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新学会:新思想在浙南传播的开端
时间:2024-05-15 | 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一些有识之士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认为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不能救国,从而转向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现时和将来的人类共同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成为新文化新思潮的主流,浙南亦然。永嘉新学会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成立的。
1919年夏,时在南京高校任教的原浙江省立十师校长姜琦在永嘉发起成立了永嘉新学会,旨在“培养德性,交换知识,促进思想之革新”,会员有陈仲雷、郑振铎等70余人,设有图书部和讲演部。
姜琦
1920年1月,会刊《新学报》创刊,发刊词写道,要以实用主义改永嘉学派墨守成规的弊端,“使新旧学术熔于一炉,铸成一种适用于实际生活的学说”。《新学报》发表郑振铎所作《新文化运动者的精神和态度》《俄罗斯文学的特质及略史》等文章,介绍马克思和列宁,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学报》还翻译国外著作,介绍新思想,如翻译《社会主义的定义与差别》一文,对于社会主义与各种改良社会的制度的差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解释了当时社会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传与歪曲,为社会主义正名。
《新学报》
为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新学会还创办了商业速成夜校。课程开设时间为1920年7月23日到8月25日,每晚学习两个小时,星期天不休息,学生200人,工商界伙友及生徒占大半。校址附设在十中校内,功课分商业簿记、商业算术、英文、商业尺牍、商业要项、卫生讲演等六门。由会员陈绶章、张强、陈闳恕等人任教,并由周邦楚任学监。这是近代温州最早开办并较有成效的民众夜校。
除了办《新学报》、办夜校外,新学会的讲演部还举行过“迎新潮者的态度”“教育与生活”等演讲,向广大民众宣传新思想,提倡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920年底永嘉新学会解体,《新学报》也随之停办。尽管新学会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作为国内最早直接介绍和传播马克思、列宁和俄国十月革命进步思想的团体之一,是五四运动新思想在浙南传播的开端。在新学会之后,许多进步团体和进步报刊纷纷涌现,如1920年瑞安籍师生成立的知行社、1923年的新文学研究团体宏文会和血波社等等。
浙南新文化社团建立以及进步报刊的创办,使封建制度受到猛烈冲击,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在浙南大地得到广泛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解放了青年学生的思想,促进浙南的先进知识分子成熟起来,逐步接受马列主义,走上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