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北京山西湖南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3-01-01 | 来源:北京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北京】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潮白大街站顺利封顶
	
12月31日,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18标项目潮白大街站施工现场,中铁十七局工人正在为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做准备。河北日报通讯员刘伟摄
今天上午,在三河市燕郊高新区迎宾路与潮白大街交叉口处,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18标项目潮白大街站施工现场,中铁十七局的工人驾驶混凝土泵车完成对顶板第11段的浇筑施工,标志着潮白大街站顺利封顶,成为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工程首个开工、首个封顶的标段。
据了解,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工程土建施工18标包括潮白大街车站的全部土建施工工程。潮白大街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双柱三跨的框架结构形式。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2组风亭、2个无障碍出入口、1个安全出入口和1座冷却塔。主体建筑面积约为15946.64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约为3149.89平方米。
“潮白大街站顺利封顶为下一步设备安装及内部装修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河北段建设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北京城市快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四部部长李晓颖说。
	
12月31日,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18标项目潮白大街站施工现场,中铁十七局工人驾驶混凝土泵车就位,准备进行后续浇筑施工。河北日报通讯员刘伟摄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大工程,该项目西起北京市CBD区域,经北京城市副中心、廊坊三河市,东至北京市平谷新城,线路全长81.2公里,共设车站21座。其中,三河市境内线路全长约30公里,设燕郊站、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高楼站、齐心庄站5座车站和一个车辆段。
平谷线未来建成后,能够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对廊坊北三县地区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功能区轨道交通承载力,实现轨道交通快速互联互通,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山西】打好“年末攻坚战”!黎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当前,黎霍公司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攻坚项目难点、全员冲刺年底目标,力争打好全年“收官战”,交出期末“好成绩”。
星夜兼程!潘家山特长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施工队伍忙碌不停,各种机器轰鸣不断,车辆来回穿梭……12月23日,潘家山特长隧道右洞顺利贯通。至此,黎霍高速黎城至沁源段主线隧道全部连通,为2023年实现小循环奠定坚实基础。该隧道围岩以Ⅳ级为主,占比约75%,安全风险高,受疫情影响,施工组织难度大,工期异常紧张。为破解施工难题,黎霍公司协同参建各方,高效统筹项目建设、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各项工作,聚力攻坚,顺利实现隧道贯通的任务目标。
多点发力!TJ2四分部全部T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
12月26日,信义1号大桥全幅贯通,至此该标段内全部T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共计架设T梁945片,其中40米T梁450片,30米T梁495片。信义1号大桥与潘家山隧道出口紧密相连,现场环境复杂,运输车辆出入频繁,交叉作业风险较大。对此,黎霍公司多次组织召开现场施工推进会,全体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克服不利因素,最终顺利完成T梁架设任务的节点目标,保障了潘家山隧道正常施工。
撸起袖子加油干!王庄2号桥全幅顺利贯通
12月26日,王庄2号桥全幅顺利贯通,这是黎霍高速主线57座桥梁中,第54座贯通的桥梁。王庄2号桥位于沁源县灵空山镇王庄村,上跨王庄村村路,桥梁全长517m,最大墩高52.4m,采用分离式设计,左、右线桥孔数相同均为17孔,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3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肋板式桥台,灌注桩基础,共计架设30米T梁170片。
随着全年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黎霍公司紧盯关键控制性工程进展,集中协调统筹,科学调度力量,筑牢安全防线,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截至目前,本月新增隧道贯通3条,架通桥梁6座。
【湖南】湖南鼓励城市间公交线路互联互通
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落实优先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动全省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对全省建设高品质、高效能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进行部署。到2025年,湖南将建成6个以上国家“公交都市”,全省公交首末站发车准点率达到95%以上。
《指导意见》提出,有序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加快推进公交线路向具备条件的郊区乡镇适度延伸;鼓励城市之间实现公交线路互联互通,新区、开发区、园区等新型组团区域因地制宜发展支线小公交;加大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力度,2025年年底前全省所有公交车全部实现电动化(含燃料电池汽车)。
在提升服务管理方面,湖南将加快公共交通导盲系统建设改造,加快新增、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推动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地铁上下车无障碍渡板全配备;科学制定多层次、差别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票价票制体系,鼓励实施非现金支付和换乘优惠;积极推行公共交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开通定制公交、旅游公交、大站快线路、夜间放学专线、微循环等特色线路。
根据《指导意见》,到2025年,湖南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平均达到24%以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80公里以上,长株潭地区和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8%以上,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5%以上。
【广西】广西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十四五”预计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1.5万亿元
近日,广西县县通高速公路暨田林至西林、南丹至天峨高速公路通车活动在南宁举行,西林县、天峨县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市、区)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
样板引路铸精品
南丹至天峨高速公路项目起于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关西村,终点位于河池市天峨县下老乡弄塘屯,全长104.9公里,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该项目着力打造“绿色环保、智慧建造、科技创新、交旅融合”品质绿色双示范工程,先后获得了广西钢结构奖、广西绿色工地、中国公路学会微创新金奖等荣誉。
项目控制性工程包括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广西在建高速公路最长隧道燕来隧道等。其中,拉所2号主桥上部结构采用2×92米单箱双室连续钢箱梁结构,为全国山区高速公路同类型桥梁中单跨跨径最大,并在广西同类型桥梁施工中首次成功应用钢箱梁步履式顶推加横移工艺的桥梁。
田林至西林(滇桂界)高速公路项目起于百色市田林县县城北部潞城乡,终点位于西林县马蚌镇附近南盘江滇桂两省区交界处,全长约191公里,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该项目牢固树立“高效建高速、精心铸精品”理念,推行标准化建设,实施样板工程引路,积极开展施工工艺创新。
30条大通道出省出海出边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1997年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到如今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广西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量到质、从快到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多年来,广西交通运输系统接续奋斗、苦干实干,积极发挥前期工作代办制的优势和高速公路专班的协调督促作用,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下沉一线、下沉项目,督导协调解决难题,全力抓好工程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等,在山岭连绵、高原环绕、丘陵盆地间打造了安全、优质、畅通的高速公路网。到2022年年底,广西累计建成高速公路出省出海出边大通道30条,“通江达海、出边出省、衔接重要枢纽节点”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基本建成,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初步缓解到基本适应、适度超前的历史性跨越。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达到全国前列、西部领先水平’新目标,坚持发展交通、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倾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标杆工程,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美好出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可表示,至“十四五”末,广西将基本建成全国前列、西部领先的交通大省,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1.5万亿元,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奋力当好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开路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