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战役:新四军收复浙西的重要战役

时间:2025-02-20 | 来源:中共湖州市南浔区委党史研究室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中国战场上的硝烟并未散去。许多地区的日军和汪伪军依然负隅顽抗,拒绝放下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四军军长陈毅果断下令,要求苏浙军区部队集中力量,向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

9月初,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在司令员叶飞的指挥下,向杭嘉湖地区挺进,发动了抗日战争时期湖州地区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双林战役。这场战役彻底歼灭了汪伪军第三十四师主力,被誉为“浙西大捷”,成为新四军抗战末期的一次辉煌胜利。

(《苏浙日报》1949年9月27日的报道)

双林位于湖州吴兴东部,是杭嘉湖水乡的重要枢纽,水路纵横,交通便利。汪伪军第三十四师师长田铁夫率主力部队盘踞于此。双林不仅是汪伪军在浙西的重要据点,更是其控制杭嘉湖地区的战略支点。新四军若要彻底解放浙西,双林是必须攻克的难关。

9月2日,新四军第四纵队从双林外围发起进攻,先后突破湖州城北的小梅口、织里、大钱、仁舍、重兆等地,逐步向双林镇逼近。13日下午6时,第四纵队司令员廖政国亲率十支队,经水路从菱湖抵达双林附近登岸,兵分两路展开攻势。

廖政国

一路由二营负责,突袭双林镇东八里的化台桥。从当晚10时至次日拂晓,新四军连续夺取三座碉堡,歼灭伪军一三四团一营三连大部,俘敌60余人,成功切断双林镇与外围的联系。

另一路则直指盛林山,这里是伪军一三四团一营一、二连的驻地。盛林山工事坚固,火力密集。新四军在泅渡过程中遭到伪军猛烈阻击,伤亡较重。连长张荣华、张木清等十余人壮烈牺牲。关键时刻,十支队运来了两门缴获的清光绪年间制造的平射炮。几声炮响后,碉堡被摧毁,200多名伪军纷纷投降,盛林山一战全线告捷。至此,龟缩在双林镇的伪三十四师主力已陷入新四军的重重包围。

9月15日凌晨,秋雨霏霏,新四军发起总攻。第四纵队兵分两路,迅速占领西高桥一带。东路部队采取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策略,越过大小虹桥向纵深推进;北路部队则占领了发电厂,切断了伪军的电力供应。伪军企图依托工事顽抗。然而,新四军战士毫不畏惧,纷纷从50米宽的河面泅渡而过,直插镇中心。

15日上午8时左右,战斗结束,双林镇全部解放。新四军战果辉煌,俘获伪参谋长王尚文以下官兵1200余名,缴获轻机枪42挺、重机枪4挺、八二迫击炮4门、小炮20门、步枪500余支,以及大量弹药、军械设备和军用物资。

9月18日,新四军将全部战利品和俘虏用20多艘船运往长兴抗日根据地。第四纵队和吴兴县支队的战士们乘坐100多条木船,在双林人民的依依送别中胜利回师。

9月27日,《苏浙日报》发表了《苏浙军区司令部发表攻占双林战役战斗公报》,详细记录了这场战役的辉煌战果。双林战役的胜利,不仅是新四军在抗战末期的军事杰作,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生动写照。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