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贵州湖北河北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2-12-16 | 来源:湖北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贵州】黔北新通道!仁遵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12月15日,贵州仁怀至遵义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仁遵高速”)正式开通试运行。通车后,遵义市区到仁怀市的车程将由1小时30分缩短至30分钟。
	
▲航拍仁遵高速。摄影:涂敏
据悉,仁遵高速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沪蓉高速G42的联络线G4215成都——遵义联络线的组成部分,总体为西北东南走向,起自仁怀市苍龙磨刀溪,与仁赤高速公路相接。向东南经仁怀市苍龙、中元、播州区平正、汇川区松林,红花岗区金鼎、巷口,止于红花岗区忠庄桃溪,与兰海高速相接。
仁遵高速全长52.45公里,概算投资128.26亿元,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桥隧比68.83%,设置互通立交6处、服务区1处、停车区1处。
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仁遵项目负责人徐应禄介绍,在仁遵高速建设过程中,各方克服了工程建设难度大等多重困难,打造出了大发渠特大桥、石笋沟特长隧道等精品工程。
	
▲航拍仁遵高速大发渠特大桥。摄影:涂敏
大发渠特大桥位于“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大发的家乡——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大桥全长1427米、主跨410米、桥宽33米,是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型梁及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整座桥重量超过当前“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大小井特大桥。
贵州桥梁集团仁遵高速第五合同段项目经理任达勇说:“大发渠特大桥因地势险峻,缆索吊装系统首次采用单塔形式,大桥56个拱肋中最大节段重240吨。项目技术团队在传统缆索吊装施工方法上开展技术攻关,通过自主设计的大吨位无塔缆索横移装置,顺利解决了山区特殊地形地貌大跨度大吨位缆索吊装施工”。
	
▲航拍仁遵高速。摄影:涂敏
仁遵高速通车后,将有力助推黔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遵义地区交通运输能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和农土特产外销,实现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贵州省以及遵义市路网结构。
【湖北】武汉地铁12号线多节点突破性进展 亚洲最长地铁环线掘进正酣
	
临近岁末,世界第二长 、亚洲第一长的地铁环线——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各个站点,成槽机、挖掘机、吊车、泵车等设备“娴熟配合”,基坑开掘、混凝土浇筑有条不紊;奔涌的江水下,盾构机大军昼夜不歇“啃食”硬岩,日均掘进百米以上……当前,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多个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向着按时建成投用的目标稳步迈进。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线路是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射线”骨架结构中唯一的环线,全长59.9公里,创亚洲之最,线路设站37座,经由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并与18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换乘站达26座。该条地铁建成后将连接武汉三镇,串联7个行政区,有效缓解武汉市区的交通压力。
武汉地铁12号线全为地下线,区间2次穿越长江、1次穿越汉江,2次穿湖(墨水湖、沙湖),并大量下穿铁路、地铁、市政桥梁、建筑密集区等。线路地质条件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全国少有。
创新技法确保基坑周边“零沉降”
	
中一路站是武汉地铁12号线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高的车站。车站长度超过500米、宽近50米,地处长江一级阶地,地下管线复杂。
如何破解难题?施工前,项目部在工地周边布设大量监控点实时监测;施工中,对所有地下连续墙型钢接头进行超声波检验;施工后,对地下连续墙墙体进行完整性检验,并实施墙底全注浆和接缝全加固。
“站点宽度达到50米左右,施工中极易造成基坑变型。”现场施工负责人说。为此该基坑施工采用“盖挖逆做法”和“人工两点定位法”两项创新技法,有效解决了大跨度基坑开挖过程形变难以控制的问题。经过监测,基坑成形完美,周边构筑物“零沉降”。
中一路站预计于2024年6月完成建设,未来将实现12号线、21号线和8号线三线换乘。
多项专利“护航”盾构机穿越长江
	
刀盘缓缓转动,管片拼装机熟练抓起、移位、旋转、拼接,随后撑靴进行顶靠完成拼装,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这是12月12日 12号线丹科区间大盾构施工现场施工的场景。
丹科区间全长4公里,隧道开挖直径超过12米,自二七长江大桥下游570米处穿越长江。
“穿越长江是项目施工最大的难点。”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盾构机穿越汉口漫滩段及长江水域段,多为“上软下硬”或“上硬下软”的不均匀地层,一方面难以控制盾构机前进姿态,另一方面角砾土地层对盾构机刀具磨损很大,在江底“换刀”时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大。
为保证盾构机安全、平稳推进,项目部对地质勘探、刀具选型及掘进参数进行了细致研究。
项目部根据施工特点,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开展了“临江强透水超深风井基坑施工力学响应及安全控制”及“超长越江地铁大直径盾构隧道关键技术”两大创新课题研究,并依据研究成果,申报了多项专利。
自8月12日始发以来,丹科区间已完成大盾构280环,预计下月中旬开启越江之旅。
【河北】唐山还是推动建设两条能源保运“快车道”
日前,唐山海事局联合浦东、江阴两地海事,协调三地港口企业、电厂企业、航运企业等多家单位,分别组织签订《“京唐—浦东”能源物资运输保障协作机制》和《“京唐—江阴”能源物资运输保障协作机制》,两条起讫双港“货—港—船—电厂”纵向全环节保障链条打通。
据悉,按照“两地港口为基地,两地海事为桥梁,航运企业及船舶为纽带,畅通电煤运输”思路,该机制通过优化船舶待泊、进港、装卸等各环节服务举措,实现电煤物资全产业链条“闭环式”监管服务,力争打造电煤海上运输“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快速通道,保障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政企各方相互信任、取长补短、协调联动,共同服务国家重点能源物资保障大局。
【广西】广西高速服务区力争年内充电设施全覆盖
近日,《广西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印发,明确到2023年年底,广西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到2025年年底,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密优化,农村公路沿线有效覆盖,更好满足公众高品质、多样化出行需求。
根据《方案》,广西将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存量土地和停车位,加快已通车路段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在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目标,每单侧服务区至少建设4个充电桩;优化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城市周边、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提升充电效率。
广西还将统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做好新增充电设施布局、布线与公路场地、设施的衔接;完善电力配套服务,加快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大充电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和日常安全检查及管理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施安全可靠;加强信息采集和发布,为公众提供实时信息查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