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西广西青海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2-12-06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江西交通等

【广东】开通在即!深圳坪山云巴1号线全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在深圳市及坪山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12月5日,坪山云巴1号线全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12月中下旬的高质量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竣工验收总结会在比亚迪全球总部礼宾楼内举行,深圳东部云轨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区住建局、国资委、水务局、卫健局、城管局、交轨中心、民政局、规自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市监局、交警大队、城建档案馆、市残联等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运营等责任主体单位参加了本次验收会。


本次竣工验收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现场抽查检验,分为土建装修组、机电设备组、联调检查组、合同商务组、档案验收组五个专业组对工程实体、竣工资料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对深圳坪山云巴1号线系统功能联调联试情况进行现场抽查。二是召开验收总结会议,由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对工程实施情况、合同履约情况、执行法律、法规程序、政府专项验收、试运行等情况进行了汇报;各专业组对全线工程实体、竣工资料等现场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验收委员会在综合各专业组和与会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一致认为深圳坪山云巴1号线工程满足设计及国家相关验收规范要求,无违反强制性条文情况,技术档案及资料齐全、完整、真实,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要求,同意项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总结会

项目竣工验收的通过意味着深圳坪山云巴1号线实现了开通前的又一重要节点,后续将全力做好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准备工作,确保深圳坪山云巴1号线本月顺利开通初期试运营。

深圳坪山云巴1号线线路起至坪山高铁站,终至比亚迪站,全长8.506km,共设站11座,与地铁换乘站3座,停车场1处,采用比亚迪云巴4编组车辆,设计最高时速为80KM。该工程作为深圳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建成后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区域更新升级、带动区域内产业发展,缓解交通拥堵、打造快捷通畅的出行方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工程与地铁14、16号线及坪山高铁站、深汕高铁、厦深高铁、深大城际、龙大城际等综合枢纽共同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大中运量轨道站点集散客流,实现大中小运量协同运行。

【江西】江西高速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四季度以来,江西高速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抢抓有利天气,合力安排施工,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01锚定目标 奋战正酣

在江西高速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施工现场,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与机器轰鸣声相互交织,处处涌动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战热潮。

月计划、周安排、日落实,七里岗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紧盯年底基本完工目标,统筹调度施工进度,提前谋划人机物料,确保后续工序无缝衔接。并邀请设计单位驻场办公,现场及时处理设计图纸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保证项目施工井然有序。

三百山服务区提质项目选配了数量充足的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采用平行作业和流水作业方式,编制施工机具供应计划,合理分配人机料资源,以保证12月底前工程基本完工。

临川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则紧盯进度计划,从人员、材料、机械、工序逐层分析项目进度偏差原因,及时纠偏、提高效率。

02抢抓黄金期  跑出“加速度”

“我们紧紧抓住四季度项目建设黄金期,增加了专业班组人员,实行多工作面同步施工,并提前安排好装修班组的人员、设备,确保交出作业面就能立即启动装修工程。”庐山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负责人说道。

据悉,自项目开建以来,庐山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实施“白+黑”施工作业,坚持每晚召开工作例会,统筹安排第二天作业任务,并针对工作量大的工程,组织“突击小分队”进行攻坚作业,确保各项进度快速推进。

走进赣州西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巡检,协调组织推进施工进度。“趁着天气晴好的有利条件,我们加大了人机物料投入,保障工程建设。”

据介绍,为抢抓晴好天气,该项目加大对施工进度、质量的日常巡检力度,建立整改清单,通过与现场监理组联动,逐步完成“计划—执行—检查—整改”的闭环管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宿舍楼、办公楼、综合楼封顶,北区仓储中心承台基础浇筑工作。

此外,充电桩扩容、消防维修改造、厕所升级等保底线的专项工程也在加快推进中,这些工程的完工将大大改善服务区基础设施,提升群众出行品质,为司乘人员提供高品质的休憩环境。

03党建赋能  助推提质增效

坚持党建引领,江西高速服务区提质升级项目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同时,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以党员先锋模范带动引领,攻克多工种共同交叉作业等不利因素影响,严抓进度、质量、安全管控,持续推动项目建设保质保效。

据介绍,各项目建设现场管理处坚持每天召开碰头会,党员干部带队巡查,梳理对照当天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现场存在问题,一旦发现滞后及时纠偏补救,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围绕重大节点、关键工序重点突破,确保节点计划按期实现。

此外,提质升级项目办党支部还通过开展劳动竞赛系列活动,号召全体党员主动担当作为,超前组织谋划,力争把工作做到最前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激发了全体参建人员的工作热情,为确保全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西】广西首条自主投资建设高铁——南凭高铁南崇段开通运营

12月5日,南宁至凭祥高速铁路南宁至崇左段(以下简称南凭高铁南崇段)开通运营。作为广西全额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南凭高铁南崇段自2018年12月开工建设起,便承载着万千民众的美好愿景。南凭高铁南崇段全长121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5对,南宁站到吴圩机场站15分钟可达,南宁站至崇左南站52分钟可达,大大提升了沿线地区民众的出行体验。

吴圩机场站下沉广场。

崇左南站。

扶绥南站。

首创投资模式为项目护航

项目投资建设前期及过程中,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秉承着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科学务实的精神,积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部委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对接、沟通,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在委托代建管理的基础上,协调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深化管理体系相互融合,首创广西“委托路局代建+项目公司双重管理”合作模式。重点以铁路项目信用评价考核体系为抓手,委托代建单位与项目业主齐抓共管项目质量、安全、工期,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环境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为后续广西自主投资建设高铁项目提供成功经验,为广西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再迈坚实一步。

南凭高铁南崇段。

试运行列车驶过永和大桥旁的南凭高铁南崇段。(冯卫峰 摄)

科技力量为铁路建设助力

南凭高铁南崇段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地貌状况复杂、坡面落石等问题,对高铁行车安全有很大影响,在挖掘留村隧道过程中,为避免施工沉降带来的影响,建设单位开发设计出远程自动化监测、协同管理等模块在内的可视化、信息化智慧施工管理平台,对施工状态实时反馈,实现了施工“零沉降”。

区内首个大直径盾构隧道——南凭高铁南崇段留村隧道。

为保障轨道精度达到高标准,项目采用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G500铺轨机组进行铺轨施工,使用世界先进的移动闪光焊轨机组将500米长钢轨焊接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同时安排8台大型工务机械作业车对轨道开展精调。2022年9月,经全线拉通试验,线路各项指标无一、二级扣分,平均TQI值(轨道质量指数)低至2.16mm,指数表明轨道平顺程度极高,线路质量位居全国铁路前列、区内第一。

路网建设完善交通格局

项目开通运营,崇左市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进入南宁市“1小时生活圈”。至此,我区12个设区市通行高铁,离我区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更近一步,为广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我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凭高铁南崇段将成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开放之路、发展之路、振兴之路、幸福之路。

南凭高铁南崇段渠黎双线特大桥。

【青海】青海上线报备小程序便利货车通行

日前,青海货运报备小程序——“青信通”上线运行,进一步便利货运司机防疫管理。“青信通”由青海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创建,实现了数据采集与接入、存储与计算、分析与挖掘等功能。

截至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17万户。“青信通”货运报备小程序完成了系统架构、操作流程、后台管理等开发工作,旨在通过“信用+交通”、统一大数据分析等监管模式,做好省界隘口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据悉,进青和在青货运司机可通过微信或青海省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搜索“青信通”小程序。注册成功后,货运司乘人员可在每次启运前24小时内,通过“青信通”疫情防控报备系统填报车牌号、计划抵达时间、行驶路线、“两检一码”等信息,系统自动核验司乘人员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结果并生成“信通码”。

青海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各省界隘口现场工作组、省交通物流行业协会及相关货运物流企业负责人,对平台功能、填报要求、操作流程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培训,并建立线上工作群,为货车司机答疑解惑。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