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浙江四进四出

时间:2025-09-10 | 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浙江学习平台

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调动和牵制国民党军队,缓解中央苏区被“围剿”的压力,1934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红七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简称抗日先遣队),军团长寻淮洲兼任总指挥,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全军约6000人。

7月6日晚,抗日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在半年多的征程中,行程2800多公里,进行了3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闽浙皖赣四省。

在抗日先遣队出发前,中共中央就发布了《关于派红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和《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边新苏区给红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要求“最高度的开展福建、浙江的反日运动”“以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保卫中国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抗日先遣队出发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等又陆续发出一系列宣言、指示和通知,不断宣传红七军团的北上抗日。

抗日先遣队在浙江境内散发的传单

1934年7月,政治部主任刘英执笔起草《中国能不能抗日?》一文,大力宣传“我们如果进行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呼吁同胞“加入我们的队伍,去同日本帝国主义决一死战”。

抗日先遣队在转战四省边界的艰难环境下,积极履行抗日救亡的使命,“每到一处都向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如发宣言书,写标语,开调查会和座谈会,召开群众大会”等,广泛传播了中共的抗日主张,在浙江所经之地也散播下许多抗日的种子。

8月28日,抗日先遣队经闽东游击区第一次进入浙江,进占庆元县城,利用休整时间开展群众工作。红军走街串巷,张贴、散发《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文告和宣传品,在城墙、路边、大街两旁书写“共产党是抗日反帝的唯一领导者!”等标语口号。30日,先遣队在庆元竹口击溃浙江保安第三团(欠一营),战斗结束后,部队到达龙泉小梅镇休整时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会后在“行宫”演出“文明戏”,随后向西进入闽北苏区。

9月12日,抗日先遣队避开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江山二十八都,冒雨绕道穿过江(山)浦(城)公路,从安民关第二次进入浙江。红军一路张贴、散发抗日宣传品,沿途许多农民要求参加红军。18日,红七军团占领浙江西部的遂安县白马镇,恰逢九一八事变三周年纪念日。红军在此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举行抗日军民誓师大会,到处刷写抗日标语,激发民众抗日救亡情绪。

10月下旬,抗日先遣队进入赣东北苏区,并于11月4日与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会师,合编为新的红军第十军团(简称红十军团),对外仍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并成立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此后继续转战皖浙赣边。20日,抗日先遣队第三次挺进浙江,进入常山县境。26日抵达淳安县境的港口镇。红军在此展开抗日宣传,打击了一批土豪,并分发布匹、食盐、铜钱给群众,还组织电厂工人通宵发电,全镇彻夜一片光明。

1935年1月,抗日先遣队第四次进入浙江,在遂安茶山召开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紧急会议,研究中央军区要求红十军团转向浙西南活动的电令以及分兵问题。不幸的是,撤离茶山后,抗日先遣队主力部队在江西怀玉山陷入国民党军14个团的合围之中,大部分指战员英勇牺牲,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等领导被俘牺牲。仅粟裕、刘英率领的先头部队800余人突出重围。

方志敏(中)、刘畴西(左)、王如痴(右)在狱中的合影

抗日先遣队的北上行动虽然失败,但先遣队四进四出浙江,途经庆元、龙泉、江山、常山、开化、遂安(今属淳安)、淳安、分水(今属桐庐)、昌化(今属临安)9县,在政治上宣传了中共的抗日主张,也推动了浙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