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丨六位院士坐镇 动力电池行业“宜宾论道”

时间:2022-07-24 | 来源:宜宾广播电视台综合

7月21日-23日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在四川宜宾举行

作为全球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本次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举办,围绕“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领军企业、专家学者、行业协会等900余名嘉宾参与。

分论坛一:动力电池赋能“双碳”战略

分论坛二:全球先进动力电池前瞻技术突破

7月22日,大会开启为期一天的“分论坛时间”,密集呈现最新智力成果,发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强音。五场分论坛聚焦“赋能双碳”“技术突破”“供应链生态”“应用模式创新”“回收利用”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对话。

分论坛三: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生态构建

分论坛四:动力电池应用模式创新与新能源汽车发展

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孙逢春,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讲席教授王朝阳,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张久俊等6位院士分别发表主题演讲,从技术革新出发,展望前沿趋势;同时,来自5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等关键人物,分别围绕各细分赛道关键环节分享经验、畅谈心得,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方式共商产业未来。

分论坛五: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场分论坛突出专业化特点,瞄准市场需求、行业痛点汇聚各方智慧,现场发布了《国家级动力电池检测技术新能力发布》《面向碳中和的先进动力电池技术展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预测研究》等多项重磅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当天下午,大会还专门组织了一场专题研讨会,与分论坛合力助推动力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

赋能“双碳”实践  加速技术创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去年10月,随着国家顶层设计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近年来,得益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驱动电机功率密度等关键技术指标的大幅度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扩张。面向未来,动力电池如何持续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发展步伐,更好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吴锋作主题演讲

在22日上午举行的“动力电池赋能‘双碳’战略”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以“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为题率先开讲,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代表一道,展望全球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研判动力电池标准法规趋势,助力打造绿色电池全球竞争力。

孙金华作主题演讲

同一时间,在“全球先进动力电池前瞻技术突破”分论坛上,技术大牛“顶峰论剑”。现场,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作“动力电池安全研究进展”主题演讲,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讲席教授王朝阳则通过视频分享了其对“热调控电芯技术”的最新研究。此外,还有两位来自企业界的代表登上讲台,共话前沿技术。

圆桌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为突出市场导向,“全球先进动力电池前瞻技术突破”分论坛特别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任王琰主持,邀请小鹏、合众、蔚来等五家企业代表,共议技术创新如何引领产业未来。

破解痛点 加快构建供应链生态

唯创新赢万变。动力电池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创新”,另一方面,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

各界嘉宾认真聆听主讲嘉宾演讲

2021年以来,供需错配导致产业链矛盾丛生,甚者触及产业安全底线。面对愈发激烈的全球产业竞争,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如何优化布局?大规模扩产带来的材料、装备供应链又将如何演变?

困难摆在眼前,构建安全可控、更具韧性、可持续性、融合协同的新型供应链体系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22日下午,大会专门组织了“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生态构建”分论坛,直面产业痛点、回应行业关切。

成会明作主题演讲

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作《从资源的角度看电池的发展》主题演讲。在他看来,实现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电化学储能技术扮演着关键支撑作用,而新型非锂储能技术,将帮助我们摆脱锂资源依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场分论坛还邀请了欣旺达、多氟多、大族激光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代表,围绕新周期各自的最新布局、面临的最大挑战展开对话。随着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化趋势明显,西南地区正在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企业家们不仅关心上下游的协同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对锻造供应链安全韧性同样重要。

全场共话“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天下午同期举行的“动力电池应用模式创新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分论坛上,“协同”同样是高频词。针对动力电池未来如何和新能源汽车协同并进这一问题,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奇瑞新能源等企业负责人各抒己见,为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化应用建言献策、打开新路。

加强回收利用 助推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高速成长的新兴产业,如何统筹安全与发展,是动力电池行业绕不开的议题。本次大会期间,企业家们反复强调“安全是动力电池的底线”,建议加快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一个现实背景在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迭代更新,动力电池也将开始逐步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推动退役动力电池高值化循环利用,对保障资源安全、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为厘清这一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案,22日上午举行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备受与会代表关注。

孙逢春作主题演讲

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围绕“双碳”战略下“强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发表主题演讲,其中,作为全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构建基于电池溯源管理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是一条重要路径。

王震坡作主题演讲

而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进一步详解了当前国家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的运营现状及工程应用情况。据悉,该平台已接入车辆超1000万辆,电池包超1400万套,电量超500GWh,基本能够实现全国90%以上的电池信息录入,溯源整体管理可控。

根据上述专委会现场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预测研究》,未来5年,动力电池平均每年退役20~30GWh/16万吨,预计到2026年,累计退役电量超过142.2GWh/92.6万吨。届时,新能源乘用车退役量预计超过41.2万辆/16.7GWh,新能源客车退役量预计超过6.7万辆/12.0GWh。

认真记录

从电池类型看,现阶段磷酸铁锂为主要退役电池,三元电池退役占比逐渐增长,2026年,三元电池退役量占比将接近50%;从区域分布看,未来5年,TOP10省份退役量将达75GWh,其中,广东退役量将超过23GWh,居全国第一,比排在第二名的浙江高出3倍。

此外,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大会于22日下午还设置了一场题为“动力电池安全、低碳与高效运输”的研讨会,邀请行业管理部门、国内外专业机构、相关企业等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完善运输标准法规、创新运输技术,适应动力锂电池运输量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增强我国动力锂电池运输国际竞争力。

嘉宾盛赞宜宾 参加盛会与有荣焉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

与会嘉宾们纷纷畅所欲言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江强——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已达到21.6%。在国家双碳政策的鼓励下,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契机。宜宾举办这次大会,让我们整个新能源产业的人,能够共襄盛举。我们企业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希望能与下游的客户,共同探讨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仑茨——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我们了解了将来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发展会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我们希望能够跟上变化的趋势,适应新技术的变化。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中心副理事长徐川——

通过大会,我们了解到宜宾在动力电池产业格局中大的布局和政府的一些战略。新能源汽车发展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动力电池,未来通过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新能源汽车发展会有更好的未来,广东和深圳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希望借助宜宾的动力电池发展,能够引领更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