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邮政部门圆满完成G20期间寄递渠道安保工作
时间:2016-09-12 | 来源:国家邮政局
吉林省邮政管理局于9月5日-6日组成检查组,由副局长带队,对省内较大寄递企业分拨中心和部分营业网点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组先后检查了韵达、全峰等品牌企业分拨中心和圆通、申通等企业的营业网点,对G20期间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快件转运情况和各项安全制度、峰会期间重点要求的落实情况尤其是进浙快件的验视、安检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听取了分拨中心和网点负责人关于本企业G20期间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
各市、州邮政管理部门也按照工作安排,继续开展相关工作,9月4日-6日,在做好G20安保期间假期值班工作的基础上,各市、州局主动作为,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检查工作,确保G20期间全省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工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长春市邮政管理局自9月1日起,对全市10家寄递企业分拨中心进行夜间执法,突击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和安检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安全生产问题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并依法予以立案查处。延边、松原等市邮政管理局在开幕日当天组织工作组开展寄递渠道安全检查,工作组先后到辖区内申通、天天、顺丰等快递企业营业场所,对其落实G20峰会保障任务进行了细致检查,并通过查看登记簿,着重对实名登记及进浙邮(快)件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吉林市邮政管理局于9月5日由局领导带队组成专项检查小组,以三项制度落实情况及应急预案制定情况为重点,对辖区内邮政、快递企业G20峰会期间寄递渠道安全开展专项检查。白城、通化、辽源等市邮政管理局依托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部门协作机制,与综治、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督促寄递企业将G20期间各项安保要求落到实处。
吉林省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将继续按照国家邮政局和既定方案要求,以此次专项安保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持续提升全省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安徽省邮政管理局局长于9月5日到合肥市邮政业安全监管中心,看望慰问连日来全天候值班的干部职工,并对G20峰会寄递渠道安保工作进行指导。
安徽局局长仔细查看了合肥市邮政管理局及安监中心的24小时值班表及值班记录,翻阅安监中心的《分拨中心不规范操作行为处理登记簿》,详细询问了主要寄递企业G20安保工作执行情况,对合肥局和安监中心认真落实G20安保工作各项要求、休息日加班加点监督检查表示肯定和慰问。安徽局要求,要继续绷紧“安全弦”,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G20峰会期间寄递渠道安全平稳运行,加强部门联动和属地管理,遇有突发事件,及时上报省局、安委会、综治等单位。
合肥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检查、整改、处罚、通报的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寄递安全长效机制,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全市寄递渠道安全平稳畅通。
福建省邮政管理局认真按照“强化责任,管住通道,控制流量,确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制订专项安保工作方案,并联合综治、公安、国安等部门召开部署会议,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并以100%放置“安全验视卡”、100%录入实名收寄系统、100%加盖或粘贴安检标识落实进浙邮件、快件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100%”制度,对G20峰会期间未执行三项措施的企业,一律从严处罚。
为缓解不断增长的业务量与邮政管理部门监管力量之间的缺口,福建局以“互联网+”监管思维,加快推动“三项措施”的落实,逐步搭建集实名收寄验视、从业人员管理、网点电子地图、远程视频监管、快递车辆定位、智能过机安检功能于一体的邮政业安全综合监管平台,构建“互联网+寄递安全”管理新模式,有效保障了G20峰会期间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工作。
在完善行业监管版APP的基础上,开发了公安(国安)监管版、企业监管版APP,邮政管理部门、公安(国安)工作人员用手机就能扫描核查实名情况,公司(网点)负责人可以随时抽查业务员实名执行情况,形成“企业自主检查+行业执法抽查+属地公安网格化巡查”相结合的天罗地网式“互联网+寄递安全”全方位管理新模式。福建局还利用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契机,全面应用“互联网+寄递安全”管理新模式,着力推动实名收寄系统应用,实现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措施”执行常态化。
据统计,自7月份动员部署阶段起至9月7日实战攻坚阶段,福建省九地市在G20峰会安保期间共出动执法检查3252人次,检查寄递企业1272家,发现问题498个,责令整改169起,立案查处121起,其中11起适用反恐法。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