做到“了如指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
据了解,基于白马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敏感、气候条件恶劣等重难点,绵九公司加大项目质量管理、科技创新、四新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创新工艺工法,开展了多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探索和实践,获得综合配套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2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发表省级论文26篇。以白马隧道为典型案例,形成九绵高速软岩隧道大变形隧道动态施工指南、层状软岩隧道动态施工管控技术指南,为类似山区高速软岩隧道施工提供指导和借鉴。
【福建】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东主塔防撞套箱加工完成
12月9日,随着最后一段100吨节段精准就位,中交一公局集团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刘五店航道桥东主塔防撞套箱加工完成,预计将于12月底通过大型船舶拖带至施工现场,分次吊装精准定位至东主塔桩基外。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全长约19.62公里,其中,刘五店航道桥全长1948米,索塔高178.1米,主跨长928米,是福建省内最大的跨径桥梁,也是福建省第一座离岸式海中悬索桥。中交一公局集团承担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东主塔建设,为海上全离岸施工。东主塔防撞套箱呈哑铃状,为双壁钢套箱结构,是全桥第一个永久防撞钢套箱,总长约105.8米、总宽为47米、高度11.3米,总面积达2600平方米,总重近4000吨。
防撞套箱作为桥梁永久防撞设施,具备出色的抗冲击性能,能够有效抵御来自外部的碰撞力,为内部施工及设施提供可靠的安全屏障;同时,为保障海上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撞套箱还能为承台提供干施工环境,实现海上施工陆域化,有效防止海水对承台的侵蚀,提高桥梁耐久性。
为实现防撞套箱的精准对接,项目团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施工过程中严格管控质量,通过现场排查和质量抽检,在拼接前对每一节段进行了尺寸复测,同时通过调整胎架弧度来控制焊接变形量,将不利于生产的焊接变形转化为有利变形,达到减少火焰矫正效果,有效保障防撞套箱的整体质量,并减少大量板单元焊后矫正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最终实现完美“闭环”。
厦金大桥(厦门段)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高速公路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厦门本岛联系翔安机场最便捷的通道,能够有效缓解翔安进出岛通道及新机场片区交通压力,极大提升厦门本岛到翔安机场的通行效率。
【内蒙古】鄂尔多斯优化奖补流程助力氢能源车辆发展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收费公路服务中心开展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核对工作,对氢能源车辆运营企业提交上来的收费金额、通行时间等数据信息进行核对,有效确保了氢能源车辆运营企业通行数据准确性。
鄂尔多斯市收费公路服务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通过电话等形式广泛开展氢能源车辆出行享优惠政策宣传以及接收相关建议;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切实为氢能源车辆运营企业提供便捷优质服务,提升奖补效率、优化奖补流程,确保政策可以落到实处。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落户氢能源车辆251辆。其中,有5家企业104辆氢能源车辆提交申请,累计奖补94.88万元。
【云南】刷新国内纪录!云南宣富高速上跨盘西铁路立交桥成功转体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召开了京港澳高速羊楼司至岳阳龙湾段、岳阳龙湾至长沙广福段、株洲王十万至耒阳大市段扩容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
该项目由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湖南交通设计院)设计。其中,羊楼司至岳阳龙湾段扩容工程项目起于坦渡镇坦渡村(湘鄂界),止于岳阳县新开镇杨华村,全长约70.999公里;岳阳龙湾至长沙广福段扩容工程项目起于岳阳龙湾枢纽互通以北,止于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沙广福互通以北,全长约78.991公里;王十万至耒阳大市段扩容工程项目位于衡阳市境内,起于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止于衡阳市耒阳市大市乡,主线全长约96.371公里。
在审查会之前,审查单位专家对羊龙、龙广、株耒段各工点进行现场踏勘,针对关键工点进行了现场分析和研究讨论。在现场踏勘后的项目审查会上,与会代表和专家审阅了初步设计文件,认真听取了初步设计成果汇报,对湖南交通设计院的初步设计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及认可。会议一致认为,初步设计相关资料收集齐全、地质勘查工作满足要求,文件编制满足规定;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工可批复一致,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满足标准、规范要求,设计方案比选合理可行,设计深度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同意通过本次初步设计评审。
同时,各审查单位对初步设计进行意见反馈,对设计方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湖南交通设计院将继续秉持“注重细节、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质量理念,认真研究并充分吸收会议精神,加快修改和完善设计文件,严格落实国家和行业规定,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经济绿色、耐久可靠,努力将项目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高速公路改扩建精品工程。
据了解,京港澳高速连通京津冀、长江中上游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要区域,是国家高速公路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南北运输大通道,也是湖南省最重要的交通主动脉。近年来,京港澳高速的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加快推动该项目建设,对于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南北通道通行能力,促进长株潭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