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今胜昔
时间:2024-05-10 | 来源:新华日报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签署。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堑,南京胜利解放。
钟山风雨,奏响了新中国诞生的序曲,中国人民迎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前景。天翻地覆,迎来新生的南京,在时代大潮中奋力追逐新的光荣与梦想。
75年,在历史长河只是须臾刹那,但之于南京,则是风雷激荡、拼搏奋进的峥嵘岁月。
从第一台全国产收音机,到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双线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再到紫金山实验室全球领先的6G核心技术,根植于血脉的创新基因,让南京不断向科技高峰竞攀。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古都南京,GDP突破万亿元,稳居全国前十。
从南京都市圈,到长三角一体化,再到长江经济带,南京跨越秦淮河,跳出明城墙,拥抱扬子江,城市勇往直前的背后,是发展能级的不断跃升。奥运城市、世界文学之都、博物馆之城……诸多标签集于一身的南京,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一路奔跑。
从家门口就有名师名校,到社区里便能求医问药,再到不出门即可安心养老,在南京,“好日子”总是生动具体,又触手可及。14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3年当选“中国最有安全感城市”,以人民为中心,是南京不变的初心。
虎踞龙盘今胜昔,劲乘春风绘新卷。走过75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南京,正乘开放之势,聚创新之能,走共富之路,奋力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加快把“强富美高”新南京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记者盛文虎)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蒋家王朝的彻底覆灭。邹健东 摄
1956年,南京无线电厂研制、生产出一种五灯电子管收音机,经南京市民投选,以“熊猫”命名。图为1962年,南京无线电厂职工在组装“熊猫”牌收音机。晓庄 摄
1960年2月17日,江苏省第一炉合格钢水在南京钢铁厂顺利出炉。陈哲 摄
1968年12月28日,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线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晓庄 摄
1977年,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在工厂演出。王广林 摄
1983年10月,当时全国第一高楼、外商投资旅游饭店——南京金陵饭店正式开业。周培良 摄
1996年11月,江苏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开通,全省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于先云 摄
2005年6月30日,刚刚建成的南京奥体中心。范晓林 摄
2011年1月11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正式投入使用,该桥是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世界跨度最大、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王扬 摄
2018年7月2日南京鼓楼医院大厅内,新投用的指路机器人为患者指明方向,并告知距离。新华日报记者 余萍 摄
2022年1月7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在南京滨江频现身影。南京是为数不多能在城市江边观测到江豚的地方。武家敏 摄
2022年7月8日,江苏省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的未来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控中心。新华日报记者 蒋文超 摄
2023年11月12日,2023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3万名选手用脚步丈量城市,共同点燃激情与梦想。新华日报记者 邵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