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理事单位中国中铁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在京召开
时间:2023-04-03 | 来源:中国中铁
3月31日,我会理事单位中国中铁以“现场+上证路演中心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在总部召开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总裁陈文健、独立非执行董事钟瑞明、董事会秘书何文、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段银华、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张学军出席会议,公司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中国人寿、中国国新、信达资产、博时基金、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天风证券、兴业证券、安信证券、中泰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财通证券、宁银理财、招商信诺、建银国际、阳光资管、瑞银证券等6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者、分析师以及个人投资者通过现场或网络平台参加会议。会议由何文主持。
互动交流阶段,陈文健、钟瑞明、何文等公司领导及高管分别就投资者关心的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目标、国资委“一利五率”考核导向与公司“三增两控四提升”目标、外部董事独立性作用发挥与意见采纳、公司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及加强资金管理措施、海外业务发展策略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矿产资源板块发展、减值准备计提、毛利率和现金流改善等情况进行了充分交流。
陈文健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及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国中铁全面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于去年年底全部按期完成,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公司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决策质量和效能进一步提升,总部管理力度和服务效率进一步加强;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全力打造了员工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命运共同体,形成以业绩论英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企业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重塑了利润形成和资金回收机制,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以效益提升和价值创造为核心,全面推行大商务管理初见成效 ,“第二曲线”业务增长迅速。2022年,公司在国资委考核中获评A级,并入选“国有企业治理示范企业”。
就下一步改革目标,陈文健表示,中国中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领域的开路先锋。公司将重点围绕企业资源布局和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有效高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完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支撑更加坚强有力等四个方面精心谋划、真抓实干,在持续巩固改革三年行动成效的基础上,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进一步增强。
会上,段银华、张学军分别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2022年主要业绩概况、主要财务状况和前景展望等内容。公司2022年实现新签合同额30,323.9亿元,同比增长11.1%,首次突破三万亿大关;其中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1,837.8亿元,同比增长21.1%。营业总收入11,543.58亿元,同比增长7.56%;净利润349.72亿元,同比增长1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76亿元,同比增长13.25%;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692.02亿元,同比增长14.08%;基本每股收益1.198元/股,同比增长15.53%;收入净利润率上升0.19个百分点至3.0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12.13%;四项费用率下降0.07个百分点至5.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5.52亿元,同比多流入304.82亿元;资产负债率73.77%,控制在合理水平,实现了经营规模、效益、质量连年迈上新台阶。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源利用、金融投资和其他新兴业务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设在中国北京。作为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国中铁连续17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2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4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5位。
中国中铁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源流。1950年3月为中国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后变更为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198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基本建设总局,组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0年9月,与铁道部实行政企分开,整体移交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2003年5月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能。2007年9月12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2月3日和12月7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17年12月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具有中国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路基、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和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
中国中铁先后参与建设的铁路占中国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建成电气化铁路占中国电气化铁路的90%;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约占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八分之一;建设了中国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
中国中铁业务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基本建设领域,包括铁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机场、港口、码头,等等,能够提供建筑业“纵向一体化”的一揽子交钥匙服务。此外,公司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化战略,在勘察设计与咨询、工业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高速公路运营、金融等业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中国中铁在特大桥、深水桥、长大隧道、铁路电气化、桥梁钢结构、盾构及高速道岔的研发制造、试车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桥梁修建技术方面,有多项修建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隧道及城市地铁修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电气化技术代表着当前中国最高水平。
中国中铁机械装备领先。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隧道掘进机械(盾构、TBM)、亚洲起重能力最大的吊装船、整套深海水上作业施工装备、国内数量最多的用于铁路建设的架桥机及铺轨机,以及国内数量最多的用于电气化铁路建设的架空接触线路施工设备。公司能够自行开发及制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用重工机械,同时公司是世界上能够独立生产TBM 并具有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
中国中铁是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127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6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167 项;荣获省部级(含国家认可的社会力量设奖)科技进步奖4253项;拥有专利24973项,其中发明专利5157项,海外专利157项;拥有国家级工法 166 项,省部级工法 4609项。公司拥有“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实验室及“数字轨道交通技术研究 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拥有 10 个博士后工作站、36个省部级研发中心(实验室)、19 个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和107个省部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先后组建了20个专业研发中心。
中国中铁现有员工约29万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8.5万余人,正高级职称24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
中国中铁在全球市场久负盛名。自20世纪70年代建设长达1861公里的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项目开始至今,先后在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建设了一大批精品工程。目前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和实施项目。
我们愿与国内外各界朋友携手合作,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