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通讯 | 这条路,越走越宽
时间:2020-09-23 | 来源:交通运输部
打赢脱贫攻坚战,凝心聚力当先行。近年来,交通运输系统全力推进交通扶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提供坚实保障。9月23日,新华社刊发通讯,报道了四川、山西、湖南等地交通扶贫成果。
“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曾几何时,这样的标语布满乡村家家户户的院墙上,村民口口相传,饱含着对修路致富的美好向往。如今,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邮,沿着一条条连接十里八乡的农村公路,老百姓走在脱贫致富大道上。
路通了
她高兴地第一次穿上高跟鞋
对金沙江大峡谷深处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村民来说,今年6月30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村子第一次迎来开往镇上的客运班车,阿布洛哈通公路、通车了!
这里曾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具备通硬化路条件的建制村,沿着羊肠小道出村要走3个多小时。
2019年6月,通村公路开工。因地形复杂,前面3公里加1个隧道竟耗时4个月。当地多方协调,用直升机空投大型施工设备进村。一年后,通村公路修通了,村民坐车10多分钟可出村,2小时就到县城。
24岁的阿达么友杂人生第一次穿上高跟鞋,踩在平展的柏油路上兴奋得想哭,“比生完孩子还激动”。
车路双通,村里产品的销路广了!花椒、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可快递出村,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的微信又增加了几个客户……
阿布洛哈车路双通是我国交通扶贫持续推进的一个缩影。
路好了
他回村卖自酿高粱酒
最近,山西大同市阳高县镇边堡村游人络绎不绝。过去,这个偏僻的村庄,守着明古堡、烽火台等独特旅游资源,却忍受贫穷。
“路修好后,村民能‘走出去’,游客也能‘走进来’。村里适时搞起了乡村旅游,随之兴起的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加上种养等收入,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镇边堡村村支书渠启说。
渠启提到的这条路是山西省近来重点建设的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之一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截至目前,山西三大板块旅游公路累计开工3040公里,建成2254公里,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镇边堡村村民张月文原先在大同市一家汽车装潢店打工,两年前回村开始卖自酿高粱酒。
“主要是附近农家乐采购,游客喜欢喝,还有人当纪念品带回去。”张月文说,去年他家的酒坊卖了5万多元钱,“比打工强多了”。
老乡富不富,基础在公路。吴春耕介绍,近年来,交通扶贫大力支持“交通+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公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公路转,老乡们进城就业、返乡创业更便捷,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门路。
路美了
他自发清除路两旁杂草
“党和政府花了那么多钱为我们修好这条路,我们也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把这条路养护好。”烈日当头,湖南宁乡市道林镇石金村村民刘湘正拿着柴刀,细心清除村道两旁的杂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