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在山东济南正式启用
时间:2022-07-13 | 来源:[互联网]
7月12日上午,青银高速公路济南东“零碳服务区”建成启用暨《山东高速零碳服务区白皮书》发布活动举行,副省长凌文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仪式上,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孟庆斌致辞,指出此次启用全国首个具备碳中和能力的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并发布白皮书,在推动高速公路领域节能减排方面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了有效路径。下一步,全省交通运输将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快零碳服务区等绿色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为全面建设交通强省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动能和支撑,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当好开路先锋。
凌文在讲话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交通领域是碳排放的重点,减碳成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主基线。山东高速集团作为国内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方面的标杆企业,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并发布首份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白皮书,这是全国公路建设一个有标志意义的里程碑。凌文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济南东零碳服务区模式的基础上,加快形成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等知识产权,真正成为落实“走在前”的具体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二是进一步拓展示范,再建成几个示范性的服务区,集成利用污水处理、智能化系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供加油、加气、加氢、充电、换电及综合各类服务,实现服务区的进一步升华;三是力争建成全国第一条实现自我中和的高速公路。
零碳服务区把碳排放的计算、减排的数字和碳汇的抵消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zero模式,是对未来碳排放具体落实、碳中和的具体实现所作出的非常具体而有效的实践。据测算,青银高速公路济南东“零碳服务区”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3400吨以上,远超建成前年均2300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是创新性提出服务区“ZERO”零碳理念。从“摸清排放家底、创新技术减排、自身碳汇抵消”三个层面,提出服务区“Z-E-R-O”零碳理念,探索零碳服务区的全过程建设运营机制,并取得行业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核查证书,开展碳评价和碳中和认证工作等。二是科学论证确定建设四大系统。坚持“生态设计、循环利用、工程绿化、能源替代”的思路,按照可行性、经济性原则开展论证,确定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零碳智慧管控”“污废资源化处理”“林业碳汇提升”四大系统。三是运用新技术创新性推进建设。应用山东省地方标准的高速公路边坡柔性光伏施工工艺,满足安全和发电效率的双重要求,建成总装机容量3.2MW的光伏电站,日均发电量10000KWh以上,远超日均用电量6000KWh,年节约标煤1200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区能源智慧管控系统,通过创新能源可视化监管和智慧化管控方法,对光伏、储能、微网、照明、暖通空调和污水处理等所有间接碳排放源数据实行互通和集中管理,实现碳排放追踪、能源管控、设备管理和智慧决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区污水应急处理系统,解决处理后水质不稳定等难题,服务区的污废资源化处理系统实现中水100%回收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