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山东安徽江苏福建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2-11-04 | 来源:[互联网]

【山东】青岛西海岸:海上红帆扬 平安伴您行

党建引领一家亲,水运监管一盘棋。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青岛海事局胶南海事处等5家单位相约牵手,联合签署“陆岛红帆”陆岛交通客运综合治理机制协议书,打造党建引领海事交通安全监管共同体。

签约仪式现场,当5家单位负责人将手紧密有力的握在一起的时刻,标志着新区陆岛交通客运齐抓共管格局和综合治理机制正式建立。

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密切业务沟通交流,是新区交通、海事形势发展的共同需求,也是平安海洋、平安港口建设的有效举措。长期以来,新区交通运输、海事、综合执法、气象等部门秉持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共同发展的优良传统,围绕水路运输保通保畅、水域联合监管、突发事件联合处置、海上旅游市场整治、违法行为联合治理、水路疫情联防联控等重点领域紧密合作、共商共治,形成了联勤联动机制。

随着“海洋强国”、沿黄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等战略的实施,对保护海洋环境、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水域交通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协议的签署,预示着新区“水陆共治、陆海统筹”迈出新步伐,为实现中央水域管辖事权和地方交通事权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例。

综合治理协议由区交通运输局港航服务中心、青岛海事局胶南海事处、区气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六中队和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等5家单位共同签署,分3个部分14项内容。

在党建融合方面,五方将从搭建平台联学共建、下沉一线普法宣传、凝聚力量发挥优势等角度,进行同频共振,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信息共享方面,将聚力基础信息数据共享、预警隐患信息共通、监管平台信息共建等进行交流互促。在会商研判方面,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问题、完善联合会商机制应对海上交通安全事件等为切入点,加强沟通协作。在联勤联动方面,将通过及时通报问题隐患、开展现场联合执法、建立违法处置链条等措施,强化海上运输执法及安全整治,保障海上通行船舶安全。

灵山岛最高海拔513.6米,是中国北方的第一高岛。岛上有1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000余人。灵山岛作为近海旅游岛屿,有渔家宴、民宿等100余家,旅游旺季游客如织。目前进出岛主要依靠积米崖至灵山岛航线,航线单程9.2海里,单程航行用时30至40分钟,途经水域气象复杂,突发停航风险高、旅客运输安全压力大。

“机制的建立,为积米崖至灵山岛航线的海上安全管理带来了利好。”区港航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杨天学说,“通过建立海上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明确了分工,克服了以往九龙治水的弊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畅通渠道,实现港航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和业务紧密协调联动,打造平安和谐绿色水运航线。”

【安徽】梳理近三百个交通重点项目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以来,安徽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全面梳理291个交通重点项目。前三季度,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6.4%,同比增长34.6%。

今年以来,安徽抢抓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机遇,制定交通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年度攻坚行动方案,确保投资落到项目、项目落到地市,交通年度建设投资由1000亿元向1150亿元冲刺。前三季度,安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860.4亿元,水运建设完成投资57.7亿元。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会同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建立容缺受理、用地会商、提前介入等机制,土地要素保障由“一家干”变为“大家干”,高速公路项目已获批6个建设用地、完成5个用地预审,为规模化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9月底,引江济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87亿元,占总投资的90.47%;抢抓金融政策机遇,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其中842亿元交通项目已纳入国家项目库,初步落实资金80亿元。

目前,全省在建高速公路36条、1975公里;年底高速公路完工里程预计达500公里以上、新增通车里程330公里。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章义表示,下一步,安徽交通将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奋力冲刺四季度,全力跑出交通建设“加速度”。

【江苏】江苏“十四五”建设1200公里智慧公路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出台《江苏数字公路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加速数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数字治理水平等5大重点任务以及20项重点工作,全力促进公路数字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融合应用。

江苏将加强关键数字技术攻关,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水平,强化数据资源科学管控力度;促进公路业务信息化协同,建设江苏交通“执法大脑”、江苏“高速大脑”,深化公路管理决策协同;推进智慧公路联网成片,全面推广智慧工地建设,推进智慧服务区试点建设;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提升运维保障水平,全面打造数字公路品牌。

到“十四五”期末,江苏将建成公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及平台、普通公路三维数字化平台、“智慧路网”云控平台,全面实现普通国省道、长大桥隧三维数字化;完成智慧公路建设1200公里以上,全面推广智慧工地项目50个,打造“科技兴安”示范路40条。

《行动计划》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中心、厅科技处会同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省交建局、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编制,明确了2022—2025年江苏数字公路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十四五”期末,江苏将完成一批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行业应用攻关;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智慧公路和智慧化装备制造产业;智慧公路联网成片,打造一批智慧工地、“科技兴安”示范路等;公路新型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水平保持全国领先。

【福建】沙县“邮快融合”助力老区苏区振兴 城市物流集中配送 快递信息共享对接

说起沙县,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沙县小吃”。其实,坐落在福建省中部交通枢纽要地的三明市沙县区不仅是小吃文化名城,更是著名的老区苏区。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沙县区考察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

时隔一年多,总书记走过的这座小城大道如砥、纵横交错,长路似虹、车流如织。沙县区交通人以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为使命,全力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发展,打造形成以“邮快融合”为亮点的农村物流体系,在助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方面硕果累累。

171个建制村实现村村通邮

在位于金沙园的沙县县级物流集散中心,智能分拣线上的包裹通过系统识别,落入对应站点的袋子里。厂房外,多辆大货车整装待发。快递包裹经过分拣、装车后,将被运送到城区和各乡镇的快递驿站进行派件。

三明市沙县区创新打造开放共享的“县、乡、村”三级公共物流服务平台,以夏茂镇为试点深入开展邮快合作、快递进村等便民项目,通过邮政和第三方快递物流企业实现县到乡镇的物流配送,依托邮政的农村流通渠道实现乡镇到村的物流配送,用快递物流连接起乡村发展的“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沙县区助推邮政公司先后与“四通一达”、京东、顺丰等10余家快递企业签订快递进村合作协议,各品牌快递公司均可依托三级物流体系实现邮件上下行及末端投递。目前,沙县区已建成1700平方米的县级物流集散中心1个、乡镇物流中转站10个、村级物流服务网点120个,171个建制村实现村村通邮,农村物流网络通达率与电子商务覆盖率均达到100%。

省内邮件“上午寄次日达”

2021年,沙县区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创新“城市物流集中配送中心”模式,实现农村客运、物流配送、邮政快递信息共享对接,以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物流效率。目前,通过沙县区各乡镇邮政便民服务站寄往三明主城区的邮件、农特产品均能实现“上午寄、下午到”,寄往省内其他地市的邮件运程也比以往缩短了一天,实现“上午寄、次日达”。

沙县区还通过为部分农村居民免费派件及平价揽件,减轻百姓的邮费负担。目前,沙县区“邮快融合”累计为乡村群众节省快递取件费超100万元,乡村群众快递寄件费用降低30%以上,惠及134个建制村、13.4万名村民。

随着群众寄递“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打通,通村入户的农村物流网络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沙县区特色农副产品不再因物流不畅而滞销,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迈上了勤劳致富的新征程。

2019年,沙县“快邮合作”项目获得交通运输部交邮融合推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的推荐。

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3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项目,沙县区“新型邮政+电商物流”项目光荣上榜。沙县三级物流体系在破题农产品进城难、消费品下村难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以及在整合民营快递共享物流资源、降低快递企业投递成本方面取得的成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铺下的是网、通达的是富、连接的是心。沙县区用“邮快融合”为乡村振兴插上快递“翅膀”,用便民惠民服务激活乡村“末梢”,把一条条物流通道化作编织在大地上的琴弦,把一座座物流站点化作镌刻在大地上的音符。沙县区交通人将继续用大地琴弦,在老区苏区的热土上谱写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