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陕西河北云南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2-11-29 | 来源:南京地铁、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江苏】地铁11号线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
昨日,南京地铁建设公司传来好消息:日前,在通过认真细致的盾构始发一类关键节点条件核查后,地铁11号线首台盾构机“工匠号”在绿水湾站~行知路站右线区间大里程端行知路站顺利始发,这标志着地铁11号线工程正式进入区间盾构施工阶段。
11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马骡圩站,终点为浦洲路站。线路长度26.7公里,设车站20座,地下站19座、高架站1座。
此次始发的“工匠号”盾构机刀盘直径6.86米,负责绿水湾站~行知路站区间的掘进。区间右线总长954.54m,共638环,先后下穿学院河箱涵与金融湾箱涵,整体处于长江低漫滩富水砂层中,地下水水位高、水压大,掘进范围广泛分布有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及粉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为确保此次盾构顺利始发,南京地铁会同参建各方提前筹划,细致部署。先后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了数轮评审,优化专项施工方案和各项应急预案,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应急演练,为后续工程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陕西】陕西已建成公共及专用充电站2565座,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近400家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用户绿色出行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全力支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持续提升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全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在政策支持方面,一是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由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住建、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协同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制定各项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充电设施建设与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有序衔接。
二是指导制定地方充电设施标准,在全国率先出台加油、加气、充电三站合一技术要求,保障充电设施规范发展。
三是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明确个人自用和单位专用充电设施无须备案,其他集中式充电站实行备案管理,从快从简办理各种审批手续。
四是强化配套供电服务保障,要求电网企业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主动提供契约式服务,实施限时办结制,并明确对2025年前向电网企业直接报装的经营性集中式充电设施免征基本电费。
五是建成省级智慧车联网平台,汇集全省充电设施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和跨平台交易支付,提升充电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六是支持出台各类奖补政策,西安市对新建成投运的公用及专用充电设施,按用电量每千瓦时补贴0.15元,对个人充电桩每根一次性补贴1万元。
七是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支持,积极上报充电设施建设项目,近期已落实财政贴息资金6.1亿元,申请专项债资金12.2亿元。
在取得成效方面,一是充电设施加快建设。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近400家,已建成公共及专用充电站2565座,可满足全省26.4万辆电动汽车用电需求。省内充电市场投资持续增加,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
二是车联网平台聚合作用突显。我省智慧车联网平台充电站接入率高达85%以上,平台累计充电量7.9亿千瓦时。依托平台开展绿电交易,累计交易电量14.8亿千瓦时,传导优惠电费约8000万元,促进发电侧清洁替代减少碳排放88万吨、用电侧电能替代减少碳排放118万吨,减碳效果明显。
三是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选择在谷段充电对电网侧起到了削峰填谷作用,对用户侧减少了电费支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智慧车联网平台聚合充电负荷18.2万千瓦,通过线上调节充电功率,引导电动汽车参与需求侧响应,有效响应量516.3千瓦,助力电网顶峰保供电,也有利于探索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新模式,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下一步,陕西将着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充电服务保障水平,力争“十四五”末,全省充电站数量超过4500座,满足8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河北】“项”前进!这条改扩建高速跑出建设“加速度”~
冬日,朔风凛冽。交投集团石太高速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克服气温低等困难,集中办公、昼夜奋战,掀起了“大干60天、冲刺保目标”劳动竞赛热潮,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近日,石太高速改扩建先期工程代建办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研究先期工程提速提质措施,推进加快形成更多实体工程;交规院一分院设计团队为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安排集中办公,争做项目建设“急先锋”;秀林互通跨线桥建设者昼夜不间断施工,加快先期工程施工进度;代建监理管理人员昼夜驻扎一线,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双达标;项目指挥部多次现场调研疫情防控、工程进度等工作,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石太高速改扩建指挥部带领各参建单位,铆足干劲,比学赶超,大干快上,全力冲刺全年目标。
据悉,石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起自石家庄绕城高速石家庄西端口收费站,经石家庄市鹿泉区、井陉县,止于井陉县天长镇核桃园村西的冀晋省界,总体呈东西走向,全长51.636公里。项目采用“原路拼宽+局部新建半幅”的改扩建方案,由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双向六/八车道,概算总金额为85.1亿元,预计2024年底通车。
接下来,在今年剩下的30余天里,项目各参建单位已经做好准备,加大生产要素投入,优化交通组织方案,克服一切困难,全面进场,与时间赛跑、与进度斗勇,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实现明年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奠定坚实基础。
【云南】绿美曲靖路,生态画中游
——曲靖市以“绿美交通”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生态长廊
S15罗八高速采用“借景”和“造景”方式,实现“绿、美、亮"的美丽融合,打造绿色生态长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曲靖市高位推动“绿美曲靖行动”,曲靖市交通运输局通过系统性谋划推进、高水平规划设计、专业化种植管护,大力推进曲嵩高速、曲师高速、罗八高速、三清高速等“绿美交通”建设,着力打造公路绿化美化示范精品线、生态线、产业线,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绿美公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高位推动 科学谋划
曲靖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并印发《绿美曲靖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绿美曲靖三年行动动员会议工作部署,明确绿美曲靖“1+9”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明确“绿美山川、绿美城市、绿美交通”等九大专项行动目标,落实“坚持科学绿化、共植共建‘增绿’固底色,坚持保护为主、齐抓共管‘护绿’筑屏障,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用绿’提效益,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活绿’强支撑”地推动曲靖市绿美交通。
制定细则 明确目标
印发《曲靖市绿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22-2024)》,明确用3年时间,全面实施宜绿路段绿化美化。随后又配套印发《曲靖市绿美交通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绿美公路4825公里(绿美高速公路514公里、绿美普通国省道411公里、绿美农村公路3900公里),建设绿美铁路客运站4个、绿美服务区15个。同时,按照“科学规划、整体统筹、分级负责、分年实施”的原则,对照职能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做到“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将高速公路目标任务落实到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将国省干线落实到曲靖市公路局;将农村公路和交通要道两侧及可视范围内第一重面山区域增扩提色、生态修复、森林质量提升落实到各县(市、区),并提出了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农村公路“绿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分年目标。
锁定目标 真抓实干
曲靖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对曲嵩、罗八高速公路均制定了绿美设计方案,编制了绿美施工设计图,并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目前2个项目均已开工,开工率100%,计划投资2200万元,已完成投资1900万元,投资完成率86.3%,绿美廊道32公里(曲嵩17公里、罗八15公里)和绿美服务区4个(左所、万峰山)建设正有序推进。在各县(市、区)制定辖区范围“绿美交通”行动方案或实施细则,计划实施绿美项目438个,项目开工率100%,完成绿美农村公路773公里,完成率86%,计划投资1443万元,已完成投资1250万元,投资完成率86.6%。除年度目标任务外,今年还积极推动了三清绕城段、麒师、寻沾等高速公路绿美建设工作,目前正有序推进。G56曲嵩高速穿城路段按“城市园林”标准进行精品打造,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合
G56曲嵩高速穿城路段按“城市园林”标准进行精品打造,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合
S11曲师高速以生态修复、展现沿线田园风光及文化特色为主 ,服务区、隧道、立交区等融合体现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
建章立制 强化管护
“三分建,七分养。”曲靖市在全面创建“绿美公路”的同时,同步健全养护机制,建立养护制度,使养护工作标准化、职责清晰化,养护科学化,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抓好后期管护工作,提升绿化成活率、保存率,确保绿化美化效果长期稳定。同时在有条件区域(如服务区)增设灌溉系统,节约后期养护成本。
S15曲师高速建管养结合,巩固绿美公路成果
曲靖市绿美交通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绿美惠民,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示范引领,适地适绿、因地制宜,和谐自然、路景交融”的原则,以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要求,不断拓展绿美交通专项行动的广度和深度,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变成高质量发展的自觉实践,着力打造畅通、安全、舒适、美丽的绿美交通网络,让绿在路上、美在心间,以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