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展现智慧地铁建设成果

时间:2022-09-07 | 来源:北京地铁

2020年北京地铁公司发布《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启了智慧地铁建设之路,一张由创新技术“织就”的智慧蓝图正在北京地铁缓缓展开,智能客服、智能运行、智能维护和智能管理构成智慧地铁建设的框架。

9月1日,北京地铁一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在服贸会上得以展现,同时展示了作为市管国企的北京地铁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成果。

智能客服

“智能客服是智慧地铁建设的出发点。”北京地铁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大数据研发中心副主任光志瑞介绍了近年来地铁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秉承着“畅通北京,让首都更美好”的使命,北京地铁创新提出“面向乘客需求的主动+精准的全时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能服务”新模式,研发了“乘客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为乘客提供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全过程出行服务,让乘客出行更便捷、更美好。

在乘客进站之前,招援服务系统就能够实现“线下一键呼叫、线上扫码音视频通话”,在出行全过程中都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求助。乘客无需借助外部信号,即可使用站内导航系统。

乘客进站安检时,安检票务一体化装备可实现不同乘客的差异化安检,加上智能判图技术和集中判图安检机的投入使用,能够大幅提高乘客进站效率,降低安检工作成本。在车站,客服机器人通过不断完善地铁环境语义库,可以解答乘客的各种问题。

智能运行

北京地铁创新提出“以乘客为中心按需跑客流-车流耦合的网络化韧性运行”新模式,研发了“线网级协同调度平台”,实现 “单线管、按图跑”到“网络管、按需跑”的转变,让地铁运行更安全、更高效。首次对标5G技术标准,基于EUHT技术,构建了“一网双频、综合承载”的新一代车地无线网络,更好地保障了车地数据的安全、稳定、实时传输。

车载综合感知监控系统、车站客流感知系统以及地铁车辆段智慧安防系统,提升了智能运行服务水平;基于车车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进一步压缩了列车到站间隔,实现了以地面为中心控制到以列车为中心控制的转变,最大程度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基于自主感知的列车智能安全侦测系统通过对列车运行周边环境的全方位“观察和感知”,最大限度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

作为市管国企,北京地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轨道交通低碳化,除了推广 LED照明和通风空调节能改造等之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展了多项节能项目试点。在车站,研制了再生制动回收装置混合型储能装置和飞轮型储能装置,年节电量约5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吨;在车辆段,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年节约用电量30%以上;在列车上安装了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显著降低列车运行成本;并通过对列车ATO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列车节能5%以上。

智能维护


一台带有机械臂的机器人正在缓缓运作着……“这是我们的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用于车底的巡检工作,相比人工巡检效率提高30%以上。”光志瑞介绍,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融合了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故障检测算法。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