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东安徽四川辽宁福建青海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5-07-02 | 来源:南方日报、辽宁日报、青海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广东】年底,广东高速公路将达1.2万公里!
2025年上半年的南粤大地上,交通项目建设的热浪扑面而来:狮子洋通道大桥主塔“节节攀升”,中山东环香山大桥全桥合龙,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增天高速全线路面摊铺正式拉开序幕……
据悉,今年上半年
一大批交通建设项目迎来新进展
为广东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
推动实现“十四五”末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万公里目标
奠定坚实基础
民生工程彰显温度
项目不仅是发展基石,更是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广东一批惠及民生的交通建设项目交出了新答卷。
在云雾缭绕的南昆山与罗浮山,3000名骑手穿越其中,沉浸于沿途的非遗表演、民俗展销与特色互动,在最美旅游公路骑行道上展开体能与意志的较量。
△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图源:惠州日报
近日,2025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骑行活动启动。这也意味着全长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建成通车。
“路况很好,风景也很漂亮,骑起来很舒服,空气很清新。”从广州白云来参加骑行活动的梁女士连连称赞。据悉,这条“最美旅游公路”以独特的8字形串联起南昆山和罗浮山两座岭南名山胜境,途经博罗县长宁、横河,龙门麻榨、永汉、龙潭、龙华等地,串联200多个景点,让市民一路即可完成与美景交织的“奇遇”。
在不远处的增城,广州市民也将迎来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全线路面摊铺全面铺开,预计年底建成通车。”在增天高速现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增天高速辐射覆盖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东部山水新城、教育城、知识城、长岭居片区、智慧城等区域,将有效缓解广州东西向交通压力,加强区域交通互联。
△增天高速项目效果图,以实际建设为准。图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项目建成通车后,从增城出发至广州中心城区,将无需绕行其他高速公路,路程缩短近30公里,用时30分钟左右将可到达天河。”该负责人表示。
项目集群全面突破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交通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筑牢广东不断向上发展的坚实基础。
今年上半年,粤东城际铁路建设紧锣密鼓推进。截至目前,粤东城际铁路项目年累计完成投资21.42亿元,全线6台盾构机始发、5座梁场建成投产、5座地下车站已完工、跨南溪河斜拉桥主塔已完成施工……
△架桥机成功跨越潮汕环线高速,打通粤东城际铁路汕头段与揭阳段架梁通道。图源:汕头新闻
6月29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中铁十二局集团粤东城际铁路7标二工区项目完成全部墩身施工,标志着该工区所有桥梁下部结构(含桩基、承台、墩身)施工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全面转向上部桥梁结构施工的新阶段。
随着粤东城际铁路等交通项目按下“加速键”,汕潮揭都市圈交通综合体系将逐步完善,“轨道上的都市圈”渐行渐近,助力汕潮揭迈向“一体化共建”的新阶段。
6月30日,深南高铁控制性工程——将军岭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首条超2公里隧道贯通,为全线如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深南高铁将军岭隧道出口。图源: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我们通过事前规划、事中把控、事后考核,细化管理‘颗粒度’,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形成闭环,将考核周期缩短至3天,施工效率最高提升近20%,确保了项目的建设进度。”中铁十二局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深南高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广西等大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通车后将提升大湾区辐射效应。
随着项目集群全面突破,广东全年交通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规划,广东今年计划建成增天、阳信等9个高速公路项目,实现“十四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万公里目标。今年计划通车的7个铁路项目,目前已有4个项目进入验收阶段。
【安徽】我省首条过江隧道建成通车!
7月1日上午11时,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建成通车。
自此,
驾车从芜湖江北新区到长江南岸,
通行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作为安徽省首条过江隧道,芜湖龙湾长江隧道被誉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隧道位于芜湖市长江大拐弯处,北接江北新城龙湾路,穿越长江,南接江南城区大工山路,总长6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
长江之下地质复杂,盾构机要长距离穿越10余种混合地层,堪称盾构掘进的“地质博物馆”。为应对长江皖江段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团队首次采用两台15.07米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同向掘进,攻克江底软硬不均复合黏性地层和断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难题,在1228天的施工中,江底带压进舱4000余次,累计更换刀具5100余把,总结形成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确保了盾构机平稳横穿长江。
隧道长达6公里,空气流通和安全至关重要。设计单位匠心独运,在江北、江南分别设置了两座风塔。其中,江南风塔高57.755米,江北风塔高69米。风塔的地上结构由坚固的钢架与核心筒组成,地下一层通过风道与过江隧道相连。
两座风塔集功能性与美观性于一身,不仅成为芜湖长江岸的一道标志性景观,还是过江隧道的“呼吸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介绍,风塔不仅能保证隧道内空气流通,还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排烟,守护行车安全。另外,隧道内左右线各设置33处逃生滑道和33处疏散楼梯,确保极端情况下人员快速疏散。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是芜湖市“两纵四横一环”的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骨架线路之一,是由九华北路-弋江路、峨山路-206省道、长江大桥-通江大道、大工山路-纬一路、中江大道等五条快速路围合形成的“日”字型城市快速路内环线南端过江段。隧道距下游芜湖长江大桥约9公里,距芜湖长江三桥约5.5公里,连接江北中心区、江南中心区和科教产业新城区。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的建成通车,将大大提升芜湖市跨江交通能力,对加速江北新区发展,促进芜湖省域副中心建设,推动芜湖拥江发展,加快安徽长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芜湖龙湾长江隧道通车,我省已建成过江通道11个,其中长江大桥10座,过江隧道1条。此外,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池州长江公铁大桥等跨江通道也在加快建设。
下一步,我省将力促芜湖泰山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力争2025年底建成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以及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四川】13.7%!四川出台20条措施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全文发布→
6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7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3.5%、32%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不低于15%,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7%左右。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今年初,现代物流产业被列入四川省“15+N”重点产业链。
《方案》围绕提升综合运输组织效率、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建圈强链、健全完善物流枢纽和通道网络、培育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强化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提出20条举措。
据测算,现阶段我国多式联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全社会物流总费用支出1000亿元左右。对此《方案》分类提出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物流降成本举措,并重点强调加快多式联运创新发展“促融合”。其中明确,要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试点,推动省内主要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水运箱和铁路箱互用直提,打造多式联运精品路线。
降成本离不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方案》明确,协同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建圈强链,其中针对四川特色产业,实施“新三样”物流提升工程,包括开展“构建动力锂电池安全高效物流通道”强国试点,支持新能源汽车“铁路快速通关”和“抵港直装”等。未来,全省将建立统一调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行模式。
在健全完善物流枢纽和通道网络方面,《方案》提出优化物流枢纽设施布局,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综合开发利用;补齐物流通道网络短板,加快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提升川东北铁路通道能级,推动向西开放铁路通道建设,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推动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支持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在推动物流产业建圈强链的过程中,四川正以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三网融合发展为抓手,开辟科技赋能降本增效新路径。《方案》围绕培育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提出系列措施,将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制定“三网”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省准公益性的多式联运数智化平台等。
《方案》还明确,将强化资金、用地、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辽宁】辽宁省委书记、省长乘地铁与乘客交流
据《辽宁日报》报道,6月30日,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开通运营。辽宁省委书记郝鹏、省长王新伟出席开通仪式,王新伟宣布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开通运营。
仪式结束后,郝鹏、王新伟等乘坐1号线东延线,体验新线路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保障情况,与乘客互动交流。
“对日常出行帮助大不大?”“带孩子到植物园来玩是不是更方便了?还有什么建议?”郝鹏问得仔细。
乘客们高兴地表示,东延线开通极大方便了购物出行,也让游客能更加便捷地到东陵公园、鸟岛、植物园,感觉城市“变小”了,活力更足了。
走出地铁后,郝鹏还认真查看了车站防汛设施情况,要求进一步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细化应急预案,切实保障旅客汛期出行安全。
据悉,沈阳地铁1号线是我国东北地区开通的第一条地铁线路,2010年9月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全长16.137公里,设10座车站,沿线贯穿沈阳农业大学、东陵公园、植物园等重点区域,将沈阳东部地区紧密纳入城市核心交通网络。1号线东延线为既有1号线的东部延伸线,2020年12月开工建设。
目前沈阳市已开通运营6条线路、在建4条线路,1号线东延线开通后,地铁总运营里程已达204公里,年客运量将超6.5亿人次,客运强度稳居全国前列。
郝鹏向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开通运营表示祝贺,向全体地铁建设者表示感谢。
他指出,地铁是重大民生工程,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投入运营后,要做好运营调度,科学配置运力,优化公交接驳,同时,进一步优化地铁线网布局,加快建设步伐,持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郝鹏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辽宁考察时也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辽宁城镇化率较高,做好城市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要坚持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加快实施城市更新,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辽宁省已进入汛期,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突出抓好城市防内涝、山区地质灾害防范、险工险段隐患排查等重点工作,加强预报预警和应急演练,筑牢基层防汛救灾严密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辽宁省及沈阳市领导姜有为、霍步刚、吕志成参加活动。
【福建】宁上高速霞浦至福安段通车
7月1日,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持设计的宁(德)上(饶)高速公路霞浦至福安段(溪南互通至下邳枢纽互通)正式建成通车。
该项目全长约16公里,沿线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设计团队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创新采用“近自然”选线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项目的建成通车,不仅优化了闽东北地区的路网结构,还将大幅提升霞浦、福安及周边地区的通行效率,进一步促进闽赣两省经济协同发展,为沿线旅游业、物流业及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青海】改扩建+生态修复!青海首次在公路工程中采用“以鱼护河”
6月30日,在青海省重点项目国道338线海兴至天峻公路热水至江仓段改建工程K51+800大通河北岸水域,一场以“鱼跃国道畔 水润生态路”为主题的重大生态修复行动拉开帷幕。
当日上午,青海省公路局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在当地农业(渔业)部门和公证人员的参与见证下,向大通河河道集中放流5万尾本土珍稀鱼种花斑裸鲤,将公路建设项目与渔业增殖放流紧密结合,这是青海省首次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开展的增殖放流,标志着公路项目建设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协同推进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生态环境改善注入新活力。
国道338线海兴至天峻公路热水至江仓段改建工程项目全长102.056公里,该项目紧邻大通河河域,为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保护大通河特种鱼类资源,青海省公路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对受损失渔业资源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对评估的渔业资源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渔业资源补偿费用纳入环保投资等具体要求,结合公路工程项目实际,以花斑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为增殖放流鱼种。在项目施工期间及完工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开展增殖放流,以此修复水域生态链。这一系列行动旨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有力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