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脱贫攻坚战别无所想,除了战胜别无所求!”
时间:2020-09-03 | 来源:交通运输部

今年45岁的党员戴明华,是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直属机关党委二级调研员。2018年2月,经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推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任命为中共兰坪县委副书记(挂职)、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排万难,勇作战;既是战,殇无憾!”这是戴明华同志到兰坪就职时的宣言。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带着深深的乡土情结奔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阿哥”
戴明华(右)查看危房改造情况。
怒江州兰坪县是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寒山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四位一体”的民族自治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108个行政村(社区)中有97个贫困村,21.8万人口中有10.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划2020年底实现脱贫摘帽。根据县委分工,戴明华同志主要负责全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管理及“挂包帮”“转走访”联席工作。为尽快摸清县情、贫情和全县10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598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情况,到兰坪工作的第一个月,他一口气跑了40多个行政村,一年跑遍了全县108个行政村与社区。跋山涉水、进村入户与群众话家常、讲政策是他的日常生活,每年在岗工作超过300天,每月有一半时间下沉到村、吃住在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阿哥”。两年多来,除了脱贫攻坚战别无所想,除了战胜别无所求!“基层工作没有那么多深奥的道理,就是用心用情的问题”
戴明华(右)入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从部队到地方、从省城到县城、从机关到乡村,戴明华同志深知边疆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他始终坚持学习研究,努力在守正创新中履职尽责,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把群众的民生福祉放在心中。他结合兰坪实际,最大化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和实际能力,形成了《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浅析对贫困群众志智双扶的重要性》《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刻不容缓》等多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戴明华同志作为县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建立健全了《兰坪县关于进一步规范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等制度,确保队员职责清、任务明;他加强与省、州定点扶贫派员单位的沟通协调,严格落实因村精准派人要求;同时,他建立完善培训学习制度,先后协调组织全县脱贫攻坚一线人员到省交通运输厅交通技师学院培训300余人次。
戴明华同志挂包的三个行政村都在澜沧江沿岸,贫困发生率最高的达63.58%,结对帮扶的4户贫困户,也是建档立卡户中的贫困典型。他频繁往返于三个贫困村与挂联户之间,逐户深入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在拉家常、问冷暖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动员难、锁定对象难、搬出难、稳住难的实际,从宣传发动、签定协议、抽选房号、搬家入住、生活常识、转移就业等,无不亲力亲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两年多来,他努力协调有关行业和社会帮扶力量,先后投入60余万元改善两所小学(含幼儿园)的生活及教学设备,投入50余万元改善三个村的阵地建设及办公条件,投入70余万元提升人居环境。他把群众当家人,把脱贫当家事,经常驱车前往邻县看望挂联村劳务输出人员帮助解决其生活与家庭困难。
他经常对特困家庭与伤残群众施以援手。曾在下乡途中,他遇见一父亲病危、女儿尚幼、家庭极度困难的贫困户,便拿出身上所带的全部600元现金给予帮助。特别是他对凤塔村贫困典型和照全家庭的帮扶脱贫事例,十里八乡无人不知。和照全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女儿先天残疾多病,一间10平方米的木楞房风雨飘摇,家徒四壁且负债累累,其妻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多年……2019年1月,年仅18岁的大女儿和霞不幸离世后,这个男人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是戴明华给予这个支离破碎家庭亲人般的关爱,从送孩子住院到筹集医疗费用,从司法救助到特困救济,从搬迁新房到添置家具,从重建家庭到解决务工就业,并从个人年仅4万元的工作经费中支出3万余元帮助其发展山羊养殖,现在每年稳定增收3万余元。
“基层工作没有那么多深奥的道理,就是用心用情的问题”,这是他对扶贫工作的感悟。
“挂职以来,用心用情中力求工作无悔,但愧对家人”
戴明华(左)看望异地搬迁安置户。
兰坪县距昆明市500余公里,县内没有高速公路与铁路,往返昆明单边就要六七个小时。两年多来,家庭现实生活的许多无奈多次让这个七尺男儿黯然神伤,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挂职以来,用心用情中力求工作无悔,但愧对家人,尤其惦记年迈双亲的白发,内疚于儿子中考的遥望,心疼着襁褓之中女儿的夜哭……2018年8月,老家70岁的父亲突然查出胃癌晚期,在其父手术与求医问药期间均不能尽孝身边,在老人弥留之际才赶回老家,进门之后长跪老人的床前愧不能声,2018农历年的除夕夜老人与世长辞!处理完后事,安顿好老母亲,又匆匆回到工作岗位。他深知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和所牵挂的群众更需要他,碧罗雪山与雪帮山的横亘阻止不了他前行的脚步,怒江与澜沧江的怒吼妨碍不了他聆听群众的心声,断水停电的生活分散不了他攻坚的决心意志。他始终兢兢业业,把精力和时间都默默奉献给兰坪的脱贫攻坚工作,用无声的行动诠释了听党指挥,用汗水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截至2020年的6月30日,他挂包的三个行政村中,易地搬迁493户1817人全部入住新房;农村危房改造604户全部清零;23名辍学学生先后全部返校;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79%。村集体经济收益初步显现,凤塔村养牛场存栏云岭牛达360余头、恩棋村的卤腐厂实现年销售额80余万元、恩罗村2200余亩花椒基地和300头山羊养殖稳步落地。于2019年底脱贫出列的凤塔、恩棋村基础更加牢靠,恩罗村也于今年6月稳定达到脱贫出列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