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江苏安徽吉林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5-07-22 | 来源:综合自人民日报、江苏交通、人民网安徽频道等
【广东】广东省交通集团:助推“过路经济”成“产业引擎” 撬动乡村振兴大格局
7月初,广东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特色服务区——广东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汇集了来自全国的高速公路同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探寻服务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
▲柏桥服务区
5月20日,柏桥服务区开通,首月总车流量突破27万车次,143万多人次到服务区打卡,并带旺了服务区所在地特色农产品荔枝的销售。
柏桥服务区正是广东省交通集团以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服务区提质升级,建设“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的代表。正是这些悄然变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服务区从“停车加油”到“消费帮扶”,从“过路经济”到“产业引擎”的跃变,推动服务区所在地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文旅闻名,撬动乡村振兴大格局。
党建引领
高标准策划改造服务区
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省已建成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下同)共558个,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融会。其中广东省交通集团管辖399个服务区,约占全省的71%。
在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广东省交通集团充分挖掘服务区的平台价值,以党建引领、以实施“百千万工程”特色服务区提质升级专项行动为抓手,探索以交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支撑“百千万工程”和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交通开路先锋作用。
▲梁金山服务区
为充分实现平台的商业化运营,向市场要效益。粤运交通与各业主单位紧密联系、积极沟通,根据项目所在路段工程进度分批开展特色服务区商业策划。截至今年6月,广东省已打造长沙湾海洋主题文化、梁金山侨乡碉楼文化、柏桥荔枝文化等27对/53个特色服务区。
改造后的服务区,强化与地方特色资源的融合,不仅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销售平台,促进了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还整体融合地方特色文旅产业,成为地方文旅展销平台。如确定了深汕线长沙湾服务区“鱼跃·长沙湾”粤东海洋主题文旅元坐标、深岑高速东升服务区粤港澳大湾区“菊韵·香山文化”主题特色文商地标等22对特色服务区的主题定位;黄村服务区作为省内首个恐龙主题服务区,与河源市博物馆合作共建了恐龙文化专题展厅;而石坝服务区,经过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南药之乡”为文化内核,打造了科普公园式服务区。
“交通+农文旅商”模式
塑造产业帮扶新标杆
王先生本想带着孩子到黄村服务区稍作休息,没想到在这里的恐龙文化专题展厅又玩又购,2个小时过去了,一家人丝毫没有想离去的感觉。他感叹,现在的服务区成为“自驾休闲游”的好去处。
▲黄村服务区
通过商业策划,广东省交通集团创新探索出服务区“交通+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将服务区打造成为消费帮扶、产业联动的综合平台,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帮扶新路径。
“服务区+消费帮扶”是第一步。早在2023年11月,广东省交通集团在梁金山服务区全面启动实施“交通+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在71对服务区挂牌“广东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驿站”,在各服务区设立“百千万工程——助农驿站”“农产品展览窗口”及乡村振兴“专店”“专柜”“专区”,打造助农消费帮扶平台,把各地的农特产“送”上高速路。
各服务区还主动结合地域文化,引进了客家、清远、潮汕、深汕等各类地标性美食,让旅客实现了“舌尖上”的旅行。
紧接着,“服务区+文旅体验”迅速跟进。各地方政府、乡村振兴局、文旅部门、帮扶工作队以服务区的文旅推广主题为依托,配合策划并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助农活动和旅游推广活动。如广东省交通集团在梁金山服务区承办第四届中国高速公路美食节暨第六届高速公路服务区美食品鉴会,以“粤行悦美味”为主题,聚集16个省区市共19支代表队的76位厨师同台竞技,打造了广州味道、非遗文创、乡村振兴产品等互动体验区,吸引了众多旅客。
为深化服务区与属地产业联结对接,广东省交通集团积极贯彻“一地一标、一线一策、一区一品”理念,进一步宣传城市特色产业。如粤运交通在横荷、光德、四会服务区分别设置了“清远城市客厅”“陶瓷博物馆”“端砚+四会玉石展览”,在广湛线服务区引进“开平卫浴”“开平优品”“海洋餐厅”“十八子”“城市展厅”等项目。
▲横荷服务区以清远“山清水韵 物产丰饶 农家风味”为核心导向,在服务楼公共区域打造清远“城市客厅”。
平台提质
“过路经济”成“产业引擎”
好的平台不仅能带来一大片市场,还能作为撬动市场的杠杆。广东省交通集团不断通过科技加持、文化赋能,推动服务区的“过路经济”成“产业引擎”。
通过科技力量,服务区的销售平台功能从高速路上拓展到了网路上。广东省交通集团利用所属的车主出行服务平台——“粤通行”,在“粤通行商城”平台引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优质农产品,如广州从化桂味荔枝、揭阳绿壳乌鸡蛋、潮州凤凰单丛等,通过“线上预订+服务区自提”模式,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据了解,截至2025年6月,商城累计上线484个商品,其中乡村振兴商品117个。
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对当地产业的拉动作用,粤运交通还联合农业科研机构,为帮扶产品提供IP设计、包装设计、质量认证服务。如旗下自有品牌“驿品荟”通过挖掘全省各地乡村“好物”,讲述物产背后的自然禀赋与人文故事,打造“产品+活动+故事+客群”的全新运营模式。特产“玫瑰荔枝饼”通过服务区渠道升级为礼品装,全新升级之后深受旅客喜爱,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不仅如此,服务区还通过平台建设促进地方产业及服务链的延伸。如长沙湾服务区打造成粤东最大的海洋文化主题服务区,并设立可加工新鲜海产的海鲜中餐厅、房车营地、海洋风情民宿等,为旅客提供沉浸式休憩空间,形成从基础保障到品质体验的完整服务链条,成功实现把服务区“过客”变“游客”的功能。
▲长沙湾服务区是粤东最大的海洋文化主题服务区,以“鱼跃深汕西、逐浪长沙湾”为设计理念,以特色化场景打造差异化体验。
目前,广东省有2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通过提质升级,成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典型。他们提质升级的经验成果,也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广东经验。他们的创新实践证明:交通不仅是连接的纽带,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江苏】2025年上半年江苏交通实现“双过半”
今年上半年,我省综合运输主要指标平稳增长,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21.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3.1%,顺利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江苏段开工动员会议
(图/省铁路办)
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江苏段、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盐城段、扬州东站北东联络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宿连航道整治一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申张线航道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常泰长江大桥完成荷载试验。
常泰长江大桥完成荷载试验
(图/省交建局)
综合运输主要指标总体平稳。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综合货运量16.4亿吨、货物周转量7271.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4%、7.2%;累计完成综合客运量5.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842.7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0.2%、1.5%;累计完成公路运输周转量1805.6亿吨公里、水路运输周转量5258.2亿吨公里,同比均增长7.3%。
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太仓首航驶往巴西
(图/任春燕)
港口生产主要指标稳中向好。上半年,全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39.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3%、6.4%。其中,累计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4亿吨、外贸集装箱吞吐量660.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9%、3.5%。截至6月底,全省在运营的国际集装箱航线85条,其中,远洋航线15条、近洋航线70条。
南京至墨西哥城全货机航线开通
(图/东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
机场主要生产指标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160.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5%、14.1%。其中,累计完成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193.5万人次,同比增长6.6%,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6.8万吨,同比增长34.8%。截至6月底,全省在飞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36条、货运航线15条。
【安徽】无人机首飞,“铁翼”助力智慧交通!
编者按
交通运输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亿万群众。近年来,安徽交通运输行业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随着我省进入主汛期,全省广大交通人时刻坚守在防汛抢险、除患保安的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即日起,安徽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开设【提升应急能力 筑牢安全防线】专栏,全面展示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应急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战演练等方面新成效、新突破。
7月20日,
“科技赋能交通·智巡守护通途”
——安徽高速公路
无人机自动巡查项目首飞演示
在省交通运输厅联网指挥大厅举行。
该项目依托交通运输执法无人机联网平台,以合肥绕城高速为主体,布设6套多旋翼和2套垂起固定翼无人机起降场,自动巡查里程约240公里,辐射合肥绕城高速周边6条支线,巡查涵盖交通设施、违法行为、施工监管等,生成报告并上传至业务平台。尤其在重大节假日或恶劣天气等紧急情况下,无人机可迅速响应,为高速交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据了解,该项目以“AI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空地联动”为核心架构,构建“常态化+重点时段强化”双巡查模式,效率较人工巡查大幅跃升。同时,AI精准识别路域隐患,三维GIS平台实时调度,巡查数据结构化直联省级平台;此外,依托正射影像建立监测基线,恶劣天气仍可实时回传现场态势,应急响应显著提速。项目将加速联动合六叶等六个路政大队,完成航线验证测试,深化AI在路产维护、施工监管等场景应用,打造可复制的“省级智慧执法样板”。
该项目实现首飞,既是安徽高速巡查的一次技术革新,更是彰显安徽构建智慧交通治理体系的深度探索。当前,安徽正以科技之翼赋能执法效能,以创新之火点亮平安通途,全力谱写智慧交通新篇章。
【吉林】吉高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7月18日,吉高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科创院”)正式揭牌成立。
科创院的揭牌成立,不仅是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高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还是吉高集团履行国企责任、引领区域交通行业转型升级的使命担当,更是吉林省交通行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科创院是吉高集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在吉高集团科技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该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管理,整合吉高集团内部科创资源,组织各类科研项目、创新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同时,科创院是对外科技合作的“中枢”,通过积极对接科研院所,牵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形成“以科创带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科创院的成立,既可在高速公路“建管养运”全产业链上抢占技术制高点,又可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科创院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吉林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针对高速公路建设养护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让科技创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实际价值。二是深化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力争建成两个以上省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研发中心。三是加速成果转化。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机制,在低空经济、数字资产、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切实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广西】突破性进展!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成功合龙
近日
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
(以下简称柳梧铁路)控制性工程
盘龙柳江特大桥主桥
合龙段钢箱梁最后一道焊缝完美收弧
大桥实现轴线偏差仅3毫米
高程偏差仅11毫米高精度合龙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实现高精度合龙。
盘龙柳江特大桥位于广西来宾市境内,为钢—混凝土混合箱梁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全长3787.424米,主桥长629米、主跨326米,两座主塔分别高158米、155米。大桥主桥桥位处地质条件复杂,主塔截面复杂变化与倾斜角度大,钢箱梁施工精度和安全管控要求高。
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与柳北高速公路“并肩而行”。
在主墩建设过程中
项目建设团队采用电磁波跨孔CT技术,提前探明主墩基础下部地质结构及岩溶空间分布情况;采用全回转+旋挖钻组合施工工艺,实现复杂地层精准成孔,成功规避涌水涌沙等风险,使主墩钻孔桩施工进度达平均7天1根,创造了广西岩溶区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新速度。
在主塔建设过程中
项目建设团队引入智能爬升系统,将高空作业转为“室内施工”,搭配中塔柱主动横撑系统,实时增强结构刚度以抵抗变形,实现主塔线形误差控制达毫米级。
在钢箱梁拼装过程中
项目建设团队提前预演施工全流程、精确控制关键环节、科学划定施工作业红线区域、优化钢箱梁运输方案,借助智能监测、AI算法等先进手段,有效提升了钢箱梁拼装精度和效率,确保了大桥顺利精准合龙。
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合龙段钢箱梁吊装。
柳梧铁路是柳州至广州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正线全长238.167公里,为国铁Ι级、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时速目标值16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拓宽区域内客货运输通道,对川渝云贵大部分地区及桂中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