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河南江西云南新疆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7-04 | 来源:江苏交通、江西交通、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72小时通车超30万车次 深中通道架起“超级通道”
深中通道开通72小时以来,日均车流量超过10万车次,占每日珠江跨江车流量四分之一,架起一条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通道”。
▲图源:深中通道发布
据广东省交通集团监测数据,截至3日15时,也即是深中通道开通72小时,通过的车流数达30.5万车次,日均超过10万车次,这一数据远超南沙大桥等主要跨江通道开通同期的车流量,也大幅超过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日均车流量。
▲图源:深中通道发布
据广东省交通集团董事长邓小华介绍,深中通道的开通,带来了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流通的新速度。通车首日高峰时段一小时车流量超过8000车次。
粤港澳大湾区有超过8000万人口、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繁荣的经济带来生产要素流通的旺盛需求,单日过江车流高达约45万车次。在深中通道开通前,珠三角地区主要有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和南沙大桥等3条跨江通道,虎门大桥等跨江通道的拥堵成为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的“痛点”。
▲图源:深中通道发布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72小时内,4条跨江通道总车流量增加约5%,南沙大桥和虎门大桥车流量分别下降38%、8%,黄埔大桥车流量基本保持平稳,这使得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格局更加均衡和完善。
“新开通的深中通道约占珠江日过江车流的25%,形成了4座桥梁合理分工的格局,将有力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飞鸣说。
【江苏】江苏两座长江大桥建设有新进展!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
3号主墩出水
6月30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沪渝蓉高铁V标崇启公铁长江大桥3号主墩第一节(标准节)塔柱施工完成,标志着大桥3号主墩顺利出水,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号主墩第一节顶标高为+3.25米,塔柱第一节截面尺寸为长11.8米,宽9.8米,高5.75米,混凝土403.4立方米,是下塔柱标准节。近日汛期高潮水位在+2.25米左右,此次浇筑完成后,塔柱顶面将高出高潮水位1米。
大桥3号主塔为花瓶型混凝土塔,由塔座、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下横梁、上横梁6部分组成,主塔总高度153米,两侧塔柱各分27次浇筑成型,单个塔柱混凝土共17440.5立方米。完成塔柱第一节施工后,后续将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塔柱剩余节段,各个塔柱面配置独立的液压驱动系统,可分别爬升。爬模系统安装完成后,模板的表面处理、安装就位、调整及固定均可由系统自身完成。计划年内完成塔柱浇筑116米。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
南锚碇基础深层地基加固完成
6月29日,随着超高压旋喷台车钻杆的缓慢提出,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锚碇基础深层地基加固施工完成,为下一步锚碇基础大隔舱开挖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米悬索桥,锚碇施工是大桥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南锚碇地基加固采用超深、大断面、超高压旋喷咬合桩施工工艺,加固深度直达地下70米,旋喷桩桩长18米,桩径2.2米,桩数多达1471根,加固面积约8300平方米,旋喷桩施工垂直度需控制在1/300以内,施工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
为确保地基加固施工质量和安全,项目建设团队采用全液压高精度引孔钻机,成孔后采用专业测斜仪设备进行垂直度测量,通过钻头倾角传感器、卷扬深度传感器等实时传输数据,对钻头轨迹进行标定,以智慧化管理手段为地基加固施工植入“智慧大脑”,实现了施工可测、可视、可控。同时投入6台套超高压旋喷台车连续施工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历时8个多月,南航道桥南锚碇基础深层地基加固施工优质高效完成。
【河南】中交一公局栾卢豫陕3标项目干沟洛河大桥右幅顺利贯通
6月28日,随着干右幅最后一片40米T梁架设到位,中交一公局栾卢豫陕3标项目干沟洛河大桥右幅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起点至良木村洛河特大桥实现半幅贯通,为后续路面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交一公局栾卢豫陕3标路线全长11.84公里,桥隧比57%,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桥梁、隧道、路面、房建、交安及绿化等。其中干沟洛河大桥全长577.7米,上部结构为2x40米T梁+(65+2x120+65)米连续刚构+3x40米T梁,为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
为保证该桥T梁顺利架设,项目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合理部署,精心组织,积极做好梁板架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方面多次召开专项部署会议,对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班组进行详细部署,并多次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班组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坚持领导带班制度,靠前指挥,加强工序管理和过程控制,严格落实责任,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确保了项目梁板架设安全稳步推进。
高速建成后,将为河南省西部新增一条出省通道,东通中原城市群,西联关中平原城市群,进一步强化区域间经济联系,同时加强郑州对豫西南辐射的带动。
【江西】投资7.69亿!赣州这条路提前四个月主线通车→
7月1日
S448宁都城区段公路改建工程
主线竣工通车
据了解,S448宁都城区段公路改建工程总投资约7.69亿元,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项目起点位于宁都县会同乡陂头村赖沙桥以南约600米,终点位于梅江镇水东村瓦子岗,全长14.85公里,设计速度为80Km/h,设计宽度为25.5米。
项目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
较计划提前四个月
实现主线通车
该项目是宁都县“一环八射九联”县域主干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已建成通车的G236七里至竹笮段(西环线)构成普通国省道在宁都城区段的环型过境交通网络,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过境车辆可快速通过宁都城区,将极大缓解宁都城区的交通压力。
【云南】绿美交通建设成果亮相全面推进绿美云南建设专题研讨班
7月3日,云南省交投集团设计院公司专家张立宏以“沿着绿美交通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题,在省委党校举办的全面推进绿美云南建设专题研讨班上作绿美交通建设专题宣讲,从绿美交通建设意义、建设要点、标杆典型案例及绿美交通建设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自云南省实施绿美交通建设以来,累计完成交通绿化美化4580万平方米,植树1538万株,建成绿美公路4万公里(重点打造绿美交通廊道示范段1250公里),提升改造绿美服务区60个,完成340公里铁路绿化美化提升和33个铁路客运站绿化美化工作提升,建设绿美机场12个,打造完成8个港景交融的绿美港口码头,绿化面积35700平方米。云南省绿美交通建设工作达到了时序进度目标要求,涌现国道G213线那柯里段、中老铁路西双版纳段、牟定服务区、昆明长水机场、水富港等一批绿美交通标杆典型示范项目,“畅、安、舒、绿、美”的交通运输环境进一步提升,有效助推全省旅游和社会经济发展。
下一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将以绿美交通建设“百日攻坚”为抓手,紧绷“攻坚”之弦,坚持规划引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全力打好“三年行动”收官战,高质量完成绿美交通建设工作,为绿美云南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新疆】新疆西天山特长隧道“温宿号”TBM始发
7月3日,由中交二公院设计、中交一公局集团参建的世界埋深最大的大断面公路隧道、国内首条正穿冰川的公路隧道——新疆西天山特长隧道主线出口端“温宿号”TBM (即全断面硬岩掘进机)顺利始发,标志着该隧道施工进入攻坚期。
西天山特长隧道全长15.7公里,最大埋深2365米,是219 国道新疆昭苏至温宿公路(简称昭温公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地处高寒、高纬度、高海拔、高地震烈度的西天山南麓,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3摄氏度,隧址区常年被冰雪覆盖。中交一公局集团主要负责西天山隧道出口端8850米以及涵洞40道、桥梁8座、路基工程15.7公里的施工任务。
为了满足隧道施工、运营期间的通风排烟需求,西天山特长隧道创新性采用“主洞+侧平导洞”施工技术,这也是国内首次采用侧平导作为通风井的10公里以上的一级公路隧道,该技术利用TBM超前优势,合理开设横通道,增加正洞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
中交一公局集团219国道昭温公路EPC2标项目总工程师邸学军介绍,“温宿号”是目前穿越天山直径最大的TBM,也是穿越天山同类级别技术最先进的TBM,其整机长235米、重约1800吨、直径8.83米,由中交集团自主研发。相较于传统TBM,“温宿号”TBM增设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CFC超前探水系统、超前探测钻机、大型制冷设备及SHP岩爆探测系统等尖端技术功能,将大大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环保、质量和掘进效率。
昭温公路建设完成后,从新疆伊宁市至阿克苏市的公路里程,将由现在的1710公里缩短至500公里,对推动南北疆的经济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