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四川广西内蒙古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7-16 | 来源:中国江苏网、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中交二航局等

【广东】珠海莲鹤大道螺洲溪特大桥16号主墩围堰封底

7月14日,中铁广州局珠海莲鹤大道项目螺洲溪特大桥16号主墩锁扣钢管桩围堰顺利完成封底。

据了解,此次封底的围堰平面尺寸为18.7×17.7米,工程量巨大。桩基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岩石坚硬、地层分布不均等难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此外,不稳定的天气条件也给施工带来了极大影响,频繁的暴雨和强风不时阻碍着正常作业。面对重重困难,中铁广州局的建设者们不断调整施工策略、优化施工方案,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导管水下混凝土一次灌注成型的先进技术,历经11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灌注混凝土650立方米,高质量完成了围堰封底工作。

此次16号主墩围堰的成功封底,标志着螺洲溪特大桥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为后续的桥墩施工和桥梁主体结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江苏】全国首部!苏州出台“低空交规”

7月13日,在苏州市低空经济沙龙上,《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正式发布。

据了解,《规则》由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专业科研机构研究制定,遵循苏州市“规则先行、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技术保障、安全第一”的低空经济发展方针,共8章37条,将于2024年9月1日起施行。“《规则》的出台,将促进低空飞行一站式服务机制的形成,推动苏州成为低空经济加速腾飞的‘空中之城’。”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综计处(航空处)副处长李鑫铭表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多方面明确低空交通规则

《规则》从服务管理、运营管理、空域管理、飞行活动管理、飞行保障等方面对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进行了规定。

其中,在服务管理中,苏州将建立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机构,接受空中交通管理机构业务指导,通过市级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收集全市低空飞行以及有关活动需求,为低空飞行提供实时化、专业化、全过程保障服务。

在空域管理上,《规则》明确真高120米以下,除国家划设管制空域以外的空域为本市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飞空域。苏州探索建立低空空域分类使用和灵活调配机制,根据应用场景按高度、空域类型等因素实施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满足空域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实现空域资源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苏州空天信息研究院实验室副主任王毅说,《规则》的制定十分严谨,有依据、有特色、有内涵,体现出高效和专业,希望苏州在低空领域开创苏州新模式,引领苏州低空经济迅速腾飞。

在飞行活动管理方面,《规则》提出,苏州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低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通过市级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提出飞行计划申请,市级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应当及时反馈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的批准结果。

在飞行保障上,《规则》鼓励采用5G通信、北斗短报文通信等技术的最新成果,增强民用航空器的通信保障能力。苏州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或者设备,提升低空飞行定位导航精度,满足不同低空飞行任务需求。鼓励使用无人机身份广播、通感一体化等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低空飞行目标的实时监视和有效识别。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行业总监龚晶说,《规则》依据上位法要求结合苏州实际场景进行了优化,有利于场景的规模化推广和区域空中交通管理能力的建立与提升,推动低空经济场景安全运行,让大家有序参与低空场景构建、信任低空场景应用。

苏州持续布局低空领域

去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各地纷纷加速出台相关政策方案,开启低空经济卡位战。苏州也在这一领域不断布局。今年4月,苏州召开低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会上发布《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到,苏州将推动低空场景走向多元,到2026年,围绕物流配送、载人飞行、旅游消费、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开通至周边机场3~5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10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无人机商业飞行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悉,目前苏州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约350家企业,拥有20余家无人机整机企业,已批低空空域超过1150平方公里,开辟低空航线40条左右,低空制造实力雄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空中之城”的想象正加速照进现实

【四川】四川首个整站式智慧收费站投用!

近年来,四川交通持续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蜀道集团下属泸渝公司在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智慧化转型进程中率先发力,在所辖泸永高速玉蟾山收费站试点打造四川省首个“整站式智慧收费站”。该收费站于2024年7月1日正式投用,标志着四川省高速公路智慧化转型迈入新阶段。

泸永高速玉蟾山智慧收费站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境内,共设置3进5出8条车道,其中ETC车道5条、自助取卡车道1条、自助缴费车道1条、应急备用车道1条。该收费站综合应用智能收费机器人、ETC特情辅助设备、云收费系统和智慧云仓等智能设备,真正实现全车道无人值守、整站式集中管控,达到“标准化设备设施+统一化用户服务+精细化运营管理”的运营管理目标。

智能收费机器人用于混合车道,入口支持全车型自动发卡,出口支持多方式自助缴费,通过人机对讲交互,实现远程语音协助。ETC特勤辅助设备用于ETC车道,具备交易数据处理、高清图像显示、语音提示播报等特勤处置功能,能够帮助司乘人员在 ETC车道自助完成特勤处置。智慧云仓设置在收费站旁边,配套云收费系统,将车道收费系统进行集中远程控制。

相较传统收费站

玉蟾山智慧收费站具有3大特点

1、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对于ETC车辆,系统通过精准比对车辆信息、OBU信息及车牌后自动抬杆放行,实现车辆无缝快速通行。对于非ETC车辆,自助收费系统将自动精准比对车牌、车型,司乘人员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快速完成取卡、缴费流程,入口平均发卡时长不超过5秒,相比人工发卡效率提升约10%;出口平均收费时长不超过15秒,出口收费效率提升30%,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对于特情车辆,司乘人员还可通过收费机器人以及ETC特勤处置设备上的求助按钮向收费人员语音求助,收费人员在智慧云仓实施远程协助或语音提示,减少人工介入,提升用户体验。

2、人员配置优化精简

收费人员在智慧云舱内通过远程控制,可一人兼顾多条车道,工作内容由过去繁琐的重复性收费工作转向更具综合管理和服务性质的系统运维、数据分析、客户服务等工作。通过整站式集约化管理,玉蟾山收费站收费人员已由原有的20人精简至12人,后续将精简至10人,富余人员由公司调整至其他站点。与此同时,智能化手段的加持,显著降低了传统人工收费过程中,因收费员疲劳、疏忽、情绪等问题引发的收费争议,让其更加专注数据分析和客户服务,竭力为过往司乘提供更智能、便捷、舒适的通行服务。

3、智慧云仓远程控制

智慧云仓作为新型收费站的“大脑中枢”,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组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有效抵御了外部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与此同时,收费人员通过智慧云舱对收费、监控、对讲等业务实施集中化、智能化管理,能高效实时掌握车道和设备情况,在遇到收费异常、ETC识别故障等问题时,能通过系统远程控制,高效处理特情,减少车道拥堵和安全隐患,让出行更加顺畅高效。

泸永高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通道,也是连接泸州和重庆的公路交通要道,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共兴,以及为泸州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玉蟾山智慧收费站的打造,是泸渝公司探索高速公路智能化转型的有力尝试,也是服务广大司乘人员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下一步,泸渝公司将持续探索创新,以现代科技赋能交通服务,努力营造“畅安舒美”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更好服务公众美好出行,更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广西】世界最大跨径独柱式三塔空间缆悬索桥南岸锚碇全部浇筑完成

近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苍容浔江大桥南岸锚碇全部浇筑完成,为大桥主缆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苍容浔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独柱式三塔空间缆悬索桥,也是国内首次采用桩墙组合结构锚碇基础的悬索桥,大桥全长1688米,两个主跨均为520米,三座主塔均采用中央独塔设计,中塔高108.9米,边塔高108.8米,南北岸各设置2个分离式锚碇,单侧锚碇对称布置。本次浇筑完成的是南锚碇右幅,锚碇平面尺寸为长33米、宽18米,整个锚碇锚体浇筑混凝土总方量超过4000立方米。

苍容浔江大桥锚碇基础是国内首次采用大直径桩+铣接头的结构形式,相较于传统悬索桥锚碇基础节省了大体量的土方开挖和混凝土回填,对比同类型桥梁最大可节约混凝土超3.6万立方米。作为首次采用该结构形式的桥梁基础,设计过程中提出了桩基和铣接头垂直度1/400的精度要求,远高于常规桩基1/100的规范值,由于锚碇基础下伏岩层软硬层叠,进一步加大了基础施工难度,项目部通过精细把控、逐级逐层测量,最终实现设计目标。

项目部坚持以高水平安全管理助力大桥高质量建设,在南锚碇现场采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安装“安全小喇叭”,设置安全温馨提示语,提醒施工人员规范穿戴防护用品,了解安全风险,明白应急处置措施,提升现场安全氛围;设置智能手机存放柜,存放工人智能手机,使用指纹开关实现“一人一柜”。同时,南锚碇锚体施工使用装配式模板挂架平台,挂架平台安拆卸方便、安全防护可靠;门架、散索鞍施工规范使用安全爬梯、水平通道、作业平台“新三宝”,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目前,大桥北岸右幅锚碇、左幅锚碇散索鞍支墩已完成,计划7月底完成全部锚碇施工。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对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内蒙古首个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落地鄂尔多斯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在鄂尔多斯市实施,在鄂尔多斯市境内行驶通过收费站的氢能源车辆,在收取通行费后,由氢能车辆运营企业提交上月车辆通行数据,经鄂尔多斯市收费公路服务中心审核无误后,返还全部通行费。截至目前,共有4家企业40辆氢能源车提交奖补申请,累计金额约8.4万元。

鄂尔多斯市目前共有氢能源车辆251辆,截至今年7月1日,共有15家企业148辆氢能源车辆录入到《氢能源车辆白名单》。“这项政策的出台,我们每吨可以节省6元的运费(成本),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说起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在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带来的好处,内蒙古融和互生物流有限公司车队长曹晓晓赞不绝口。

曹晓晓介绍,内蒙古融和互生物流有限公司现有氢能源车辆20辆,这些车辆每天从东胜区万利镇到包头河西电厂跑两趟,在鄂尔多斯境内收费站每辆车每趟可节省通行费178元,全年可节省通行费200多万元。根据氢能源车辆6月份通行数据结算表显示,该公司目前可申请奖补金额5.7万元,未来计划增加140辆氢能源车辆。

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相关企业运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同时可以促进地区能源转型,加快发展绿色交通。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