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事丨20年再出发,凝聚起走在前列的磅礴力量!

时间:2020-10-26 | 来源:中国交通报)


“海巡22”轮带队巡航。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三地”浙江,充满着奋斗和创新的故事。

在这片孕育着改革和奇迹的热土上,有这样一支蓝色铁军,二十年来,他们始终坚守东海之滨,把自身的前途命运深深融入祖国的前途命运,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把安全与发展牢牢嵌入蓝色国土,用实干彰显担当,用改革绘就蓝图,用创新追求卓越。

他们,就是浙江海事人。

意气风发的浙江海事人。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便要求浙江“争取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强省”。担任总书记后,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在他的战略构想中被多次提及。“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对浙江践行新使命新要求新期望作出高屋建瓴的战略谋划。

2016年,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浙江调研时,对浙江海事局提出了“走在前列”的期许。转年,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浙江调研时,对浙江海事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积极参与到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进程中,主动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实现新作为。

站在历史和地理的坐标系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浙江海事局推进走在前列提供了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凝聚起了勇立潮头、气壮山海的磅礴力量。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按照上级对浙江海事工作的期许和要求,浙江海事局高标定位再出发,瞄准“海事创新发展的领跑者”“海事治理现代化的样板区”“交通强国海事建设的示范窗口”发展定位,源源不断为交通强国和浙江“重要窗口”建设提供可检验、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海事模式、方案和标志性改革成果,将交通海事人的初心和使命深深镌刻在日月星河。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浙江海事努力成为海事创新发展的领跑者。

20年来,浙江海事局始终将改革和创新的基因深植于海事监管服务之中,用实践开新局、闯新路、造新态,为全国海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参考路径。

2000年8月,浙江海事局成立。

全国水监体制改革期间,率先探索并成功完成基层执法模式和人事制度改革,为海事系统推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提供“浙江样本”;

2007年以来,作为课题承担方和谈判主力,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输出海事方案;

2008年以来,在海事系统率先探索运用地方平安考核平台,建立水上安全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双预防”机制,为推进平安海区建设、健全水上安全多元共治格局提供新路径;

2018年7月,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举行溢油应急综合演练。

2009年,承办全国首次多部委参与的国家海上搜救桌面演习暨实战搜救演习,多点并行演习,全程信息化指挥,为健全国家海上搜救体系和完善海上搜救预案提供实践检验;

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开幕现场。

2011年,首次筹办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超过200支队伍和近3000名选手参赛,对弘扬航海文化、提升行业人员素质和社会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2013年,首次成功组织涉外交通肇事案件刑事移送,实现我国涉外水上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移送、判刑、入刑零的突破,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2014年以来,率先推动“少年海事学校”“海事流动课堂”“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海洋航海教育平台体系化建设,为海事系统深化青少年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供“浙江经验”;

2016年以来,在海事系统首创防范外部“不诚信行为”管理工作,为海事系统构建“亲”“清”政企关系、建设清廉海事提供新思路;

政务办理“就近跑一次”。

2017年以来,在海事系统首推“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率先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就近跑一次”,开创海事政务服务新格局;

2018年,率先在海事系统内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有效提升船舶进出口岸效率,被国务院列为自贸区改革试点复制推广经验;

2019年,率先推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流组织一体化,有效整合港口生产调度、引航、船舶进出港报告等信息,构建环境更优、效率更高的通航管理新格局,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提供海事优质服务保障;

2020年,牵头承担《交通强国海事建设纲要》及《中国海事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课题研究,为海事系统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供“浙江智慧”;

开展G20杭州峰会“百日维稳攻坚大会战”行动。

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强化党的建设,以作风建设助推干部队伍履职担当,“蓝色铁军”打造持续深化;以综合管理体系建设为统领,强化制度建设,系统思维贯穿内部行政管理全过程;以六大文化建设为载体,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全局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先进典型,其中省部级以上劳模9名、全国文明单位1家、省级文明单位29家、全国青年文明号5家、省级青年文明号43家、基层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覆盖率达87.9%。

……

作为全国海事系统第一方队主要成员,浙江海事局一次次突破重围,一次次躬身实践。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勇于追求争先,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他们更新理念、革新机制、创新研究、刷新速度,聚焦自我革新和机制创新,产出治理经验,转化创新成果,奋力实践着从“追赶先进”到“超越领跑”的时代跨越。

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不断跋山涉水。浙江海事努力打造海事治理现代化的样板区。

安全绿色始终是交通海事工作的底色,也是检验浙江海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

2012年10月17日,交通运输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举行共同推进浙江平安海区建设合作意见签署仪式。

浙江海事局自成立以来,即面临特殊且复杂的沿海通航治理环境。

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是长江航线和沿海南北航线的T形交汇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南北航行船舶必经之地,渔船习惯航道与商船航路多点交叉,台风、浓雾等恶劣气象环境复杂。

随着近年来宁波舟山港等长三角区域港口群雄并起,进出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船舶航行、停泊、锚泊水域在浙江沿海叠加,浙北水域成为全国船舶通航密度最大的区域。同时,浙江海洋经济蓬勃发展,交通运输、渔业生产、桥梁工程、油气装卸等风险点危险源不断增多。

浙江海事局开展“蓝盾”行动打击涉海运输内河船。

就在这20年间,浙江辖区登记沿海运输船舶数从2000年的2580艘增长到2020年的6705艘。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0年的1.8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12亿吨,船舶流量逐年增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呈几何级增加!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平安”——对这片水域来说,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面对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和辖区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浙江海事局始终实字当头保持发展定力,治理能力水平不断跃升,扎实有力高质量推进重点领域治理——

建立完善客渡运长效管理机制,推广客渡运公交化改革;强化责任担当,组织召开“六区一线”联席会议,加强相邻海事机构安全监管联动协作;建立“三无”船舶联合鉴定机制,填补国内“三无船舶”处置技术性空白;“两船”整治首创“行政处罚、违法移送、行政强制加促成拆解”“3+1”执法模式;出台《浙江省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16—2020)》,成为我国首个省级溢油能力建设规划;在全国首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经验做法得到国家部委肯定并予以全国推广……

开展船舶燃油硫含量快速检测。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浙江海事局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趋好。2001年浙江海事局辖区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水上交通事故211件,沉船90艘;到2019年,辖区海上交通事故23件,沉船17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把“长远建设”同“试点探路”结合起来,提高站位加强谋划。一直以来,浙江海事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再接再厉,不断推出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现代治理新举措,坚定不移守护蓝色国土,努力建成海事系统制度建设最完备、制度成熟度最佳、制度执行力最强,实现最高质量治理效能的管理部门。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浙江海事对标“交通强国海事建设的示范窗口”,久久为功。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随着“一带一路”、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浙江蓝色经济蓄势腾飞,赋予了浙江海事局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新使命。

身处时代大变局,浙江海事局坚定扛起使命担当,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事“示范窗口”作为贯彻交通强国战略最实、群众获得感最强和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服务格局与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充分适应的重要体现。

全力保障港区良好通航环境。

志之所向,久久为功。在服务浙江港口一体化发展中,浙江海事局通过机制创新和流程再造,在辖区内推行相邻港口区域执法联动、资源运用统筹、交通组织统一,形成“三纵六横”航路规划格局,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组织实现一体化,推出一次申报、结果互认、联动监管的宁波舟山港船载危险货物报告制,落实海事“集约式”登轮和“清单式”执法机制,全力打造安全、高效的海上高速路,倾情服务一流强港建设,为宁波舟山港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大港夯实安全基础、贡献海事智慧。

在服务浙江自贸区建设中,浙江海事局的“保税燃料油跨港供应模式”等四项创新制度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复制推广经验;由其主导建设的全国首个与“单一窗口”标准版对接的联合登临检查信息化平台,为便利跨境海运贸易、助力“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了“加速度”。

随着浙江海事局在宁波舟山港和浙江自贸区的探索实践,各项机制日臻成熟,将进一步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和浙江重大决策提供先行支撑和重要保障,也为海事系统践行国家战略打开一扇明窗。

开展船员适任能力测试。

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始终是浙江海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示范窗口建设的最终标准。

在内部改革的基础上,浙江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顶层设计,在全国海事系统率先实现政务办理事项100%“最多跑一次”,以“就近跑一次”改革撬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转变,构建海事政务服务和行政执法新格局,全面助推海事政务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从助力渔民转产到出台《促进自贸区船员综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浙江海事局把地域优势、先发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领跑优势,推动船员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筑牢基石。

浙江海事系统基层单位开展辖区海上搜救志愿者专业培训。

20年来,浙江海事局立足服务宁波舟山港一流强港建设、立足服务浙江自贸区创新发展、立足服务港航企业船员,实干追梦,驰而不息,将浙江海事力量倾情注入交通力量、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前行。

浙江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易培说,浙江海事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工作和浙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践行交通运输部党组对浙江海事提出的“走在前列”发展要求,紧紧锚定“领跑者、样板区、示范窗口”发展目标,在交通运输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强“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对标“五个一流”,坚持以党建挈领,打造业务、行政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四位一体”管理格局,着力服务人民、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担负起交通强国、交通强省的时代使命,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浙江篇贡献海事力量。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