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云南陕西江苏河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2-11-25 |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云南】TDI指数显示云南综合运输生产稳步上升 前三季度累计完成交通投资2253.58亿元

一季度,综合运输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二季度,物流保通保畅和运输企业纾困解难工作成效逐步显现,综合运输生产总体保持稳步上升;三季度,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有力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态势报告中,一项项发展成效十分抢眼。

今年4月,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云南省综合运输发展指数(Transport Development Index,简称TDI)。TDI以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客货运输数据为基础指标加权合成,由1个云南省综合运输发展指数和公路、铁路、水路、民航4个二级指数构成。针对4种运输方式,TDI分别从基础设施、发展规模、运输效率、绿色运输、安全及效益5个维度,构建了包含38项行业数据指标的评价体系,反映全省综合运输服务行业总体运行状况。

TDI于2020年开始研究编制,经过2年的试运行和科学评估后正式发布,填补了云南交通运输行业长期缺乏综合性指标的空白,也成为研判云南运输服务行业经济运行形势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项目工作的推进,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不断完善TDI体系,制订数据标准,推进成果应用,形成综合运输生产运行态势常态化发布机制,并按季度发布综合运输生产态势。

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态势是TDI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指数体系中可以在日常监测中获取的12项动态指标数据进行复合,按月度生成综合运输生产态势,按季度形成分析报告,反映全省综合运输生产运行情况。今年6至10月,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先后发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综合运输生产运行态势分析报告。

今年前三季度,云南交通运输系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发展,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约233.6亿元,昆楚大复线、玉楚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可研获批,大瑞铁路大保段开通运行;全省综合交通投资规模持续高位运行,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2253.5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5.1%;全省综合交通客货周转量同比增长5.4%,呈现“三升一降”特点,即公路运输同比增长5.3%,水路运输同比增长4.6%,铁路运输同比增长6.5%,民航运输同比下降41.3%。

【陕西】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揭牌成立

11月23日,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陕西交通运输行业非公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成员单位为网约车和货车司机党员代表赠送“红色关爱礼包”。

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群体人员流动性强、党组织组建困难多、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成立陕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的目的,就是要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行业管理、监督执法和党建工作力量聚合起来、攥指成拳,指导推进网约车企业、货运企业及司机群体党建工作。省交通运输厅作为牵头部门,将强化工作组织、推进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流程、做好日常保障。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行业党组织全覆盖,做到网约车、货车司机新业态群体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要聚焦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搭建网络党建平台、拓宽工作交流渠道,发挥流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各委员单位将按照行业党委作出的统一部署,结合各自职能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推进工作开展,确保行业党委政令畅通、高效协作、步调一致、优势突显。要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全省交通运输领域非公党建工作中构建起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体系,推进各级交通运输行业党组织切实发挥实质性作用,组织、动员、引导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网约车企业、货运企业及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揭牌仪式后,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传达学习11月17日省委非公有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会议暨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工作规则(试行)》和《中共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委员单位主要职责》。

【江苏】江苏无锡首个船员远程考场启用

本报讯 近日,江阴海事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江苏省无锡市首个船员远程考场正式启用。

目前,该考场主要为内河船员就近提供适任理论考试补考及辖区船员违法记分强制培训考试等服务,最多可同时容纳18名考生。考场集“自主报名、自助服务、远程考试,远程培训”等功能为一体,实现“提前预约、随到随考”,为企业和船员进一步提供便利、节约成本。

据江阴海事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除建设远程考场外,江阴海事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优服务、提效率、保畅通、惠民生”上下功夫,聚焦企业、船舶和船员实际需求,扎实推行“助企纾困﹢便企利民”系列服务举措,着力优化江阴口岸营商环境,全面助力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河南打造“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 内循环外畅通彰显新优势

在安罗高速公路罗山至豫鄂省界段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有序作业、加快推进,力争年底实现通车。“通车后,县里的老乡们开车10到20分钟就能上高速公路,进出罗山方便多了。”该项目负责人吕维前说。

安罗高速公路是河南省“井”字形综合运输通道的“一竖”,如同一根纽带,北通京津冀城市群,南联长江经济带。通车后,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将给沿线带来发展新机遇。

“井”字路网延展,“人”字串联景区,加上近年来河南省率先在全国建成的“米”字形高铁网,便捷联系东中西、顺畅沟通南北方的交通大动脉正助力河南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加速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如今,河南立足更高站位,全力打造“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着力形成交通新优势。

“四纵五横”大通道基本打通

在太行山区,“人”字形路网串起河南旅游黄金带上的颗颗“明珠”,旅途越来越短,景点之间越来越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绿水青山,正变身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如今,安罗高速公路建设正酣。罗山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文兵介绍,当地正依托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大别山风景区,以交通带动旅游业发展。“到时候我们就不用往外跑了,守着自家的茶园,做点小生意,日子美得很。”家住罗山县周党镇的陈娟说。

“米”字形高铁网主要畅通对外连接,“井”字、“人”字则更有利于省内循环。在河南省轨道交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姚建伟看来,“井”字、“人”字综合运输通道可有效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支撑河南省各地区广泛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

当前,河南省“人”字路网越写越多,“米+井”综合运输通道初步形成,“四纵五横”大通道基本打通,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100公里,所有高铁站、机场、港口和省级开发区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通,所有建制村和89%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

异地建厂信心足

家住郑州市中牟县,在郑东新区中心商业区工作的王静,每天通勤往返只需40分钟,比住在市区少20分钟,居住地房价是市区的一半。在王静看来,如今美好的“双城生活”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城市之间通畅的交通网,不仅让群众“双城生活”底气足,更为企业异地布局提供了基础保障。在焦作市温县大咖国际产业园内,物流车辆来来往往。满载奶茶原料的运输车在连霍高速公路上飞驰1个多小时,便可进入郑州市区分拨,送到奶茶连锁店。“交通便利,成本更低。”该企业负责人介绍,总部在郑州,生产在县域,是当前很多企业的最优选。

实实在在的联通,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体验。在郑州都市圈,更广的交通线网正在铺展。在当前“米+井”的基础上,郑州计划建成“三环十纵十横六联”的高速公路网,打造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一轴两翼”的复合通道,推动多路径、大容量、多层次、快速化综合交通走廊在郑州都市圈逐渐形成。

物流成本优势推动资源要素集聚

入冬的郑州机场国际西货站一片繁忙景象,一辆特殊的“卡车航班”有序作业。航空货物顺利装车,实现了从飞机到卡车的无缝对接,只需10分钟就能完成20吨货物的装载,货物装载效率大幅提升,促进航空偏好型物流提档升级。

芯片企业郑州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正是看中了这种交通物流优势,选择落户郑州航空港,生动诠释了“打通大通道、带来大物流,做强大物流、引来大产业”的发展理念。

同样,因看中当地的“公水”联运优势,投资145亿元的益海嘉里粮油深加工项目落地周口。项目负责人韩霞算了一笔“交通账”:原材料就地取材,通过公路运输到厂区,凭借周口港的水运价格优势,每吨至少可以节省20%的物流成本。

随着持续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河南省多式联运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领先,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5%,物流成本优势逐步显现,有效推动“流量”变“留量”,促进产业多元发展。

在郑州航空港,千亿级电子终端产业集群加速打造;在周口港附近,龙头企业带动下的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在安阳陆港枢纽,京东、顺丰等龙头企业入驻……河南枢纽经济通过吸附、转换、放大等功能,实现资源要素的集聚与辐射,正不断释放发展活力。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