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热衷绿色出行?
时间:2023-09-13 | 来源:中国交通报
绿色出行吸引力不断提升。
9月,2023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拉开帷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以“绿色出行 美好生活”为主题,宣传各地推进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国家公交都市和绿色出行创建行动等方面的成效和经验。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关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出行宣传、创新宣传手段、丰富活动组织形式、社会公众热情高涨,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美好生活方式正在加快形成。
比例上升
绿色出行氛围浓
近年来,随着公交、地铁线网覆盖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根据《上海MaaS公共出行年报(2022年)》显示,有92%的居民可以在家附近500米以内找到公交车站,有49%的居民可以在家附近1000米以内找到地铁站。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调度指挥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MaaS出行平台用户注册量已经超过3000万人,MaaS1.0平台日均服务绿色出行450万人次。
骑行+地铁成为了很多通勤族的首选,哈啰单车的骑行报告显示,上海市地铁站附近的骑行订单占比近三成。上海市民杨先生的骑行软件显示,这两年他累计骑行超过5000公里,累计减碳235千克,消耗36万千卡的热量。杨先生说:“我每天上班骑车转地铁,平时购物休闲骑车就可以到达大商圈,孩子坐社区门口的通学专线就可以到学校,这样节约了很多时间和经济成本,我很喜欢这种出行方式。”
北京举办骑行主题活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供图
今年9月,随着各地中小学生开学返校,各地公交企业也将绿色出行宣传活动结合爱心护学专线共同推进,开设各类“家校直通”线路,保障学生绿色通学。
各地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针对各类通勤、通学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天津市公交集团第二客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国胜表示:“今年开学季,开通三条护学专线后,家长也开始采用绿色出行方式接送孩子。对于学生来讲,这个举措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绿色出行意识,养成公交出行习惯。护学专线的推广也得到了教育部门和交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多方合力护学,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绿色出行环境。”
新意十足
打卡晒单兑礼品
地铁车站成为景点,公交车厢承载着城市文化,骑行道路成为新的风景……各地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企业共同携手,不断创新绿色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吸引力不断提升。
近日,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联合主办“骑妙之旅 益企出发”绿色骑行主题活动,展示了很多骑行美好生活场景,同时倡导市民文明绿色出行。活动邀请了企业家、游泳运动员、交通领域专家作为骑行嘉宾,体验不同特色骑行路线。骑行嘉宾分别体验了骑行友好体验线路、科技骑行主题线路、美好生活骑行线路,针对不同出行需求,感受个性化的设计。
在福建福州,有许多乘客热衷手中拿着一张精美的相框在地铁打卡留影。这是源于福州地铁举办的“前橙似锦,绿色出行”主题活动。在活动期间,乘客可凭乘车记录领取合影框一张,使用合影框拍摄地铁沿线三个景点照片,将照片分享至社交平台,就有机会兑换一份精美礼包。
福州地铁打卡框。周沂 供图
“前橙似锦,绿色出行”活动推出不到3天,社交平台上就有很多乘客晒出“通关奖品”。打卡兑换奖品的活动不仅时尚,还能提升乘客在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中的参与感,不少乘客在社交平台分享通关攻略,互换礼包奖品,绿色出行氛围浓厚。
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期间,河南郑州地铁5号线儿童医院站等车站联合周边小学和幼儿园,向小朋友们积极宣传低碳出行理念和安全文明乘车知识,发放“低碳出行能量收集卡”,鼓励小朋友们带动身边的人选择地铁出行、绿色出行。许多家长表示,小朋友们对这一形式都感到非常好奇,会主动提议家长带他们乘坐地铁完成能量收集任务,培养了绿色出行的习惯。
敬老爱老
匹配需求有共鸣
“老年人作为公共出行的重要参与者,城市公共交通的适老化升级势在必行。”山东青岛的一辆公交示范车内,志愿者的宣讲声情并茂、内容详实。这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在9月开展“绿色公交 低碳出行”系列活动之一,为老年乘客讲解车辆改进的情况,并为他们介绍一些新开通的线路及停靠模式。
公交车辆台阶化陡为平、减少高差,底盘设计减震为稳、消除颠簸,座椅靠垫变硬为软、减凉增暖,电子屏幕变小为大、查看便捷……诸多方面展示了车辆在硬件设施方面的适老化升级。随后,志愿者以车厢护老、站点助老、政策爱老、车外敬老的具体事例为切入点,对公交敬老服务发展进行详细解说,引发了老年乘客们的强烈共鸣。老年人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都较为有限,乘务人员和志愿者的耐心讲解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了解这些贴心的服务。
各地通过推出适合各类人群的绿色出行服务举措,既可以做到让老年人便利又可以受到年轻人欢迎,精准匹配各类人群的需求,持续扩大绿色出行影响力。
近期,各地公交地铁企业大力推广夜间公共交通出行,通过晚间减免乘车费用、增加夜间公交线路、延长轨道交通夜间运营时间等措施保障夜间公共交通出行的通达性和便利性。
根据《上海MaaS公共出行年报(2022年)》显示每天有约75万人在夜生活开始的18时至19时进出地铁,深夜23时以后有4.81万人进入地铁。晚高峰后,夜间公交的客流量在每小时近9万人次,直到21时后逐渐下降。对此,上海地铁于周五、周六晚间延时运营;郑州地铁及南通地铁曾推出晚间乘车优惠活动,广受年轻人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