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探索“零碳+近零碳+零碳氢能”绿色发展模式

时间:2023-12-25 | 来源:济南日报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交通领域作为碳排放大户,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与能源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山东高速服务区利用服务区的平台资源优势,深入探索“零碳+近零碳+氢能零碳”服务区建设模式,超前布局“油气电氢及光伏”五位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体系,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贡献“山高力量”。

▲零碳服务区——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

零碳服务区。2022年7月12日,山东高速集团打造的全国首个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济南东服务区正式投入使用,首份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白皮书也同步问世,在全国同行业具有领先示范意义。济南东零碳服务区实现了三个首创:首次提出了服务区“Z-E-R-O”零碳理念和核心路径;首次构建了服务区全场景的分布式光伏建设模式,储能装机容量为全国服务区最大;首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零碳智慧管控系统。济南东服务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总容量为3.2兆瓦,年均发电量约360万度,年均减少碳排放3200吨,相当于1辆百公里油耗为11升的汽车跑1187万公里产生碳排放,远超当前年均2000吨的排放水平,服务区实现了真正零碳运营,为全国服务区绿色发展提供了“山东方案”。

▲首份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白皮书

▲近零碳服务区——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

近零碳服务区。按照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的《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评价技术规范》,服务区根据碳减排率可划分为低碳、近零碳和零碳服务区三个等级。在总结济南东零碳服务区建设运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东高速服务区建设实际需要,山东高速服务区正式启动了近零碳服务区推广建设。2023年6月,山东高速首个近零碳服务区——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建成运营,取得了“打造光伏观光廊道”、“构建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两大创新,年均减排1725.9吨,减排率达到66%;截至目前,青银高速邹平西零碳服务区建设基本完工,预计年均减排2170吨以上,2023年底前可实现运营。两对近零碳服务区的建成运营,标志着山东高速绿色服务区建设运营模式已基本成熟,已转入复制推广新阶段。

▲近零碳服务区——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

▲零碳氢能服务区——青银高速高密服务区

零碳氢能服务区。目前,全球正在大力发展氢能源产业,中国已将氢能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山东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氢进万家”示范省份。山东高速着眼能源产业革命,牵头承担了科学技术部重大课题项目——“氢能高速及零碳服务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建设零碳氢能服务区不少于2处、建设加氢站不少于6座”等课题任务。目前,青银高速高密零碳氢能服务区建设正在全面开展,1.6兆瓦的光伏电站已实现并网发电,现场制氢项目已基本完工,预计2023年底可实现氢能发电,实现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形成山东高速服务区绿色发展的新方案。

“油电气氢及光伏”五位一体

综合能源补给体系

▲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充电站

目前,传统成品油能源消费服务在服务区仍占主流,但是随着能源革命的到来,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加,新的消费需求趋势正在发生变化,服务区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因此,山东高速服务区在绿色低碳发展上进行了一些能源模式探索,逐步打造“油电气氢及光伏”五位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系统。

▲京台高速曲阜服务区充电站

为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供能服务品质,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在2022年已实现运营服务区充电站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山东高速服务区全面启动充电桩增密提速建设,截至目前,省内服务区(停车区)共建有充电站322座,充电桩1261个,充电枪1713把。特别是在济南东服务区建成了长江以北首座高速公路服务区超充站,并在10余对服务区进行了推广,推动服务区充电站由全覆盖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

▲青银高速淄博服务区加氢站

除了充电站以外,换电站建设上也不断加快速度,目前已建成换电站30座,2023年底前再新建18座,形成不断完善换电站服务网络。针对LNG车辆,山东高速服务区目前共建成加气站20座,下一步将根据相关规划适时启动再建。为拓展氢能产业新领域,2021年11月,公司在青银高速淄博服务区建成了全国首座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氢站,实现了行业发展的新突破,截至目前已建成加氢站3座(济南东服务区南北区、淄博服务区南区),正在建设的加氢站2座(济青中线昆仑服务区南北区),助力青银高速打造为国内首条“氢能高速”。

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加氢站

服务区拥有优质的服务区发电场景,是发展光伏产业的重要领域。截至2023年10月,山东高速已在省内共计60对服务区建设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约27.35MW,全年发电量超1000万度,为服务区提供了大量的“绿电”供应,助推绿色服务区转型升级。

绿色是服务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下一步,山东高速服务区将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努力践行“双碳”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创新驱动,全面推广绿色低碳服务区建设,为交通行业实现“碳中和、碳达峰”贡献力量。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