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福建广西上海江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2-11-07 | 来源:[互联网]

[福建]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 优化立体网络结构 增加实体线网规模

近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福建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明确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铁路网、便捷普惠的公路网、世界一流的港口群、干支协调的机场群、保障有力的油气管网、辐射全球的邮政快递网。

到2035年,福建将形成“三纵六横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便捷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效连接中西部地区、台湾地区,覆盖省域内主要发展轴带,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成福建“211”交通圈,实现各设区市间2小时通达,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1小时通勤,设区市至所辖县、各县至所辖乡镇1小时基本覆盖。

超95%人口将享受1小时内快速交通服务

《纲要》提出,福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结构显著优化、实体线网规模显著增加。包括高铁、高速公路在内的快速网预计达到1.3万公里,包括普通国省道、城际铁路、内河高等级航道等在内的干线网达到2万公里,以农村公路为主的基础网达到14.3万公里;基本实现乡镇15分钟上国省道、30分钟上高速公路,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铁路,市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高铁、60分钟到机场;全省超过95%的人口享受1小时内快速交通服务,中心城区综合客运枢纽之间公共交通转换时间不超过1小时。

为更好凸显以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为核心的现代化港口群、机场群在国际国内运输网络中的比较优势,福建将建成厦门国际枢纽海港和福州国际深水大港,全省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30个以上;“丝路海运”航线体系基本形成,中欧班列做优做强,打造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国际陆港;以厦门高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区域枢纽机场辐射范围、服务品质、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航线网络通达全球重点地区。

六大工程加快规划落地

为推动规划加快落地,《纲要》提出组织实施六大工程。福建将实施国家级主通道扩能工程,高标准新改建沈海、京台等18条高速公路,新建规模1200公里,投资约2200亿元;加快推动沿海高铁、昌福厦高铁等高速铁路建设,总建设规模1600公里,投资约2720亿元。

实施滨海风景道工程,福建将以228国道为主线,配套设置联络线和旅游支线,完善沿线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等交通旅游服务体系,打造交旅深度融合、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滨海风景道。

两大都市圈互联互通工程也是重点之一。福建将优化福州都市圈交通布局,打造福州“两环六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进一步推动厦漳泉都市圈互联互通,加快厦漳泉城际铁路R1等轨道项目落地,以324国道试点推进厦门、泉州等沿线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实施海丝国际航空枢纽工程,建成以厦门新机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双核心,航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无缝衔接的两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此外,福建还将推进11个重点港区整体连片开发,建设15条港口后方铁路通道及铁路支线,打造福州国际深水大港、厦门国际枢纽海港两个世界一流港口;实施两岸融合发展联通工程,全力推动两岸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两岸融合更便捷的通道。

[广西]百万级人口城市绿色出行比例力争超70%

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十四五”期,广西交通运输行业将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构建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到2025年,广西铁路和水路货运分担率超过30%,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改扩建干线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60%。

广西将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区、客运枢纽等区域汽车充换电、加气、加氢等设施;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重点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换电站建设及运营、“八桂充”平台综合运维、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及回收网点建设。

为推进交通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广西将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

广西将开展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和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快绿色仓储建设,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引导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选购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

【上海】机场全流程服务保障进博会

11月4日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开幕式。集咨询服务、商务服务、大会宣传为一体的上海浦东、虹桥国际机场进博会接待服务中心,为参展嘉宾提供重点迎送、便捷候乘等全流程服务保障。

据悉,两机场在旅客到达区域共设置了3处进博会接待服务中心,挑选具备较好沟通能力和保障经验的服务人员,聚焦“首问、首看、首礼”,为参展嘉宾和来往旅客提供展场接待、现场问询、交通导乘、提携行李、助残帮扶等服务。近百名上海机场“雷粉团”和“小彩虹”青年志愿者,也在航站楼、交通中心、停车库等区域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两机场配套服务设施也进行了升级,包括在问询柜台提供多国语言翻译服务和手语翻译服务、持续深化“空铁地”全流程无忧接力服务、开通进博会专用安检通道等。

在海关支持下,上海机场开通航空货运“绿色通道”,提供“四优先”“四专用”的快速提离服务,即优先理货、优先分拨、优先查验、优先提离,并安排专用通道、专用窗口、专用车辆、专用队伍,让参展货物第一时间入驻国家会展中心。

【江西】以美为核,宜遂高速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高速新典范

作为目前江西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在建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宜遂高速公路沿途旅游名胜众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文化发展优势。

为保护沿线绿水青山,倾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宜遂高速公路建设者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高标定位、高点起步,秉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生态优先,打造美丽高速,铸就百年品质”建设理念,确立“打造新时代美丽高速新典范”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美化、绿化、智慧化、人文景观等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宜遂高速公路的“美丽”名片。

围绕“打造新时代美丽高速新典范”建设目标,通过在全线组织开展“品质工程再提升”评优活动、“攻坚主项目标任务,提升形象塑品质”专项活动,举办微地形营造施工现场观摩会、标准化施工现场观摩会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局部有亮点,整体有美观”的“美丽大拼图”。

根据工程进度,项目办适时组织开展“最美经理部”“最美预制梁厂”“最美隧道洞口”“最美施工便道”“最美梁板”“最美墩柱”“最美涵洞”“最美路基台阶”评选活动,以评促优,雕琢宜遂高速靓丽颜值。

宁波交工负责施工的碧溪枢纽占地面积约435亩,匝道10条,形成几十处三角地带,每处呈现高低、大小、比例、外观形态不同地形。项目建设者依形而造,顺势而为,组织园林绿化设计单位及景观施工单位现场指导,在精和巧上做文章,充分利用路基清表土,构建多层级立体式的景观空间,形成生态环境与园林艺术高度融合的效果,成为宜遂高速一道亮丽风景。

中铁十七局一公司负责施工的永新东互通秉承“工程美”与“生态美”相融合理念,坚持先规划后施工,在微地形打造前期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指导,结合多方建议,依据地形地貌特点,兼顾生态、人文等因素,精雕细琢,确保地形营造有特色,出亮点。

中交二公局三公司负责施工的严田隧道施工方面,狠抓精细化管理,强化工艺改进与创新,通过二衬台车进场验收及准确定位、预埋钢筋精准放样及安装、定位钢筋加密布置及混凝土分层对称浇筑,使得二衬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持续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理念建设,配备湿喷机械手、液压仰拱栈桥、防水挂布台车、步履式液压全自动二衬台车、二衬养护台车、电缆沟槽施工台车、雾炮机及多功能清扫车等机械设备助力新时代隧道工程的品质美的建设。

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交工负责施工的宜遂B2标结合项目办提出的品质提升要求,项目部在挡墙上砌筑了统一颜色的景观墙,并在景观墙后回填种植土并种植攀爬类植物,大大提升了行车舒适感,。同时,为了更好地消减挡墙端部突兀感,提高景观效果,项目部在路堑挡墙两头端部增加砖砌过渡段,完美展现了美丽高速建设新理念。在桥下整治方面,项目部秉承“因地制宜、经济环保”的方针,采取“一桥一方案”的整治措施,提高桥下环境美观度。其中在潭源水库高架桥的桥下整治方面,项目部更是结合该桥靠近潭源村的实际,为方便村民日常活动锻炼和休闲等需求,在桥下规划一个活动空间园,并通过合理设计修建草坪、安装室外成品健身器材及成品不锈钢塑木座椅,为促进宜遂的和谐之美打造更接地气的休闲平台。

江西路桥集团负责施工的宜遂高速D4标,路线位于井冈山和遂川县交界处,多处于丛山峻岭,地势陡峭,工程设备根本无法到达施工现场,需修建大量施工便道。该项目部秉持架桥修路造福百姓的公司宗旨,在便道修建前期就积极与地方沟通,认真规划便道方案。在了解到肖家山隧道附近百姓木材运输困难、井冈山市洪坪村与遂川县河籁村居民通行情况及遂川县河籁村危桥拆除重建等实际问题。对此,项目部积极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踏勘,结合施工便道方案,适当改变临时便道线形,按照永临结合的思路,将施工便道按乡村道路的标准,并浇筑砼路面,加装防撞护栏,边坡进行挂网喷播绿化防护,施工结束后留给地方作为村民生产生活使用,这样既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又方便村民出行,打破了河籁村通往井冈山方向的交通瓶颈,有利于两县人民便捷出行和互联互通。据了解,该标在遂川县河籁危桥重建上斥资210多万元精心打造一座3×2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体现了宜遂建设者的大爱大美,受到了地方政府表彰。

江西交工宜遂高速SSA标路面分部为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低碳环保美丽高速,施工中,他们积极推进沥青摊铺技术革新,一是对沥青加热技术进行攻关,将重油或煤制气加热方式,改成天燃气加热,经过科技攻关小组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反复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二是在沥青中添加“橡胶粉”,达到提升路面品质、防尘、排污、降噪的理想效果。该科技创新项目是在沥青拌和料中添加由废旧轮胎研磨而成的橡胶粉,形成“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使摊铺出来的路面成品,光洁平整,美观耐用。三是在“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拌和料中,率先添加最新科技产品“净味剂”,有效控制、降低了有害气味的排放,优化了施工环境,减轻了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不适。据了解,宜遂高速主线全长3695米的明月山三号特长隧道摊铺后,施工人员纷纷表示:“以往隧道摊铺中最难忍受的怪味没有了,感觉舒适多了。”

宜遂高速建设者围绕“打造新时代美丽高速新典范”建设目标,通过在全线“品质工程再提升”“攻坚主项目标任务,提升形象塑品质”“微地形营造施工”等一系列举措,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施工举措,全面形成“局部有亮点,整体有美观”的“美丽大拼图”,为新时代美丽高速建设树立标杆,为实现交通强省植入宜遂元素。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