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上海四川陕西广西海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10-12 | 来源:蜀道集团、广西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上海】中铁上海工程局金华铁路枢纽扩容3标项目钻孔桩施工破千根大关

近期,中铁上海工程局金华铁路枢纽扩容3标项目通过全体员工不懈努力,钻孔桩施工突破千根大关,标志着项目基础工程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的桥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是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等国家规划的实施类重大工程。工程建成通车后将优化浙江区域路网,补强沪昆大通道客货运能力和浙江省中西部铁路枢纽能级,缓解通道紧张局面,有效释放金建、金甬、杭温等铁路运能,有力推动综合交通“三圈”建设,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施工建设,中铁上海工程局金华铁路枢纽扩容3标项目积极响应金华市“百项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号召,认真谋划、精心部署,克服管线迁改、地方协调等诸多困难,在桥梁桩基施工中,严格控制复核桩基坐标和设计标高,严把桩基施工质量,全程跟踪检查施工工序与工艺,确保成桩质量。国庆假期期间,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变“假期”为“工期”,全力以赴赶抢进度,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顺利实现钻孔桩施工千根的节点目标。

下一步,项目部将持续推进标准化施工,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优质高效完成年度目标,推动项目整体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川】国内首次应用!高速公路融雪化冰“黑”科技,戳进来看!

有光就能工作!近日,由四川路桥交建集团路面分公司研发的碲化镉发电智能融雪化冰系统在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的久马高速公路顺利实施应用。这是国内首次在高速公路领域进行碲化镉发电智能融雪化冰科研试点,也是推动高速公路资产能源化,实现高速公路清洁能源用能自洽的一次重要创新实践。


▲科研试点摊铺现场


▲碲化镉试验段顺利铺筑

此次铺筑特选久马高速LM2-1项目作为科研试点,试点路段全长75米,路面宽11.3米,实际铺装长度50米,宽7.5米(超车道、行车道)。久马高速公路具有高寒、高海拔、高紫外的特点,大面积区域的道路与桥梁处在季节性冰冻环境中,路面桥面极易出现积雪结冰的现象,导致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给过往行人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传统的融雪化冰方法因为低效滞后、腐蚀路面、环境污染等原因,已经难于适应中国现代交通发展,智能融雪化冰系统是中国未来智慧交通、安全交通的发展方向。

▲碾压

▲温湿度智能感应装置

碲化镉发电智能融雪化冰系统由发电系统、发热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三部分构成,能有效降低冬季积雪结冰引发的交通事故,可大大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车效率,解决寒区道路积雪问题。

该系统原理主要是通过架设在道路旁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发电作为能源,当智能控制系统接收到路面温湿度探头和动感探头传输的温度、湿度、雪量等信号时,通过埋设在沥青面层下的“电热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对路面、桥梁面加热,随之根据道面融雪情况自动感应启停。该系统是一种主动型路面供热方法,创新实现寒区高速公路从“被动除雪”向“主动供热”模式的转变,不受天气影响,只要有光即可工作,能源供应充沛,区域适宜性强,化身“冻土下的守护者”。


▲碲化镉发电玻璃安装


▲石墨烯发热网安装

该系统应用可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无人化

由传统工序的4-8人(铲雪、撒盐、洒融雪剂工人)转变为无人化作业,有效解决劳动强度大、工序繁杂、影响环保等问题,并节约人工成本。

智能化

采用自动感应系统,主动除雪融冰,智能调节供暖时间、供暖区段,实现高效低能耗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全天候工作。

经济环保性

采用碲化隔玻璃自发电融雪化冰,可节约人力物力成本,避免撒盐及融雪剂对路面带来的腐蚀作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试验段位置往年平均日照时长计算,该系统发电量预计为13.91万度/年,自发自用电以0.9元/度计年收益达12.52万元。

安全性

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能保证落雪即化、路面干燥,极大降低行驶安全风险。

下一步,交建集团路面分公司将持续关注该系统后期的应用效果,为推动中国未来发展智慧交通、安全交通积累宝贵经验。同时,也将持续以路面施工“指标、智造、低碳 ”三个一流为目标,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探索,着力打造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陕西】陕西麟法高速公路野河山隧道双洞贯通

10月12日,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八局、中铁二十局参建的陕西麟游至法门寺高速公路野河山隧道右线顺利贯通,随着该隧道双洞贯通,麟法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为工程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麟法高速全长46.3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为双线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桥隧占比40%。其中,野河山隧道是麟法高速公路最长的隧道,也是唯一一座特长隧道。隧道设计为曲线形分离式隧道,左洞全长8130米,隧道底板最大埋深529米;右洞全长8135米,隧道底板最大埋深532米。

该隧道穿越野河山自然保护区和安舒庄自然保护区,有花豹、林麝、金雕和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14种,生态环保要求严,标准高。项目建设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消音降噪设备,在重点区域加装检测仪,设置隔音屏障,并采用弱爆破技术减少震动等方式方法,最大程度降低对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中铁十八局和中铁二十局项目团队积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始终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结合隧道的特定条件,先后采用了单臂凿岩台车、水压爆破、防水板超声波焊接、仰拱浮放式整体弧形模板支架以及自动化围岩监控量测等隧道施工领域先进技术,顺利解决了洞口浅埋、围岩破碎、大变形、破碎带发育、地下水丰富等不利地质难题,并安全穿越了省级自然保护区,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并减少了施工安全风险。


“为守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我们根据地形特点,隧道洞口开挖采用零开挖进洞方式,不对山体进行大面积削坡,而是先把隧道适当延伸出来做套拱,在保证隧道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做到洞口植被完好无损,真正做到了把高速路修进来,把青山绿水留下来”,中铁二十局麟法高速公路项目经理董玉中表示。

麟法高速公路是陕西省在建的重点高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结束扶风县和麟游县之间不通高速的历史,形成连接菏宝高速和连霍高速的高速联络线,组成串联起法门寺、九成宫等关中西部著名景点的旅游大环线,进一步优化陕西高速公路网布局,保障农副产品和煤外运,对带动宝鸡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巴羌高速全线最长隧道塘达屯隧道全幅贯通10月10日

巴羌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

塘达屯特长隧道全幅贯通

标志着该项目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建设

取得重要突破

为实现建成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巴羌高速塘达屯隧道

巴羌高速塘达屯隧道位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乙圩乡,是一座双洞分离式长隧道。右线设计长度为3555米,左线设计长度为3538米。隧道围岩主要以强、中风化砂岩和砂岩夹泥质砂岩为主,围岩等级较差,IV级和V级占比超过80%。

为推动塘达屯隧道顺利建设,巴羌高速指挥部以“绿色科技,品质巴羌”党建品牌为重要载体,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双融互促,团结带领各参建单位科学谋划,紧盯目标,细化任务,成功克服塘达屯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多重困难,实现了隧道的全幅贯通。

建设中的巴羌高速塘达屯隧道。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采用“零开挖”方式进洞,先护后挖,有效保护了洞口坡体的稳定及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加强隧道定向掘进,严格做好掘进位置测量与跟踪复核。为了提升工程品质和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项目建设团队还引进了湿喷机械手、液压自行式二衬台车等新技术新设备,并建立了隧道工程施工期数字管理平台。通过实行超前地质预报和“TSP、地质雷达和超前地质钻”三验证机制,全面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下一步

巴羌高速项目建设团队将

抢抓旱季施工黄金期

全力冲刺保进度

推动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海南】扩容!海南这条高速最长的公路隧道“四改八”!

“大茅隧道改造项目正满负荷建设,一个隧道将成为‘两个隧道’。”海南G98环岛高速大茅隧道改造工程总投资超4亿元,由目前的四车道改建成八车道,隧道连接的环岛高速林旺互通至迎宾互通段也将翻倍扩容,超7公里长高速车道同样将升级完成“四改八”,大茅隧道届时将“长大”一倍。

而眼下,一场“决战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的劳动竞赛正在项目工地全面铺开:近200名建设者奋战在工地,是原计划的两倍;完善日夜轮班机制,24小时施工不打烊。大茅隧道改造项目党支部书记介绍,全线划分5个作业工区,项目党员责任区实现全覆盖,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一线……

“现状隧道保留,我们已提前完成加固。”项目负责人指着隧道中间说,改造项目坚持“边通车边建设”,现状隧道保持正常通车,并不会拆除。改造项目将在既有隧道中间地带再建一条新隧道,同样是四车道设计。

作为海南环岛东线高速公路最长的公路隧道,‌全长1070米的大茅隧道位于三亚市吉阳区与海棠区交界处,承担着三亚市区对外客货运交通功能,被称为“咽喉要道”。“既要保障高速通行,又要保障施工作业,项目交通导改难度大。”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说,为此项目部多次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和交通管理部门现场实地考察指导,全面比较分析,将交通导改与施工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分阶段导改,切实提升施工效率。

“项目9月1日正式开工,不久就受到超强台风‘摩羯’影响。如今项目部加快复工复产,以最快速度迅速恢复到满负荷作业状态。”海南交投项目驻场代表介绍,作为项目业主单位,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交投”)及时启动项目“奋战100天”活动,全力协调做好资金、征拆、管线迁移等施工要素保障,超常规推进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工序,项目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既有隧道加固处理,第二阶段为新建连拱隧道及其余段路基路面施工,第三阶段是新建隧道通车后,对既有隧道提质改造。目前第一阶段已提前完成,正在加快推进第二阶段施工。

据悉,大茅隧道改造项目建设过程充分利用现有科技信息化手段,对既有隧道变形、位移、应力等进行监测;并对新建隧道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等进行全面实时监控,运用超前地质预报等举措确保施工安全。项目完成改造后将大幅提升大茅隧道路段通行能力,预计隧道通行能力可提升一倍,有效消除现状堵点,提升三亚对外交通能力。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