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织点成网好揽货

时间:2016-10-31 | 来源:中国水运报

    10月28日,广州港务局、广州港集团在江门召开广州港江门客户推介会,同时广州港驻江门办事处正式揭牌成立。广州港驻江门办事处是广州港第27个内陆布点,其中广州港集团有24个内陆港或办事处。预计至年底广州港将实现28个内陆港(办事处)以及2个海外办事处的运营,航运枢纽功能将进一步强化。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小明表示,随着广州港内陆港建设的提速,广州港将为珠江西岸广大客户搭建起联通海外和国内市场的桥梁,以南沙港区为圆点,提供更精准的港口物流服务,为珠江西岸企业提供一条经南沙港区进出口新的物流路径。

  重服务 释放枢纽功能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同时也是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近年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家电(新型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行业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的适箱货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经广州港进出口。

  “江门地区已经成为广州港南沙港区最重要最核心的货源腹地之一。”宋小明向记者介绍,在当前发展新常态下,通过布局珠西,充分发挥南沙港区政策优势、地理优势、业务优势等便利,为江门地区的进出口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产物流周转速度,增强产品竞争力,是广州港立足泛珠地区、面向国际发展的重要举措。

  广州南沙港区是珠江西岸唯一的深水港区。目前,广州港已在江门开通7条穿梭巴士驳船支线,其中外贸支线4条,内贸支线3条;南沙港区还为江门开展公共驳船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市内外贸各驳船码头。此外,投资152亿、全长81.8公里、从江门鹤山至南沙港区的进港铁路线已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可完工,将加强江门与广州南沙的经贸合作密度。

  据业内人士分析,江门地区企业去南沙港区的陆路距离比去深圳、香港节省一半,水路距离比去深圳、香港节省1/3。江门地区企业在南沙港区进出口货物,综合物流成本能省约150美金/40柜。金羚电器、海信、中顺洁柔、维达、亚太森博、大长江、中集等江门知名企业开始选择南沙进出口,而且当地企业从南沙进出口量逐年在增大。

  连落子 分享自贸红利

  9月13日,广州港务局、广州港集团在佛山联合召开了广州港佛山客户推介会,同时为广州港驻佛山内陆港办事处揭牌。时隔16天,广州港务局、广州港集团再次在中山召开了广州港客户推介会,同时为广州港驻中山办事处揭牌。“像这样紧密的时间里接连成立办事处,在往年是不常见的。”据广州港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关键还是在珠江西岸这几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

  据介绍,2004年广州港南沙港区建成投产,南沙港区地理位置优越,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方圆100公里,覆盖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14个大中城市。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唯一的深水码头,是广佛肇、江中珠等珠江三角洲西翼城市群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综合运输成本最低廉,物流时间最节省。

  宋小明表示,广州港连续在佛山、中山、江门开办办事处,旨在为当地广大企业与广州港南沙港区之间搭建一座更加便捷高效的沟通联系桥梁,将广州港南沙港区航线服务、自贸区政策优势等延伸到该地区,让当地企业享受南沙自贸区的政策和经济红利,更好地为该地区企业提供一条便捷、经济的出海物流通道,以实现港航物流、经贸物流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轻资产 释放枢纽功能

  “与国内其他沿海港口不同,广州港没有参与投资建设一个内陆港场站和通关口岸。如广州港通过与当地龙头企业合资,建设昆明、衡阳两处内陆港,并且参与到当地场站运营。此外,还设立了长沙、贵阳两处办事处和郴州内陆港,办事处的运营模式是不参与场站运营,而是提供软服务,与当地龙头企业进行业务合作。这种模式,主要得益于区域通关一体化带来的软环境大幅改善。”宋小明说。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广州港,广州市政府也对广州港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年初,出台了《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由广州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重点用于增加集装箱班轮航线、集装箱货源组织等项目,分别对新开辟的集装箱航线和在广州港南沙港区新增标箱量的进出口企业给予资金补贴。与此同时,湖南地区的广州港内陆网点正在大力推动“散改集”,在广州港卸货时,就进行集装箱灌装,然后通过铁路运输,并且全程监管运输,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货损货差。

  2015年,广州市政府印发《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其中要求新增喂给港、内陆港20个。今年7月,广州港集团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将开行海铁联运班列、推动广州港内陆港建设,同时拓展广州港内陆货源,以推进海铁联运业务发展。在政策与市场利好的双重推动下,广州港将在今年底提前完成目标。据了解,按照提速建设内陆港的要求,2017年还将继续新增内陆港。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