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1-17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江苏】江苏交通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日前发布的《2022年度江苏绿色交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江苏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年新增新能源公交车占当年新增公交车的90.1%,累计开通多式联运示范线路116条,基本实现船舶生活垃圾和污水船上收集、送岸处置,与2021年相比,营运货车、营运货船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0.86%、0.81%。
经过一年发展,江苏绿色低碳交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基于“物联网+”的多要素散杂货码头生产智能管理系统等6项技术成果入选交通运输部2021年度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目录;江苏省交通运输碳达峰影响因素分析与关键路径研究、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生态高速公路路面关键技术及评估研究2个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2022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
2022年,江苏全省累计注销1.5万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的道路运输证,全省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72%;自主研发的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江远百合”轮首航;全省11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绿色交通示范项目效益显著。江苏省11个绿色出行创建城市全部通过验收,3个城市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2个城市完成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验收;先后发布4批23个国家级和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线路覆盖省内主要多式联运节点;太仓港武港码头被授予2022年度“亚太绿色港口”称号,29家港口企业获得2022年度“江苏省绿色港口”称号。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扎实推进。2022年,江苏全面完成本省籍船舶防污设施升级改造,各设区市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能力均基本满足需求;辖区内长江水域化学品运输船舶和油船“应洗尽洗”,2022年洗舱艘次同比增长48.5%,洗舱水接收处置量同比增长100.8%。
【浙江】浙江与国铁集团共建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日前,浙江省政府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宁波舟山港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与国铁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郭竹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易炼红表示,共建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舟山港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进一步推动浙江铁路高质量发展,为稳住经济大盘、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拓展宁波舟山港内陆腹地、连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加快世界第一大港迈向世界一流强港的步伐;进一步提升浙江在全球战略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为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注入强劲动力。
易炼红指出,浙江将与国铁集团一起,以共建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点,强化陆海统筹,共抓战略机遇、增进战略互信、深化战略合作、打造战略成果,共同借助“非常之力”,携手打造路省合作标杆;下足“非常之功”,携手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用好“非常之策”,携手开创对外开放新局;尽到“非常之责”,携手保障合作项目建设,推动双方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刘振芳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更好服务扩大内需战略,特别是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聚焦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加快构建贯通国内国际的海铁联运通道,当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
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多式联运、体制机制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战略合作,助力宁波舟山港打造全球战略资源配置高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支点。
【广东】深圳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超3000万标箱 产业端物流端联动融合协调发展
日前,伴着热烈的礼炮声与汽车、轮船的鸣笛声,广东省深圳市小漠国际物流港正式开通“小漠港—中东波斯湾”汽车船班轮航线。215辆吉利汽车搭乘国内最大汽车滚装船“玉衡先锋”号,直接前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东波斯湾,实现了深圳市汽车滚装外贸首航,为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打下物流基础。
2022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商务、工信、海关、海事及港口企业全力保障港航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据初步统计,2022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达到3003.56万标箱,同比增长4.39%,创历史新高。
新增11个组合港
2022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各相关部门、港口企业积极拓展以深圳港为枢纽港、内河港口为喂给港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覆盖范围,加强深圳港组合港体系布局,完善构建内陆港体系,打好水水中转、海铁联运组合拳,大力发展深港跨境水路运输。
据统计,2022年,深圳港新增11个组合港,累计开通26个组合港,水水中转完成735万标箱、同比增长2%;新增6个内陆港,累计挂牌运营13个内陆港;共有30条海铁联运班列,海铁联运完成约23万标箱、同比增长3%;新增国际班轮航线4条,累计拥有国际班轮航线295条。
此外,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深圳协调港口、航运企业开通深港跨境水路运输快线,全力保障深港跨境运输。自2022年2月19日开通至今,深港跨境水路运输累计完成集装箱运输144.62万标箱,运输货物688.92万吨。
补贴资助为企业减负
2022年,全球经济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航运市场也屡经波动,航运企业经营面临下行压力。为协助企业渡过难关,深圳交通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港区外约36万平方米配套堆场用地,保障船公司空箱外堆场用地;依法依规研究提前执行新国标合规性流程,提升深圳港堆存锂电池等9类低危险性危险货物的能力,为深圳港带来超20万标箱吞吐量。
深圳还通过充实引航队伍,优化引航队伍人员年龄梯队结构,增设、优化引航员集中居住点,满足应急调配需求。2022年6月1日起,深港实现引航互认和引航合作,大幅提升了进出深圳港东部港区的船舶通航效率,减少了航运、港口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效增强深圳港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深港跨境运输资助方案及港航业消杀补贴方案的推出,累计为企业减负约2700万元;深港跨境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物流费用补贴到位,有效保障了供港物资运输,促进深圳外贸出口发展。
大力发展汽车全产业链经济
深圳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加速推进。盐田港区东作业区一期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大铲湾二期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建成后全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将增加600万标箱;宝安综合港区投入运营,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包含少量集装箱运输,为后方物流园拓展海上运输功能……
目前,小漠国际物流港已完成对外开放验收,将打造成湾区具有优势的整车进出口口岸。作为深圳港未来“一体三翼”中的“东翼”港区,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四港五站”交通枢纽体系中的重要港口,小漠国际物流港肩负起以港促产、以港兴城的责任。
未来,小漠国际物流港将重点打造深圳国际航运中心重要战略节点和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发展智慧物流、无接触物流等新业态,联动产业端与物流端,大力发展汽车全产业链经济,实现现代物流业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高度融合和协调发展。
【山东】“交邮快”将电商物流送达田间地头
依托公交枢纽站而开通的城运控股交运集团即墨事业部丰城菜鸟驿站,延伸到了村庄,使快递末端精准高效地服务于客户,更好地满足了村民对电商物流的需求。
“交邮快”合作项目惠及农村,服务于乡村振兴。该项目落地以来,即墨事业部采用城乡公交车承担邮路运输功能,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形成了中转8个乡镇、辐射42个自然村的三级物流运输网络,已规范农村物流重要节点6个,实现了邮路车辆与城乡客运的运能共享,使电商物流通到田间地头,连着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临近春节,村民购物的需求爆增,“交邮快”的业务量也较以往出现明显增长,增幅可达平时的一半以上。刘伟伟是即墨事业部“交邮快”蓝谷分拣中心的一名员工。每天早晨7点,她与同事们到达分拣中心,开始一天的工作,一个工作班组她重复弯腰起身动作五六百次。
蓝谷分拣中心位于岙山湾畔,风特别大,为了装卸货件方便,工作期间,这里的门始终是开着的。寒风凛冽,刘伟伟与同事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为村民分拣成堆的货件,坚毅的身影,展现了敬业奉献的城运人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