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安徽湖北贵州云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7-08 | 来源:南方杂志、深圳发布、安徽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超72万车次!深中通道开通即“顶流”……
跨市公交车票提前售罄
车流一度缓行
“深圳人把中山鸽子都吃完了”
……
7月6日至7日,深中通道
迎来开通后的首个完整周末
通行需求进一步集中释放
车流保持高位运行
根据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下午3时,深中通道开通后首周总车流量超过72万车次,日均车流量超10万车次。在通车首日的17时,车流量达到最高峰,为每小时0.8万车次。
暑期叠加观光
深中通道首个周末出行火爆
“现在去中山旅游太火爆了,没想到周末人会这么多。”趁着深中通道开通,家住深圳福田,计划了很久到中山吃乳鸽、吃脆肉鲩的李女士本周末终于成行,一路上惊叹超级工程“超靓”的同时,也被大湾区居民的热情深深震撼。
据悉,迎来首个完整周末的深中通道近两日车流恢复高位运行。7月6日下午1点半左右,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前往中山翠亨新区,导航显示时间为1小时30分,深中隧道出现将近50分钟的拥堵。7月7日下午3时,导航显示中山前往深圳方向出现约1个半小时的拥堵,翠亨新区前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总用时接近2个小时。
△图源:深圳交通
不仅是深中通道车流排起长龙,李女士表示,这个周末,中山多个网红餐厅和旅游景点同样火爆,往来游客络绎不绝。
“目前看来,导致车流量大的原因,还是以暑假出游或者返乡,以及首个周末、深中通道本身的热度观光为主。随着人们熟悉和适应深中通道通行线路,预计车流会逐渐回归正常水平。”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建议错峰出行
这些相关路段易拥堵
“这次去中山还好做了攻略,6日早上8点前出发,50分钟就可以从福田到翠亨新区。”李女士表示,如果想要好的游玩体验,还是建议大家错峰出行。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首周统计数据,在工作日期间,深中通道日高峰时段为每天的10-12时和15-17时,高峰小时车流达到0.7万车次,建议广大市民错峰出行。
△图源:中山+
广大车主如从沿江高速南行、北行两个方向经立交前往深中通道,需注意匝道处2车道变1车道,在流量较大时易出现刮碰事故,并随之形成拥堵情况;中山前往深圳方向,则需特别注意4个车流高峰路段:翠亨东进入深中大桥上桥匝道与主路交会路段、深中通道往深圳方向进入隧道前路段、翠亨东收费站入口、城东收费站入口。
此外,中阳高速金钟湖出入口是深中通道和中阳高速进出城区主要出入口,叠加周末市民前往金钟湖游玩流量,易出现缓行;受深中通道从珠江口东岸进入中山的车辆增量影响,叠加中山二桥围蔽施工、华柏路施工等因素,周边路段交通压力增大,中山北外环和长江路、岐江桥、光明桥、北苑食街、康华桥、东明桥易出现缓行。
深中两地
开启“同城模式”
随着深中通道正式开通运营,万众期待的深中“同城模式”利好显现。
“有了深中通道,我和在深圳宝安工作的爱人就可以不再做‘周末’夫妻,一脚油门就能很快相聚。”2021年,由于丈夫的工作调整,武女士也从河南来到中山翠亨新区工作。“到中山工作,其实就是奔着深中通道来的,之前一直盼望着它开通,我们往返深中两地就更方便。”她说。
“深中通道开通后,我5天走了4趟,从家里出发半小时到中山公司,简直不要太幸福!”袁女士就职的公司主业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同样是奔着深中通道,在工程建设之初,便来到翠亨新区筹划建设生产基地。从2017年初开始到现在,负责该项目的袁女士已经往返深圳和中山几百趟。
2023年,该公司超7万平方米的中山产业园全面投产,形成了“深圳总部+中山制造”的发展格局。据袁女士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有80%的员工在中山,未来也将考虑在中山设立研发基地,与深圳总部强强联合。“深中通道开通后,极大方便了我们公司的工程师往来两地。他们大部分时间在深圳写代码,但也要经常去中山做设备调试。因此我们考虑未来在公司开设往返深中两地的通勤大巴,让员工上下班更便利。”
△图源:深中通道发布
【江苏】江苏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7月8日,省政府召开首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新闻发布会。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欣介绍了我省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相关工作情况。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应急管理厅印发了《江苏省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将以绿色、低碳、智慧为导向,以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效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扩投资、促消费,全面实施城市客运新能源车辆推广、营运货车淘汰更新、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港口设备提档升级、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五大行动,有序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
全省计划更换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3504辆,更换公交车动力电池3696个;
推进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约7000辆;
力争拆解更新船舶2400艘左右;
改造港口老旧储罐20个。
到2025年
力争基本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
到2027年
预计全省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左右;
新能源城市公交、出租车辆推广应用持续推进,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占比达到85%;
船舶运力结构有效改善,力争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投放15艘以上;
港口设备安全智能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公路水路基础设施进一步数字化转型,分别完成公路路网、航道数字化转型升级1000公里以上。
【安徽】提前4个月!我省这条高速公路首座隧道实现“双通”
7月5日,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建楼塆2号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全线首座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建楼塆2号隧道位于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建楼塆村,为分离式隧道,其中左洞长612米,右洞长690米。建楼塆2号隧道的顺利贯通,打通了枣林1号、枣林2号、黄祠大桥架梁通道,为后续施工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楼塆2号隧道地质环境复杂、道路运输条件差,隧址区围岩软弱破碎、富水、稳定性差,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在六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六安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主动作为、认真履职,隧道自2023年8月上旬动工,9月14日实现进洞,各参建单位、广大建设者们克服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协调难等障碍,经过连续300余天的日夜奋战,较计划节点目标提前了4个月实现贯通。
据了解,和襄高速开工建设以来,沿线4个县区、17个乡镇、各参建单位齐心协力,锚定工程“稳建设、早通车”目标,以劳动竞赛、赛马激励为抓手,全面擂响和襄高速建设“奋进鼓”。全线170公里稳扎稳打,主体工程开工500余处,16处钢筋加工场、14座混凝土搅拌站、18座梁场顺利投产;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桥梁上部结构等工序目标如期实现;鲜花湖特大桥、大别山隧道等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和襄高速六安段项目是国家组合立体交通网和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公路网编号G4222,是六安市有史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额最大的单体项目。路线全长170.595公里,预计2025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进一步夯实六安东向发展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成为“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牵手大上海”的骨干通道,对构建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与中西部的快速通达水平、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宜来高速张家湾大桥双线架通
晴日当空,满目苍翠。站在351国道路边,朝着中铁六局承建的宜来高速宜昌段2号梁厂所在方向望去,犹如长龙一般的张家湾大桥横卧在群山环抱之间,桥面两边的旗帜迎风招展。
据宜来高速三标项目部传来消息,自2号梁厂投产使用以来,上百名产业工人们秉持“质量为先,安全为上”的理念奋战在施工一线,保质保量完成每一片T梁的生产、存放、养护及运输架设,抢抓晴好天气赶工期,在湖北交投宜昌建设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项目部的精细化管理下,张家湾大桥于7月5日完成双线架梁施工任务。
“本标段目前总共有两个梁厂,囿于山区地形限制,不便于T梁的长距离运输,仅仅依靠1号梁厂显然无法完成全标段的桥梁架设任务。为保障宜来高速公路全线总体施工进度有效推进,项目部在临近标尾的地方修建了2号梁厂。”项目总工程师张建波说,“在张家湾大桥的T梁架设过程中,工程部结合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涵盖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境保护、防汛降温等多项措施在内的施工方案,有效克服架桥机高空作业风险高、夏季户外施工气温高、水土保持要求高的‘三高’难点,由领导班子带头对架梁前后各环节严加管控,现场实行倒班制抢抓工期,顺利完成张家湾大桥的双线架梁施工。”
作为标段全线首个双线架通的桥梁,张家湾大桥110片40米T梁的顺利架设,为后续桥面施工创建了“绿色通道”,朝着宜来高速公路全线早日通车的目标更进一步。
【贵州】贵平高速总体形象进度超50%
今年以来,贵平高速项目抢抓发展机遇,攻坚克难,目前总体形象进度过半。
贵平公司成立伊始就提出了“贵有匠心•天成地平”建设理念,要求所有参建单位和建设者以守护底线确保安全的责任之心、精益求精提升品质的专注之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敬畏之心、创新管理协作共赢的服务之心和融入文化和谐共生的创造之心投入到项目建设管理中,全力把贵平项目建设成为安全畅美、质量实美、生态秀美、效益共美、融合谐美的“五美工程”。全力实现将贵平项目整体打造全省交通建设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和“多彩贵州•最美高速”样板工程,获得公路交通优秀勘察设计奖、“黄果树杯”优质工程奖和争创全国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和国家优质工程的目标。
贵平项目全线概况图
贵平高速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秉承严谨高效的管理理念,根据工程节点倒排工期,严格按计划推进。并于今年4月19日召开G7522贵阳至北海高速公路贵阳至平塘(黔桂界)段项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暨项目建设管理百日攻坚启动仪式,动员全体参建单位统一思想、攻坚克难,迅速掀起大干热潮,全力推进贵平高速项目建设新跨越。
项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暨项目建设管理百日攻坚启动仪式
截至目前,百日攻坚行动时间过半,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多项关键措施有效实施,取得显著成效。贵平高速桥梁工程已完成69.4%,隧道工程完成85%,路基工程完成87%。二期工程施工单位已陆续进场,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其中,控制性工程贵平2标南明河特大桥主墩已全部封顶,0号块已全部浇筑完成,整体进度完成64%;贵平11标甜茶河特大桥双幅顺利合龙;贵平18标六硐特长隧道整体施工进度达到75%,国内在建高速公路中宽度的不对称钢管混凝土拱桥——拉密河特大桥于5月10日合龙……
建设中的南明河特大桥
建设中的甜茶河特大桥
建设中的六硐特长隧道
建设中的拉密河特大桥
贵州交建集团投资建设的G7522贵阳至北海高速公路贵阳至平塘(黔桂界)段路线全长174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作为国发〔2022〕2号文明确的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重点项目,是《国家公路网规划》贵阳至北海高速公路重要路段,是西部陆海走廊重要组成部分,是贵阳至南宁最便捷通道和贵州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同时是贵州目前在建投资额度最大、线路最长的高速公路项目。预计2025年通车后,贵阳至平塘的车程将由3小时缩短至1.5小时。
【云南】“老交通”智库赴云南调研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
7月1日至5日,“老交通”智库应邀赴云南调研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情况,并召开调研座谈会,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意见建议。
原交通部党组书记、部长黄镇东,原交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洪善祥,原交通部副部长、“老交通”智库主任胡希捷,原中纪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组长杨利民,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高宏峰、徐祖远、何建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原副总经理黄民等“老交通”智库老部长顾问团顾问及专家参加调研,实地考察了昆明长水机场、王家营西铁路货运枢纽、大理州铁路枢纽工程项目等;在昆明举行了调研座谈会,会议由云南省副省长郭大进主持,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云南交通运输厅、云南省交投集团负责人分别汇报大通道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绿美通道经济等相关情况。重庆交通大学负责人汇报了国际大通道相关研究课题开展情况。
郭大进介绍,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云南,并在考察中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明确“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要求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为加快辐射中心建设,云南省提出了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以下简称“大通道”)的构想,旨在通过公铁海多式联运,以云南为支点,中老、中缅、中越通道为牵引,加强与成渝双城经济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串联腹地,联动沿海,建设里程更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安全便捷的国际陆海大通道。
近几年,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重点推进畅通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着力推动口岸经济发展、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密切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人文交流、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高地等工作,大通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设施联通更加顺畅;二是运输合作更加密切;三是口岸通关更加便利;四是沟通机制更加多样。
座谈会上,智库老部长顾问团顾问和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云南省交通运输工作和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取得的成绩成效,对港口航道、民用机场、铁路枢纽、绿美交通等,特别是对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情况,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长远推进上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