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山东四川湖南甘肃海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9-12 |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湖南交通运输、南海网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山东】青岛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提速

9月11日,记者在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牵头主编的团体标准《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国内首项针对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的团体标准,将为全国范围内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的深入实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行业深度融合,智慧化、信息化工地建设已成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战略要求,成为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交通工程智慧化建设领域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各建设项目在智慧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数字化平台搭建标准不统一、思路不清晰的问题,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工程建设的融合深度、广度仍显不足,可规模化复制推广的模式和标准尚未形成,致使数字化转型缺乏强效合力。

为填补该领域标准的空白,解决制约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发展难题,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汇聚了局建设中心、青岛港建设管理中心有限公司、青岛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等共计12家单位的智慧与力量,借鉴吸收了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青岛港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等一批示范性智慧工地试点的宝贵经验,广泛征询了40条行业内相关单位及专家的宝贵意见,历经8轮深入讨论与精心修改,有效保证了标准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并于2024年5月16日获得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正式批准。

该标准全面覆盖了高速公路、国省道、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各类交通工程,为智慧工地的规划、设计、实施及运维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南。本标准共分为九个章节,包括应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一般要求、系统架构、应用要求和信息安全等,构成了智慧工地建设的技术框架与规范体系。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交通工程建设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工地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安全化,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建设数字交通、数字青岛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全国第三,今日“破万”!

9月12日上午,四川省高速公路突破10000公里暨天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慰问活动在天府新区至邛崃高速公路举行,该项目将于9月13日正式并网运营,标志着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运营里程突破10000公里。

2024年1至8月,四川省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项目(路段)8个、252公里。

其中,6月前已建成通车开江至梁平、古蔺至金沙、久治至马尔康等项目(路段)89公里;天府新区至邛崃、成南高速扩容成巴入城段、宁南至攀枝花高速部分路段、马边至昭觉高速部分路段、成乐高速扩容部分路段5个高速公路项目(路段)163公里将于9月13日陆续向社会开放交通;

届时,四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10000公里大关,达到10051公里,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达到33条,146个县实现高速公路通达覆盖,四川成为全国第三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破万”的省份。

回顾四川高速建设发展史,1995年,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拉开了四川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的序幕;200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初步构建起全省高速公路主骨架;2008年,勇担灾后重建重大使命,擘画新蓝图、探索新模式,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驶入快车道,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交通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力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大踏步前进,202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实现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性突破。

35年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交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动四川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从0到“破万公里”,见证了“蜀道难”成为历史、“蜀道通”全面实现、正向着“蜀道畅”加快迈进的光辉历程,为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实施注入澎湃动力,10000公里的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史,见证了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恢弘篇章。

从0到10000公里,四川高速积极与全国联网成片、融为一体,建成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33条,与周边6个省份实现高速公路连通,构筑了四川对外开放“四向八廊”的战略性综合交通运输走廊,为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服务四川打造国家战略腹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省首部高速公路网规划产生于1996年颁布实施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1991—2020)》,目前已历经6次调整和修编。路网规划布局的不断完善对全省高速公路的后续建设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0到10000公里,四川高速覆盖平原丘陵、畅通盆周山区、迈向高原山区,146个县(市、区)通上高速公路,82%的县城实现“15分钟上高速公路”,以全省2.3%的线网里程承担着近40%的货运量任务,在畅通经济循环、助力全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主动脉作用。

从0到10000公里,高速公路有力促进区域间互联互通和高水平协调发展,成为沟通城乡、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为支撑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好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从0到10000公里,四川高速累计完成投资1.28万亿元,极大促进了当期社会总产出,成为全省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助推器。在建设过程中,四川交通始终秉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理念,累计成功招商高速公路项目90个、总里程8963公里,引进社会投资约1.32万亿元,招商体量达全国第一。30多年的时间里,四川高速在项目招商方面做到了“四个坚持”:在完善政策规范上,坚持深化制度改革,为项目规范实施提供“强指引”;在推动招商实效上,坚持全程深度介入,为项目加快落地按下“快进键”;在改革机制体制上,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为投资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坚持主动精准服务,为助力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从0到10000公里,四川高速极大缩短城际间、城乡间时空距离,构建了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通行优惠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暖心之家”温情服务货车司机,主题服务区成为新的打卡地,绘制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画卷。

截至目前,四川共打造完成12对主题服务区,围绕“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主题,发掘四川旅游资源,结合“服务区+旅游”模式,植入特色文化,提升消费体验。已有172对服务区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已建成充电桩1872个,充电停车位2800个。在广陕高速中子、成德南高速金堂等12处服务区建成投运“暖心之家”,其中A类暖心之家5处,B类暖心之家7处。

从0到10000公里,万里通途建成“云端上的高速”雅西高速、“攀登公路建设珠峰”的雅康高速等一大批享誉中外的世界级“超级工程”,在大跨度桥梁、超高桥梁、超长隧道等方面取得了多项世界级创新突破,树立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川标杆,持续擦亮“中国建造”闪亮品牌。

四川位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带,是唯一拥有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五种地形的省份,地势起伏大,东西高差几千米,在这样的环境下铺路架桥难度极高。30多年间,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攻关不断突破,攻克了高原山区交通建设“地形地质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工程施工极其困难”的世界性难题,形成了钢管混凝土桥梁建造、高寒高海拔超长隧道建设运营、高烈度艰险山区公路建设抗震减灾等系列领先技术,四川交通勘察、设计、施工能力全面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同时,在深水大跨径桥梁、复杂地质条件特长隧道、公路养护施工等领域,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具备全球竞争力,获得国内外一致认可。

今年,四川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37个、3392公里。四川省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将抢抓当前黄金施工期,瞄准“十四五”期以来全省公路水运建设投资超万亿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600亿元,全年建成高速公路500公里以上,新开工500公里。

按照《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2022—2035年)》,布局形成“20、13、13”网(20条成都放射线、13条纵线、13条横线、4条环线和44条联络线),总规模2.0万公里,较2019版增加2200公里。“20、13、13”高速公路网重点突出“强化主轴、密实两翼、畅通三带、联动三州”。下一步,四川交通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大的决心,更开放的态度,创造更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当好“开路先锋”,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望到2035年,四川将基本形成功能完善、能力充分、服务均衡、衔接顺畅、安全可靠的省域高速公路网络。届时,川渝互动更加便捷,内外通道更加顺畅,节点覆盖更加广泛,综合衔接更加充分,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实现成渝区域一体融合、省会极核多路放射、两翼三带互联互通、地市县域全面连通的省域高速公路网络。

【湖南】抢抓施工黄金期,湖南这些在建高速项目有新进展

当前

正值施工黄金期

湖南高速各在建项目

稳步推进工程建设

一批在建项目迎来新进展

01醴娄高速

9月6日,随着最后一次掌子面爆破成功,醴娄高速项目人形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标志着醴娄高速公路全线4座隧道均已双向贯通,为项目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形山隧道左洞长742m、右洞长750m、最大埋深95m,设计为双向6车道隧道,具有大跨、大断面、浅埋、偏压、地层和水系复杂等特点,是醴娄高速项目全线4条隧道中围岩条件最差和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条隧道。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加强支护参数、调整开挖工法、提高监控量测频率、加密监控量测布设、做实超前地质预报,有效保证了项目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等方面管理受控。

02张官高速

9月7日,G59张官高速项目茅湾冲隧道左洞顺利精准贯通,张官高速项目隧道施工取得新进展,为全线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茅湾冲隧道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境内,为双向四车道隧道,是张官高速项目的关键和重点控制性工程。该隧道属长隧道,左幅全长1375m,右幅全长1361m。

因隧道穿越地质破碎带,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根据围岩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工法,采用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CD法等进行隧道开挖,并采用超前钻探、地质雷达、TSP等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实时准确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状态。同时,采用湿喷机械手、液压二衬台车及ACS门禁系统等国内先进设备,实现了隧道施工机械化、智能化施工,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03零道高速

近日,零道高速项目第一合同段首片箱梁圆满浇筑,标志着零道高速项目正式开启桥梁上构施工。

零道高速项目第一合同段共计预制梁板758片,其中25m小箱梁416片,30m小箱梁197片,40mT梁145片。项目部着力解决光伏发电征迁难题,高标准、高效率完成了梁场临建及设备安装调试、C50配合比及相关原材的试验检验工作,并提前完成了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最终顺利通过验收。

梁板生产前,项目部对管理及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及安全交底;浇筑前,项目部严查模板、机械、材料,细致讲解施工方案与操作规范;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遵循标准化流程,精心策划执行,确保首片箱梁顺利浇筑成功。

04益常扩容工程

近日,益常扩容工程沅水特大桥主桥右幅80m大节段钢箱梁顺利合龙,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沅水特大桥是益常扩容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主桥设计为(118+240+118)m变截面钢-混混合梁连续刚构,主跨240m。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运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采用“通用型模数式挂篮与钢箱梁吊架一体化设备”和4台350t液压连续千斤顶进行钢箱梁一次整体提升,实现“毫米”级精准合龙;结合施工工艺、材料特性和设备管理要求,制定140余项内容并安排专人逐一检查验收,确保安全、质量不留隐患;扎实开展数据测量、校验等工作,切实保障主桥中跨“零配切”合龙。

【甘肃】清傅路面二标主线沥青上面层全线贯通

9月7日,由省公交建集团建设、甘肃路桥顺达公司承建的G3123线清水驿至傅家窑项目QFLM-2标,主线沥青上面层全部施工完成,为项目按期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清傅路面二标项目路线全长25.088公里,主线起点至桑园子黄河特大桥段,采用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其余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5.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2.75米。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规范,在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中严格落实各项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实时检测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温度、平整度等关键性指标,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沥青摊铺施工质量。尤其在进入路面上面层高性能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3施工以来,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抢抓施工黄金季节,不等不靠、科学谋划,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等难题,强力推进沥青上面层施工进度,圆满完成主线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任务。

清傅项目QFLM-2标主线沥青上面层的铺筑完成,标志着清傅项目通车目标已进入倒计时。

【海南】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还好吗?正在全力保畅通!多数路段已双向通车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还能游玩吗?”“旅游公路现在畅通了吗?”面对广大游客的关心,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截至9月9日中午12:00,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主线除文昌风车海岸段7.7公里外,其他路段均已实现双向通车,环新英湾支线在建段已有序复工。

9月6日,台风“摩羯”呼啸而至,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不可避免受其影响。树木倒伏折断,一体化厕所、观景平台、停车区等配套服务设施不同程度地“缺胳膊少腿”,沿线信号灯等机电设施同样受损严重。特别是文昌风车海岸段,因公路旁边的风力发电机倾覆,导致公路部分路面、路基及附属设施严重损毁,造成道路中断。环新英湾支线在建段的工地设施有所损坏。

台风过后,海南交投旗下环岛旅游公路公司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参建、养护等单位,出动抢险保障人员325人次,挖掘机、运输车等设备63台,从严从细开展道路清障保通、设施设备检修、倒伏树木扶正、灾后消杀、复工安全生产条件核查、灾情统计等复工复产工作。

施工人员检查设备。通讯员供图

环新英湾支线在建段根据台风受损情况,分部位、分工点进行安全条件确认,陆续进行基坑开挖、基坑抽水、钢围堰安装、桥面系施工等工序作业,通过多途径抢险恢复,逐步恢复施工生产。截至目前,环新英湾支线在建段场站生活区已经恢复使用功能,人员已经返回入住,施工现场部分路段路基已经恢复施工,其他区域也在积极组织恢复。

工作人员复种倒伏的树木。通讯员供图

接下来,海南交投将持续组织参建单位和养护单位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工作。全力以赴保障环新英湾支线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积极对接省公安厅、文昌市政府及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加快解决文昌风车海岸段道路阻断问题;积极组织各单位做好灾后绿化扶正、补植,观景台、停车区修复等工作,竭尽全力降低本次台风对项目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