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理事单位泰州大桥顺利完成集约化养护工程实践
时间:2022-12-06 | 来源:泰州大桥
为最大程度减少养护施工对道路通行的影响,解决道路保畅与养护之间的矛盾,我会理事单位泰州大桥对新形势下集约化养护模式进行了实践,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养护任务。
优化施工方案,密切联动聚合力。本次集约化养护采用大兵团的作战思路,以“最多封一次、最多养一次”为目标,将路面热再生、标线施工、波形护栏更换、中分带绿化及保洁等相对分散的作业内容,集中在相对连续的时间内完成。结合泰州大桥接线4-5万断面流量的实际情况,区别以往中断交通的集约化养护模式,采用半幅半封闭、半幅封闭第一车道的交管方案,在不同施工工艺需求下相互切换,保证社会车辆正常通行,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若遇到突发情况,交管区可以及时撤除,有效缓解通行压力。同时,为确保所有养护任务都能有条不紊、安全顺畅地完成,泰州大桥联合现代路桥成立临时联合指挥部,多次联动一路三方集中研讨,根据各收费站之间的断面流量及一周的流量变化趋势,细化各施工段落交管方案,通过与各分项负责人开展多次对接、交底、推演,保证各个区域施工不冲突,保证养护作业高效有序进行。
全面压实责任,施工安全再加力。泰州大桥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压实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各项质量安全生产措施。一是建立由公司、交警队、施工项目部、班组组成的“三级双报备”机制,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二是采用水马与防撞桶结合的方式布设交管区,辅以同频爆闪灯等声光电警示设备,做好临边防护措施,区别于常规锥桶布设的交管方式,强化了对施工区域的防护,有效兼顾了灵活性与安全性。三是根据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单位进场的顺序和时间,有效避开人多设备多的施工场面,消除了集中养护施工时人员与设备交叉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四是建立了集约化养护微信群加强沟通和协调,各施工单位当日相互通报次日施工计划和变化,及时掌握施工动态信息,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
注重四新应用,集约养护添助力。为深入践行“苏式养护”品牌内涵,泰州大桥在本次集约化养护中创新性应用了就地热再生和超薄抗滑磨耗层技术。就地热再生施工相比于传统的铣刨重铺,能够充分利用原有路面材料,对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压降至原来的15%,减少了对沥青、石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以实际行动贯彻绿色发展要求;超薄抗滑磨耗层施工技术具有抗滑、耐磨、封水、降噪等特点,能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纠正表面缺陷。与传统摊铺工艺相比,还能够实现粘层油撒布与沥青摊铺一体化施工,避免了机械设备对粘层造成破坏和二次污染,不仅能精准控制超薄层厚度,还能提升整体施工品质,施工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泰州大桥此次应用集约化养护新模式,全面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保证了公众行车安全舒适,为高速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