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山东陕西四川湖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9-18 | 来源: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四川观察、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江苏】交通强国试点成果展示 | 江苏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

日前,江苏省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交通强国试点任务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

该试点任务围绕打造连云港港陆海联运核心节点、打造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强化徐州铁路枢纽功能、强化淮安机场货运枢纽功能、强化管道运输功能、培育国际合作载体等六个方面试点任务,构筑了面向亚欧的海陆空立体互联大通道和稳定畅通的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打造了共享共赢的区域协作示范样板,构建了多元互动的国际贸易和人文交流大格局,服务了各具特色的本地产业发展新高地。

打造连云港港陆海联运核心节点

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一体两翼、一港四区”组合大港格局全面拉开,建成投用30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40万吨级矿石码头,港口原油、化工等液体散货综合通过能力增加6800万吨。铁路集疏运网络不断健全,连盐铁路徐圩港区和赣榆港区铁路支线建成投运,国家中东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产业区专用铁路等项目加速推进,主要港区、物流园区基本实现铁路专用线全覆盖。公路集疏运网络基本形成,建成连云港区东、南、北三条疏港高速公路,公路集疏运能力显著增强。疏港航道能力明显提升,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建成投用,宿连航道(京杭运河至盐河段)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徐圩港区疏港航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港口航线网络日趋完善,累计开通包括中东波斯湾、美东等2条远洋干线在内的近远洋航线共计43条,基本实现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全覆盖。

(全国首座全装配式高桩码头——连云港虹洋港储64—65号液体散货泊位)

打造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

加快推动南通港通州湾港区、通海港区等联动发展,《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顺利获批,实现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落地,南通港吕四作业区10万吨级航道等工程相继建成,西港池8-11号码头工程竣工投产,通州湾吕四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南通通州湾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开港运营,主体港区和通州湾主体港区三港池1—3号码头工程水工结构主体完工。港口集疏运效率显著提升,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建成,打通南通港通海港区进港“最后一公里”;洋吕铁路全面完工,推动南通沿海铁路实现闭环运营;通洋高速二期加快建设,通州湾疏港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疏港航道建设稳步发展,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等项目开工建设,建成通扬线海安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大力发展海江河、公铁水多式联运,南通市近三年集装箱公铁联运量年均增长比例达42.5%,开辟海安到上海港、宁波港海铁联运班列,2023年共开行836列,发送集装箱5.7万标箱。

强化徐州铁路枢纽功能

加快建设徐州国家级铁路物流中心,完成铜山货场功能区一期改造项目,推进金山桥综保区、双楼保税物流中心铁路功能建设。加速完善普速铁路网,推进新长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丰沛铁路货运开通运营,徐州基本形成由京沪铁路、陇海铁路、新长铁路、徐丰铁路等组成的货运铁路对外大通道。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铁路专用线、邳州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徐州市铁路专用线达50余条,全面实现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铁路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100%。

(徐州干熄焦35吨敞顶箱铁水联运业务装船作业)

强化淮安机场货运枢纽功能

加速提升淮安航空货运服务能力,建成淮安机场三期货运区国际功能改造及配套工程,新增海关指定监管场所等相关配套设施,淮安机场信息化能力逐步提高,智慧机场建设迈出实质性关键步伐。机场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S327涟水城东至淮安宋集段等机场集疏运道路建成通车,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至淮安段扩建工程加快建设,G233改扩建工程、S346等集疏运道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探索推动机场货运与高铁快运高效衔接,完成淮安铁路枢纽货运体系规划,推进淮安高铁快运物流基地(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航空货运网络全面优化,淮安机场先后开通淮安至西安、郑州和越南河内等7条全货机航线,构建连接国内外重要航点的航空货运网络。推动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中心、“邮快跨”等项目建设,淮安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具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网购保税进口功能。

(淮安开通首条淮安—河内国际全货机航线)

强化管道运输功能

强化油气管网与港口接卸码头对接,建成投用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青宁管道工程,形成陆上天然气资源与海外液化天然气资源互联互通的供气格局;建成投用启通天然气管道项目,与南通(吕四作业区)LNG接收站全面对接。加快提升连云港港原油接卸能力,建成投用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工程,满足国际原油海运主流超大型油轮靠泊需求。LNG接卸站布局不断完善,江苏华电赣榆LNG接收站项目码头工程开工建设,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吨级LNG接收基地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洋口作业区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建成投用;中海油江苏LNG滨海接收站一期工程建成投用,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努力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

(连云港盛虹炼化一体化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

培育国际合作载体

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不断完善,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国共建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连云港港与哈国铁路公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至今累计完成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175.4万标箱。完善无水港布局,连云港港与中西部的河南等6省(自治区)实现合作共建“无水港”,成为中西部货源进出口的关键门户。加快推动境外战略合作,江苏—北布拉邦“前展后仓”海外仓项目在荷兰蒂尔堡建成投用。加快境外机构和物流配套网点布局,连云港在阿拉木图、里海阿克套等“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建立一批海外仓和集装箱场站,省班列公司对外与瑞士铁路物流等7家境外物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享配送网点。试点推进过程中,形成了18项政策性文件、4项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和3项技术指南等文件,培养了江苏省劳动模范等一批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在深水航道、大型装配式码头建设等方面成功申报或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6项。在促进中欧班列跨境贸易和口岸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沿路拼箱捎带”货物集装箱混拼模式获海关总署备案,国际班列过境集装箱“船车直取”零等待模式,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肯定并向全国口岸推广。

典型经验

01坚持系统谋划,省市合力共同推进落实。

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将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作为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担任第一组长、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印发“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意见和“五大行动计划”专项行动方案,定期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相关设区市政府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为契机,连云港、徐州、淮安建立了三市政府、交通、海关等多层级协调联动机制,以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淮海经济区发展联席会议等为平台,促进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

02坚持双向并举,加快基础设施和航线网络互联互通。

海陆空协同推进,努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综合交通国际大通道。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加快国际枢纽海港建设,不断提高战略性物资(原油、铁矿石)、集装箱接卸和中转能力,原油接卸能力增加1740万吨。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将中欧班列作为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抓手,着力增强国际物流运输服务能力,省市协同整合组建省国际货运班列公司,统筹规划线路布局、货源组织、资金使用等。创新开发“中欧班列+铁海联运”新模式,完成“西安一连云港一韩国平泽”回程班列首发,推动国际铁海联运物流大通道与中欧国际物流大通道有效衔接。拓宽中欧经贸通道,积极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远洋航线,成功首航江苏首条北冰洋航线,从连云港到圣彼得堡全程运输时间仅30天,比苏伊士运河线路缩短15天,比俄罗斯东方港转铁路线路缩短30天,运输效率显著提升。深挖“前海后河”优势,拓展海河联运网络,推动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海港功能向内陆延伸,进一步发挥内河干线航道直通海港的优势,实现连云港区直接中转疏运至京杭运河、淮河等沿线内河码头,同时依托灌河港区海轮、河船同时靠泊的特有功能,进行“水转水”作业,成功开通集装箱海河联运外贸航线业务。

03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国际国内合作运营和互利共赢。

加强省际合作,连云港港与中西部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6省(自治区)实现合作共建“无水港”;与甘肃兰州陆港通过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实现两地班列对开,班列同享甘肃省货运班列补贴政策,打造中西部地区便捷出海口;与上海港合作,开通“连申快航”中转支线和越南泰国直航航线,拓展航线覆盖网络。深化国际合作,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参股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打造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江苏—北布拉邦“前展后仓”海外仓项目在荷兰蒂尔堡建成投用,成为全国首个依托中欧班列平台打造的双向贸易促进项目。通过与中亚、东南亚和欧洲等国家合作共建海外仓的形式,推进境外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构建“海外仓+班列”跨境供应链模式,基本形成港、航、路、园无缝衔接的陆海联运全程物流合作体系,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承担了日韩、东南亚与中亚、西亚双向过境贸易65%左右的运输量,货源集结能力和铁路换装效率显著提升。

04坚持服务为本,推动通道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主动服务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双向过境贸易,通过中欧班列为本地重点企业提供个性化国际班列运输,保障徐工集团、LG南京等企业开通专列100多列,并推动跨境电商专列、邮政快递专列等特色班列开行,有力支撑企业“走出去”。坚持港产城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连云港市、南通市、徐州市、淮安市分别依托城市后方海港、陆港、空港打造临港产业集群。连云港港区后方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国际等三大龙头产业集群,徐州依托淮海国际陆港形成以铜山货场为核心的“一区引领、多点协同”铁路物流体系,集聚了一批高产值的临港、临铁产业园区。南通市通州湾港区落户一批百亿级重特大临港产业项目,建成海门绿色精品钢基地、洋口LNG能源岛、吕四粮油基地、三夹沙高端装备制造园等产业基地。

05坚持创新驱动,助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围绕一流设施,创新装配式高桩码头、30万吨级进港航道等重要设施建造工艺,研究装配式高桩码头施工关键技术指南、装配式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高桩码头工程耐久性提升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南等多项标准指南,推动基础设施建造水平不断提升。围绕一流技术,创新研发国内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全国最大功率纯电动拖轮、“LNG换罐补给模式”集装箱船等运输装备建造技术,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围绕一流管理,聚焦口岸通关便利化问题,创新中欧班列“船车直取”零等待模式,各类手续办理实现了由“串联”到“并联”的改变,过境集装箱班列的中转作业时间节约75%,客户的单箱中转成本降低约60%;聚焦跨境贸易便利化问题,创新中欧班列“沿路拼箱捎带”(“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模式,平均每票为企业节省73%的物流成本,节约发运等待时间15天以上。围绕一流服务,聚焦多式联运效率问题,创新集装箱铁水联运“一单到底”“铁路箱下水”等新模式,实现了“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的业务运作,外贸货物实现“一箱到底”;聚焦干熄焦运输过程中多次倒装、二次损耗、运输时间长、环境污染等痛点,创新干熄焦35吨敞顶箱铁水联运模式,实现干熄焦运输全程零损耗,港口作业效率提升了2倍,运输成本降低了50%,有力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成果案例

共建共享物流合作基地

实现国际国内合作运营和互利共赢

强化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沿线的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以及国内中西部省份合作,通过共建共享物流基地,加强物流供应链合作,逐步实现从设施联通向贸易畅通深入,不仅提高了联运通道的运输时效,更增加了国际供应链的韧性。

主要做法

强化国际物流基地共建。2015年,连云港港与哈国铁路公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2017年,中哈物流合作由陆桥过境运输拓展到国际陆海联运。经过近几年深度合作,连云港港已经成为哈国铁路允许实时查询数据的唯一港口,基本形成港、航、路、园无缝衔接的陆海联运全程物流合作体系。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和巴西等国家合作,共建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通过推进哈国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城市物流节点布局,不断提升货源集结能力和铁路换装效率。

拓展国际产业贸易合作。建成投用“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连云港),2023年4月开工建设“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里海)项目,联通“连云港—里海”消费类商品供应链的“两基地”将通过中欧班列“点对点”连接哈国阿克套海港经济特区和连云港自由贸易区,实现一体化发展,提供海外组装、加工增值、商品展销等服务功能,实现从单纯物流合作向深层次产业合作转型,并通过两国港口的海铁联运功能向东、向西拓展日韩等东南亚和欧洲之间的经贸联系。建成投用全国首个依托中欧班列平台打造的双向贸易促进项目——江苏—北布拉邦“前展后仓”海外仓项目,江苏商品荷兰展销中心正式落成,集聚了来自苏美达集团、国信舜天、洋河酒业等企业生产销售的六大品类商品,进一步促进运输和贸易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

加强国内物流协作。连云港港与甘肃兰州陆港合作,两地班列实现对开;苏陇(甘肃)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揭牌运营,两地双向班列同享甘肃省货运班列补贴政策;陇海大通道—兰州出海港在连云港挂牌,打通甘肃面向日韩的国际货运通道。目前,连云港港已经与中西部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6省(自治区)实现合作共建“无水港”。加强与上海港等合作,合资成立集装箱公司,开通“连申快航”中转支线和越南泰国直航航线,利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能力和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航线资源拓展航线覆盖网络。

实践效果

中亚出海口功能显著增强。目前,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开出的中欧班列,已实现对中亚地区主要站点全覆盖,其中,成功开行的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有力畅通了中欧班列南部通道。通过连云港港以及布局建设的连云港三大物流基地、哈国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荷兰北布拉邦海外仓等,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承担了日韩、东南亚与中亚、西亚双向过境贸易65%左右的运输量。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累计换装量占全国进出境中欧班列换装量近五分之一。国际集装箱在连云港的过境时间也由原来4天以上缩短至1天以内。

丝路贸易实现量质双升。过境货品种类从最初的汽车配件、电子元器件,扩大到建材、家居、机电、粮食、矿产、化工材料等众多领域。连云港港成为哈国小麦过境中国唯一离境口岸,每年承运中亚50%以上的过境箱业务,更是“为哈萨克斯坦产品提供了从太平洋扬帆起航的出海口”。全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从2019年的1.06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25万亿元,年均增长20.7%,已连续8年保持增长,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大幅提升至27.4%。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车等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我省新的出口增长点。

对中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作为中西部地区外贸物资进出的重要出海通道,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的60%来自中西部地区,服务中西部地区的粮食中转基地功能、汽车进出口集散能力、集装箱中转功能持续增强。服务大陆桥走廊沿线钢铁产业,2023年连云港港铁矿石吞吐量达1.03亿吨,其中60%供给大陆桥走廊沿线钢铁企业。服务中西部地区煤炭供应链,每年中西部地区的煤炭由徐州港通过铁水联运向长三角地区输送超过1500万吨,由连云港港通过海铁联运和沿海运输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约2300万吨。

【山东】山东这3条高速,最新进展来了

山东高速多项目

冲刺年度建设任务

临临九标项目

近日,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工程九标段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及伸缩缝工程施工作业,为通车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北接青银高速公路,南至日兰高速,全长192.6公里。交建集团承建的九标段位于临沂市沂南县,全长22.296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施工内容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涵、互通立交等工程。

截至目前,项目路基、路面、桥涵等工程已全部完成,桥梁伸缩缝工程完成60%,防护排水工程完成99.95%。下一步,项目部将在保证安全质量环保的前提下,加速推进桥梁伸缩缝、防护排水等附属工程施工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后续工作,以决战决胜姿态向着通车任务目标奋力冲刺。

作为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路网中“纵四”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临临高速建成通车后,对于优化完善全省路网布局、推动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沈海二标项目

近日,沈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二标段施工现场,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马力全开,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

沈海高速公路两城至汾水段改扩建工程全长61.7公里,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交建集团承建的二标段全长31.37公里,施工内容主要包含路基工程、路面、桥涵、交叉防排、交安及绿化环保工程等。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梁板架设71跨,桥面铺装28跨,底基层13.71km,基层11.32km,柔性基层5.51km,下面层3.64km。下一步,项目部将加速推进桥面铺装、混凝土防撞护栏等工程进度,推动沥青路面大面积施工,加强施工组织工序衔接,确保左幅11月底顺利通车。

临滕二标项目

近日,临沂至滕州高速公路二标段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临沂北互通立交进行边坡拱形骨架铺设。

交建集团承建的二标段全长为16.437公里,标段内以桥梁为主,共设置特大桥2座/16023.1米,互通立交1处。截至目前,项目路基填筑44.06万立方米,桥面铺装126联,护栏安装21233米,预制盖梁已全部完成。

下一步,项目部将重点紧盯桥面铺装平整度及防撞护栏养护,同时加快水稳拌合站建设,为路面施工创造条件,坚决按期、优质完成建设任务。

临沂至滕州公路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的“连六”线,项目建成后,对促进鲁南经济圈发展、服务沂蒙革命老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建设驶入“快车道”

近日

中铁宝桥集团承建的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

两岸6#节段钢桁梁安装工作完成

本次安装的6#节段钢桁梁

是新市金沙江特大桥

核心承重结构之一

6#节段钢桁梁特点


加工精度高

各工序需严控质量,特别是该钢桁梁的焊接需采用先进焊接工艺和设备,调整焊接工艺参数,确保焊缝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安装难度大

该钢桁梁的安装对精度和安全要求极高,需要采用专业吊装设备和安装技术,确保钢桁梁准确就位并牢固连接。

如何控制6#节段钢桁梁质量

生产计划定详细

质量检验全覆盖

生产进度把握好

产品质量有保障

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吊装

桥面板焊接等工作

完成了825吨钢桁梁

现场安装施工任务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作为沿江高速新市至金阳段绥江支线跨越金沙江的一座特大桥,是沿江高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大桥起点岸为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新市镇,止点岸为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南岸镇,全长1867米,主桥采用双塔三跨钢桁梁斜拉桥,是目前四川同类型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钢桁梁斜拉桥。

【四川】北向出川 通途破解“蜀道难”                                                                                                                                                       


翻开我省北向出川的交通图,一张多元、高效的交通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展。十几年间,北向出川大通道不断拓展与升级。四川卫视《万里通途看巴蜀》带您俯瞰这些不断延伸的北向“蜀道”。


记者 丛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古蜀道的精彩描绘。此时此刻,我就站在这样一条历史与现代交汇的道路上感受着“蜀道”的变迁。我的脚下,是2300年前存在于此的金牛古道。而在我的右手边不足百米之处,就是2011年建成通车的广陕高速。它也是我省第一条北向出川的高速蜀道,它穿越了昔日蜀道难的险峻之地,在高山峡谷之间重塑了交通的便捷。


广陕高速,连接了川陕两地,是G5京昆高速四川最北的一段,更承载了四川40%的货物运输量。在此前,北向出川只能走广北二专路,因为车多、路窄、坡陡,堵车是常事儿。尤其在七盘关路段,更是堵车中的“瓶颈”。随着广陕高速的正式通车,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放眼现在,一辆辆大货车,飞驰在秦巴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畅通无阻。


蜀道集团川高川北公司广元管理处负责人 徐建华:有很多的专家到我们这边来,说这条就是真正的国道,因为在我们这条路上看得到全国各地的车子。基本上都看得到。


广陕高速的建成,拉近了四川与全国的距离。包括广陕高速在内,如今,广元境内共有6条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75公里,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广元正加速布局现代物流产业。走进广元公路物流(上西)园区,一派繁忙的景象,44家物流企业正高效运转,争分夺秒地进行着货物的中转、分发及配送工作。


广元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彬:我们广元公路港(上西)园区,年货运总量可达70余万吨,占广元全市的80%,辐射川陕甘渝等地区的31个城市,园区年营收近2亿元。

便捷的交通,让物流跑的飞快,也让文旅产业更加繁荣。到剑门关看蜀道,去曾家山避暑、康养,每年都会有一大波游客自驾来到广元。立体化的交通网络让广元持续推进通道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广元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顺东:去年,全市物流业实现总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5.9%,旅游业实现消费收入488.5亿元、接待游客3610万人次。下一步,广元市将积极推进高速公路扩能加密,提高覆盖范围,提升通道效能。

而纵览川陕之间,广陕高速、达陕高速、巴陕高速形成了北向出川“三箭齐发”的交通格局。不断织密的交通网络,正为巴蜀大地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心针。在巴陕高速公路上,每年有超过三千万辆的车流穿行于秦巴山区,助力着川陕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

蜀道集团川高秦巴公司米仓山管理处处长 陈佑斌:如今从巴中开车1小时便可抵达陕西汉中,4小时可到达西安。截至今年五月,车流总量已达1200万余辆,有效串联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关天经济圈。

巴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云清:特别是高速公路开通以后,高效助力了沿线乡村振兴发展,南江的黄羊、核桃、金银花、富硒茶等特色生态有机农特产品远销省内外,还搭上了中欧班列远销国外。

从古蜀道的艰难跋涉,到现代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四川北向出川的交通网络还在进一步加密。眼下,蜀道集团正稳步推进镇广高速、汉广高速扩容、广绵高速扩容等工程的建设,一条条新的出川大通道将横亘在巴蜀大地上。

蜀道集团川高广绵公司副总经理 宋乐:广绵扩容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G5京昆高速绵阳至广元段交通压力,大幅提升北上出川综合运输通道服务能力。

【湖北】世界最大跨度公路斜拉桥主塔钢壳首节段吊装!湖北观音寺长江大桥大桥进入上塔柱施工

9月14日,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江陵县马家寨乡同心村江边,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湖北观音寺长江大桥北岸主塔钢壳首节段吊装到位,标志着大桥全面进入上塔柱施工阶段。

观音寺长江大桥主塔高262米,塔身外观呈A型,采用混合式组合桥塔结构。上塔柱107米范围内,为何要选用钢壳材质?中国铁建大桥局武松项目副经理王伟解释,如果将主塔比喻成一个人,中下塔柱部分犹如我们粗壮有力的腿,采用混凝土塔截面,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为大桥提供稳固下盘;而上塔柱部分犹如我们坚实的臂膀,采用钢壳混凝土塔组合结构,为混凝土穿上“钢铁铠甲”,便能提高因160根索张拉产生的横向抗裂能力。

据了解,建成后的大桥主塔整体好似千手观音,160根斜拉索好似张开的手臂,稳稳拉住整个桥面主梁系统,这样的“手臂”最大拉力达到1400多吨,相当于提起1400多辆小汽车。其建设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王伟介绍,为保证钢混结合段的施工质量及安装精度,项目团队采用自主研发多功能可调节吊具对钢壳节段进行整体起吊,确保空间姿态平稳。同时利用4台三向千斤顶对钢混结合段进行精确调整,确保施工误差在2毫米以内。

观音寺长江大桥主跨1160米,一跨过江,是武松高速公路江陵至松滋段的过江通道,建成后将是武汉都市圈连接宜荆荆都市圈的重要快捷通道。据悉,该桥北岸主塔计划2025年初实现封顶。大桥建成后,对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结构、优化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加强武汉城市圈与中游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发挥沿线资源优势、推动区域产业协作、提高防洪救援能力、促进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