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浙江四川安徽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5-06-17 | 来源:新华社、中新网、安徽交通、广西交通等

【江苏】常泰长江大桥公铁合建段启动桥梁荷载试验


6月17日凌晨,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江苏常泰长江大桥公铁合建段启动桥梁荷载试验,这座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建设、中交二航局参建的世界级大桥迎来通车前的“关键大考”。

常泰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3种功能于一体的双层复合型桥梁,全长10公里,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208米斜拉桥,天星洲航道桥和录安洲航道桥均为主跨388米钢桁梁拱桥,跨度均位居世界同类型桥梁第一。荷载试验是桥梁通车前验证其结构安全性与承载能力的关键环节,大桥将按照初始状态调查、结构仿真计算分析、方案制定、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的流程依次展开,旨在精确评价桥梁施工质量与结构实际性能。考虑到大桥主体采用钢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为最大限度减少昼夜温差对测试数据的影响,所有荷载试验均安排在夜间实施。

首日开展的静态试验在录安洲非通航孔桥和常州侧公铁合建段引桥进行。由于大桥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同层的独特布局,技术人员在上层桥面布置6辆车一排,下层桥面布置4辆车一排,将30辆四轴加载车停在不同测试点位超过8小时,加载总重达1200吨,相当于800辆家用轿车。通过桥上布置的800多个传感器,测试大桥在不同情况下的受力指标,各个关键结构细微形变的精准数据。静态试验完成后,将继续进行跑车、刹车、跳车等动载试验。

本次荷载试验将持续一周,覆盖范围包括1座斜拉桥、2座专用航道桥、1座非通航道孔桥以及南北两座引桥,共设计119个静载工况和 111个动载工况。其中,主航道桥最大对称静力加载工况将动用110辆四轴加载车,总重达4400吨。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荷载测试,这座世界级多功能大桥的实际性能将得到充分检验,为大桥后续安全通车运营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撑。

常泰长江大桥于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基本建成,公路部分将先行通车。通车后,常州和泰州两市之间的通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小时20分钟缩短为20多分钟,进一步推动跨江城市群协调发展,对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成功封顶!国内首座,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新网宁波6月16日电(张斌 林宗刚 谭春锋)6月16日,浙江宁波至象山市域(郊)铁路象山港跨海大桥南北两座主塔双双封顶,标志着国内首座市域(郊)铁路跨海大桥建设迎来突破性进展。

大桥建设现场。高鑫 摄

据悉,市域铁路象山线连接宁波城区与象山县,全线长约61.45公里,共设10座车站。作为市域铁路象山线的控制性工程,象山跨海大桥全长8.276千米,为主跨688米的组合式钢箱梁斜拉桥。

大桥由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等单位承建,建成后将创下“国内首座市域(郊)铁路跨海大桥”“国内并行既有线最大跨径桥梁”“国内最大跨度组合式钢箱梁铁路斜拉桥”等多项纪录。

此次封顶的两座主塔采用了独特的“钻石”造型设计,高度均为225.5米,相当于75层的摩天大楼高度,其中北主塔分41个节段浇筑,南主塔分39个节段浇筑。

如此庞大的海上“钻石”,如何保障其站得稳、立得直? 

“我们采用可视化动态监测系统,通过500多个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把脉问诊’,实现毫米级精准爬升。就像戴上了一副‘透视镜’,能精确掌控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点细微变化。”宁波海事局工作人员张瀚鲲说。

大桥与现有的甬莞高速桥仅相距50米,两桥比肩而立,施工空间受限。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既要确保新桥建设稳步推进,又要确保既有桥梁不受影响。

为此,项目团队在现场设置了禁航信号标志、临时航道应设等诸多防护设施,同时在既有桥梁上设置沉降观测点,采用自动化测量机器人,按照设定的监测频率全自动测量,通过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测平台,并做到多级沉降位移预警,确保施工不对既有桥梁造成影响。

除既有桥梁因素外,自然环境也给施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面对海上复杂地质条件、高空强风作业等挑战,我们运用了BIM技术全程模拟封顶过程,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精准控制,实时监测主塔应力、位移、变形等关键指标,确保封顶施工一次成型。”中铁大桥局宁象城际铁路5标项目经理陈正东介绍道。

此外,为保证施工安全,宁波轨道交通携手宁波海事部门,在施工海域开启全时段“线上+线下”巡逻护航模式。

“施工区域气候复杂多变,我们科学分析气象海况,指导施工单位优化通航安全保障方案,‘一船一策’制定施工船舶防台预案。并借助数字化平台24小时远程实时监控,畅通预警预控渠道,同时开展‘海巡艇+无人机’立体式巡航,全面检查施工船舶状况和船员履职情况,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为大桥安全施工保驾护航。”宁波宁海海事处副处长张占东介绍说。

宁象市域(郊)铁路作为宁波市域铁路网的重要南翼线路,其定位是浙江全省首条“共同富裕示范线”,承担了宁波主城区至象山的出行及宁波主城区和象山城镇的内部通勤出行,同时兼顾宁波西综合交通枢纽的集散功能。

象山港跨海大桥建成后将为宁波海域再添跨海新通道,推动宁波都市圈建设进程,带动“南三县”融入宁波城区发展,构建起区域发展大动脉。

【四川】10公里+!西宁高速控制性工程进度过半

6月16日,西宁高速大箐隧道双洞开挖掘进均突破5000米大关,标志着全长超10公里的大箐隧道掘进过半,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西宁高速建成通车后,将形成西昌经普格至宁南、云南的高速公路大通道,结束普格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西昌至普格车程将由1.5小时缩短到40分钟。

项目线路示意图大箐隧道穿越大箐梁子,是全长10051米的特长隧道,最大埋深达720米。大箐隧道进口海拔约2031米,出口海拔约2281米,海拔高差达250米,相当于85层楼高。隧道洞身整体穿越九度地震烈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平行交错于自治莫—荞窝断层、则木河全新世纪断裂带,隧道涌水现象严重,单日涌水量最高达1.3万立方米,可装满30个标准室内泳池,建设难度大。为确保项目安全平稳推进,参建团队不断实践,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工艺工法,打出“科技组合拳”:

◆建立智能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践应用智慧工地管理中心,通过智能安全帽、电子芯片定位系统实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人员位置信息,实现隧道建设进程可控;

◆采用隧道自动化断面监测系统,应对施工隧道光照昏暗、尘土飞扬等诸多干扰因素,运用AI、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实现对隧道微形变过程的精准感知、精确分析,为隧道安全施工装上预警“闹钟”;

◆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净空、初支厚度进行覆盖式的扫描检测,实现线上可视化、三维化管控,为隧道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保障施工质量。

大箐隧道出口

西昌至宁南高速公路是S71乐山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105公里,起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接在建西香高速,止于宁南县宁远镇,接在建宜攀高速。项目建成后将与宜攀、西香、西昭、昭普等多条高速公路构建起“多高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形成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畅通快捷运输通道,巩固提升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的综合交通枢纽服务能力,对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全部贯通!“天天”又有新“洞”态

近日,

从安徽交控集团获悉,

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

大路山隧道双线贯通,

标志着该项目全线4座隧道8个单洞

全部实现贯通,

为年内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大路山隧道位于铜陵市枞阳县境内,采用分离式双洞设计,左线全长约1241米,右线全长约1258米。建设过程克服隧道下伏基岩风化严重、地质条件复杂、洞口浅埋段较长等困难,严格落实“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施工要求,使用信息化监测手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控。

截至目前,项目全线路基工程基本完成,桥梁工程已完成97.24%,路面沥青进入全面规模化施工阶段。

天长至天柱山高速公路无为至安庆段全长约119.2公里,路线起自无为市襄安镇北侧,接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北岸高速公路接线,经洪巷镇、牛埠镇,铜陵市郊区灰河乡、陈瑶湖镇,枞阳县横埠镇、项铺镇、会宫镇、官埠桥镇,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五横乡,止于怀宁县凉亭乡南侧。

该项目的实施,对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提高沿江运输通道供给能力,促进皖江城市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广西】广西白货铁水联运“一单制”实现“零的突破”

近日

运载1768件矿泉水的货物列车

从田东站发出驶向钦州港

无缝衔接班轮发往上海港

标志着“田东—钦州港—上海港”

矿泉水铁水联运“一单制”顺利启运

广西白货铁水联运“一单制”实现“零的突破”

运载1768件矿泉水的货物列车从田东站发出。

据了解,白货主要指除了煤、石油、焦炭等工业原材料以外的工业机械、农副产品、食品、纺织品、医药等货品,此前多以公水联运或汽运直发方式运输为主。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田东货场作业现场。

“铁水联运‘一单制’一次提报、一次收费,全天候一站式服务,作业流程简单高效,不仅能满足大批量运输需求,而且在运输成本上更有优势。”据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多式联运负责人介绍,“我们与铁路部门、北部湾港集团联手,经广西北部湾国际联运、北京铁海顺达公司资源倾斜,以运到上海为例,铁水联运‘一单制’相比公水联运,每箱大概能节约2%的运输成本。”

南宁铁路物流中心田东营业室装卸作业人员正在往火车上装运矿泉水集装箱。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货运市场化改革,积极与航运、港口、企业沟通协调,在南丹锌锭铁水联运“一单制”探索试行、渠黎石料铁水联运“一单制”上线首发并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铁水联运“一单制”开发,丰富“一单制”产品、航线、合作航企,打造铁水联运全物流供应链体系,促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目前,已累计运输“一单制”货物1174标箱。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田东货场。

据介绍,“一单制”打破了制约货物在铁路、公路、水路间高效运转的梗阻,能有效减少铁水联运“一对多”、环环操作等流程所造成的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随着“一单制”运输市场逐步扩大,铁路、航企作为运输主体,双方的政策降本红利将直接释放至货权客户及生产企业,减少各环节中间代理操作服务费,助力企业实现物流降本。

【陕西】眉(县)太(白)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新华社西安6月14日电(记者 刘彤)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二局、中铁二十局等单位承建的陕西眉县至太白高速公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太白山隧道14日双线贯通。至此,眉太高速公路全线8座隧道全部贯通,这也标志着眉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为今年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眉太项目公司供图

太白山隧道作为穿越秦岭腹地的特长隧道,是眉太高速全线贯通的最后一座隧道。隧道左洞长5259米,右洞长5277米,双洞累计穿越15条地质断层带,岩层破碎、裂隙发育,突水突泥风险极高,日最大出水量达1.5万立方米,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隧道。

眉太项目公司供图

施工中,建设团队深入开展秦岭山地复杂环境下长大隧道施工技术攻关,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创新运用化学浆液快速注浆堵水加固等技术,成功穿越了多个断层破碎带。通过采用超前钻探、地质雷达等超前地质预报方式,确保洞内施工安全。

眉太高速公路全长约75公里,建成通车后,对进一步加强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的联系、完善陕西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畅通川陕交通大动脉以及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