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看山西 | 人说山西“好交通”
时间:2020-07-31 | 来源:交通运输部
下面,我们通过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闫晨曦的对话,来了解山西交通在推进“两新一重”方面的构想与探索。
太原南中环桥。
天龙山旅游公路。
请介绍一下山西交通运输系统在落实“两新一重”建设的规划方面有哪些构想和布局?
闫晨曦:“两新一重”建设战略的实施对提升山西交通运输建设的品质和规模是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今年以来,山西省委提出了“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特别是提出了“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6月28日,山西省委召开了十一届十次全会,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出部署,要求聚焦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走出转型新路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山西交通将立足山西转型发展需要,聚焦“六新”,紧盯项目,超前谋划。
瞄准国家政策和战略谋划项目。抓住国家当前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的机遇,谋划一批公路、机场、枢纽项目及“新基建”项目。抓住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契机,谋划一批融入全国发展大格局的跨区域大通道大枢纽建设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收费公路政策和政府专项债政策,谋划一批收费一级公路项目。瞄准山西转型发展谋划项目。山西目前正处在转型攻关期,要主动对接全省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等重大战略,谋划一批城市过境改线、扩容提质、重载交通、旅游路、园区路、产业路及水运、机场、物流园区项目,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立体联网。瞄准交通强国建设谋划项目。山西省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了第二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份,《试点方案》已于今年2月初上报交通运输部审批。5月份,我们起草了《关于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山西交通强国建设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也已上报省政府审议。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的要求,我们将从扩大综合立体交通网覆盖面、建立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谋划一批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特别是符合试点要求和助力三年起步的项目。
平顺挂壁公路。
请问您对交通“新基建”有哪些认识?山西交通有哪些相关部署?
闫晨曦: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交通“新基建”主要是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公路、智慧物流园区等新一代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数字化改造升级实现桥梁隧道轨道航道的数字化运营和智能化监测。“新基建”中的交通以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为主体,虽然只是多了“智能”两个字,但却不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更是通过智能交通的广泛应用,为设施建管养、运输服务、行业治理等带来的全方位促进。
山西省具有发展交通“新基建”的坚实阵地。一方面,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雏形初现,交通运输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智慧交通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赋予了山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作为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新兴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增长的科研投入,大规模、多元化、高标准的交通应用场景,极具深度的消费市场,为破解“新基建”技术难题和投资收益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具备建设和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的组合型基础优势。
综合各方面情况,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作了部署:积极推进公路“新基建”工程。开展公路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基于公路网高可靠、低延时、大带宽的信息通信传输网,构建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公路交通感知网,推动北斗时空信息服务网应用。大力推进公路数字化工程。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要素数字化,通过与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实时交互,以及在线监测、智慧评估、预警处置等,实现基础设施建管养精准、立体、智慧。重点推进智慧公路应用工程。着力构建公路网智能化应用支撑体系,通过试点区域示范先导,全省分阶段推进,为新一代交通控制网、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运输服务一体化和智慧物流等奠定基础。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前沿性的工作。比如,我们将五台山至盂县高速公路、阳泉市漾泉大道和东环路分别作为智能网联货车高速公路试点区域和城市道路试点区域,开展了传统公路融合5G、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改造工程,努力实现公路智慧化升级;再如,依托中部盆地城市群高速公路网体系,打造太原东二环和西北二环高速公路、祁县至离石、汾阳至石楼智慧高速公路;等等。
长治虹梯关挂壁公路。
请问山西交通在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闫晨曦: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将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更加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通过从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真正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发展模式。为贯彻落实山西新型城镇化建设、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我们将重点部署推进三个方面工作:大力构建对外交通运输大通道。进一步强化国家干线铁路作用,推进干线铁路新建和既有线路改扩建。继续完善省内高速路网体系,努力形成纵贯南北、承接东西、覆盖全省、通达四邻的高速公路网络。统筹推进民用机场建设,持续优化和扩大境内外航空网络。积极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建设。加快太原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启动区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有序规划建设地铁、轻轨及城市有轨电车;通过既有铁路补强、局部线路改扩建等方式,有效衔接干线铁路和太原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实施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提升网络连接效能和通达水平。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实施城市群城际路段扩容工程。升级改造县乡道路,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和旅游公路建设,推进重点城镇、文化旅游名镇公路建设,助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强化城市群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强化客运枢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和智慧化水平。加快综合客运枢纽站场建设,促进高铁、公路客运、公交、地铁、出租车等的便捷衔接。协同调度各类运输方式,推动旅客客票“一票制”,打造一体化公路客运网络,推动货物运单“一单制”,努力实现货物换装“无缝化衔接”。
西山旅游公路。
在落实“两新一重”建设方面,请介绍一下山西交通有哪些具体项目呢?
闫晨曦:在“新基建”项目方面,主要开展智慧物流园区、智慧公路、智能化可变车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建设要素数据化采集和自动化作业的多动能、综合化、智慧型物流园区。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编制山西陆港物流发展规划,按照山西“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空间布局,初步考虑布局5个跨区域省级综合物流园区,40—50个区域县级物流中心。2020—2025年,先行建设2—3个省级物流园区、10—15个县级物流中心,预计总投资450—500亿元。智慧公路是采用5G、车联网等先进通信网络技术,将传统公路改造成为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公路,形成智慧、安全、高效的公路交通系统。目前,阳泉市人民政府、百度公司、中国移动、山西交控集团已签署四方战略合作协议,江铃重汽已成功搭建L4级自动驾驶样车,今年4月底阳泉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区项目已经进行了5公里城市路段测试,车辆自动完成了转弯、变道、识别信号灯、自动跟车、车辆避让等动作,计划在10月底前高速路段达到测试水平,后续我们将逐步实施高速公路试点工作。
智能化可变车道是基于大数据和云交通的平台,根据适时交通量的变化情况,智能化调整中央分隔带位置,有效缓解交通拥堵。2021—2025年,我们初步考虑将G108榆次至祁县段一级公路作为智能化可变车道示范工程,开展试点研究工作,力争获得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性成果,逐步在全省推广应用。交通信息化方面,计划开展部省共建交通信息化项目8个,总投资4.2亿元,目前已有7个项目可研报告获批、5个项目通过了交通运输部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审查,后续将陆续推动实施。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我们将重点实施对外高速公路网、内部公路网、客运枢纽一体化相关项目。一是加快推进祁县至离石高速公路连接线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尽快启动汾阳至石楼等20余项高速公路项目,不断加强与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省份的联系。加快实施太原武宿机场改扩建,规划拓展通往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积极开辟国际航线,增加国际航班。充分发挥已建成的清徐尧城等通用机场作用,并加快推进阳曲等5个通用机场建设。二是推进连接山西省“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中部盆地城市群县城间主要国省道一级化升级改造工程,提升省会到市、相邻地市间、中部盆地县际间的联通水平,形成“四纵七横十八联”的一级公路网,规划总规模约6440公里,在现有一级公路基础上,升级改造约4490公里。三是加快推进太原、大同、临汾3个国家综合枢纽建设,有序推进长治等7个区域性综合枢纽建设。
总之,山西交通运输系统将紧抓国家推动“两新一重”建设的重大机遇,依托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重要契机,切实发挥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立足省情,奋勇作为,努力为山西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当好先行、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