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江苏辽宁湖北重庆广西交通资讯概要
时间:2024-06-21 |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苏州港 、重庆发布、中国交通新闻网等
【江苏】苏州港太仓港区助力紫金矿业南非项目成功首航
6月20日,苏州港太仓港区举行助力紫金矿业南非项目首航仪式,载重1.2万吨多用途船SEACON-KOBE(科比)轮即将满载钢材、各类设备、机械车辆及204标箱集装箱驶离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发往南非刚果金,进一步拓展集件一体出口新模式,打通了苏州港腹地企业出海新通道,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稳步推进。
紫金矿业集团作为大型跨国矿业集团,为上海A股和香港H股两地上市公司,在中国17个省(区)和境外15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是中国及亚洲唯一矿产铜产量破百万吨矿企,也是头部矿企中矿产铜、金产量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并将成为全球最大锂、钼矿企之一,公司位列 2023 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第284位,全球黄金企业第1位。本次包船出海的目的地位于紫金矿业在南非投资的锂矿项目地,是中国与南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项目,本次“科比”轮运送的钢材、设备、车辆等所有物资均用于项目建设。
近年来,苏州港太仓港区充分利用航线资源优势,推出集件一体中远洋定制服务,全力打造长江“集件一体”示范港。通过拥有20多年“集件一体化”操作经验的专业码头优势,与行业内顶尖船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拓宽重大件、集装箱利用多用途船“包船出海”的港航合作模式,目前已覆盖中美洲、南美、欧洲、西澳、东非、北非、地中海等地区,业务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为保障紫金矿业南非项目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太仓港区充分发挥国际集装箱码头“集件一体化”专业优势,建立“集件一体”联席工作机制,联合口岸单位、船公司,围绕船期、作业效率、装卸工艺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一船两会”机制制定前期方案,全程精密管控,通过全流程全方位的高效操作,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畅通企业“出海新通道”。
据紫金矿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海澜介绍,选择从太仓港区出货,看重的是太仓港区在集件一体方面的优势和经验。相较传统海运订舱模式,集件一体定制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多用途船舶运能灵活、中转环节减少、运输时间降低等优势,可实现定点、定线、定船和相对定时,切实解决国际海运费用高涨期的“一舱难求”“一箱难求”问题,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可以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端到端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此次包船出海首航,标志着紫金物流成功开启出海新模式,对紫金矿业在非洲大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接下来集团在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矿产项目的物流链改善和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
苏州港将积极优化航线资源配置,聚焦“特色化、差异化”,不断优化集件一体运营模式,努力提升揽货能力和作业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物流服务。苏州港也将通过打造更优质的口岸环境和营商环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全力以赴为企业降本增效,为更好地服务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辽宁】凌绥高速白狼山1号隧道双线贯通
在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中,继5月26日白狼山1号隧道右线贯通后,6月17日,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葫芦岛段第一个长大隧道——白狼山1号隧道左线顺利贯通,标志着凌绥高速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向全线通车迈出坚实步伐。
凌绥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75.439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区间设计时速分别为100公里每小时、80公里每小时。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凌绥高速3标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境内,段路线全长27.768公里,其中白狼山1号隧道呈南北向展布,为分离式隧道,左线长1625米,右线长1623米,Ⅲ级围岩占比11%,Ⅳ级围岩占比76%,Ⅴ级围岩占比13%,最大埋深157米,凌源端、绥中端采用削竹式洞门。
白狼山隧道是凌绥高速全线第一个开工工点,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稳定性差,存在超浅埋、断层破碎带等多种不利因素,易发生塌方事故,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长隧道对施工作业区通风、安全等要求高,对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复杂情况,该施工项目大力开展QC技术攻关,对隧道光面爆破、支护及初喷混凝土超耗进行技术攻关,参建各方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提升了工程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隧道开挖单洞月进尺节节攀升。
凌绥高速公路是连接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大庆—广州、长春—深圳、北京—哈尔滨等三条国家高速公路的省际间大通道,建成通车后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和辽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湖北】交通运输部与湖北签订交通强国战略合作协议
6月18日,交通运输部与湖北签订交通强国战略合作协议。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小鹏,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参加座谈并见证签约;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付绪银,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签署协议;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主要负责人参加签字仪式。
李小鹏对王忠林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倾力支持。他说,近年来,湖北省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交通运输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23年,湖北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水运优势明显,民用机场跻身千万级枢纽机场行列,邮政快递业务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取得的良好成绩值得祝贺。下一步,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推动湖北交通强国建设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为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王忠林衷心感谢交通运输部对湖北交通运输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长期以来,交通运输部对湖北特别重视、特别关心,尤其是在优先安排补助资金、优先给予项目支持、优先布局试点示范、帮助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等方面对湖北厚爱有加、鼎力支持。下一步,恳请交通运输部一如既往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大力支持湖北交通运输发展,不断深化部省合作,锚定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使命任务,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邵新宇就荆汉运河规划前期论证工作、武汉建设国家级增强型公路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湖北智慧交通试点工作、鄂州-黄冈-黄石城市组合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4个恳请支持事项作了详细介绍,付绪银逐一进行了答复并作出积极回应。
按照协议,交通运输部与湖北将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三个转变",着力打造"四个一流"。到2027年,党的二十大关于交通运输工作部署在湖北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湖北交通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新时代"九州通衢"地位更加凸显,交通运输开路先锋作用进一步发挥。
部省将在八个方面加强合作:以长江主轴为重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以强化省际协同为突破,提升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引领,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交通绿色转型发展;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为指引,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以强化科技创新为支撑,为交通运输发展数字赋能;以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为使命,全面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以牢牢守住安全生产为底线,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重庆】全线隧道贯通!未来,重庆中心城区⇋武隆,1小时可达!
6月19日
历经800多个日夜施工
武两(武隆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
雪峰山隧道左洞贯通
标志着武两高速公路全线
最后一座隧道贯通
至此
武两高速公路全线隧道实现贯通
武两高速雪峰山隧道左洞贯通。中铁八局供图
武两高速公路全长约36.721千米,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23—2035年)》中“四环二十二射六十联线”高速公路网布局的第十八联线,串联起绕城高速公路、南川至两江新区和三环高速公路,是重庆沿江高速通道和渝湘高速通道之间的横向加密线。
雪峰山隧道是武两高速重要节点工程,也是全线最长隧道,该隧道横跨武隆区和涪陵区两地,由中铁开投投资,中铁二院设计,中铁八局、中铁六局承建。
“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面出现了页岩油和瓦斯,为确保后期施工安全,我们组织了专家论证,及时修正优化施工方案。”中铁八局武两高速公路项目总工程师黄忠介绍,施工期间,项目部开展超挖超耗科研活动,根据围岩情况及时对隧道钻爆参数进行调整,积极采用“四新”技术,确保隧道顺利贯通。
据悉,武两高速建成后,从武隆到中心城区的车程可缩短至1小时。同时将串联起绕城高速、南两高速和三环高速公路,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广西】一桥三转!武忻高速圆满完成维都上跨铁路特大立交桥转体施工
6月19日凌晨,武宣—来宾—合山—忻城高速公路长140米、宽20.65米、重达1.6万吨的维都上跨柳南铁路客运专线立交桥右幅单体转体T构顺利完成99度高空转体,标志着武忻高速重点关键控制性工程——维都上跨铁路特大立交桥转体施工全部圆满完成,为项目主线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6月19日,武忻高速维都上跨铁路特大立交桥上跨柳南客运专线转体T构右幅顺利完成99度“高空转体”。贠文豪 摄
武忻高速维都上跨铁路特大立交桥全长1012.5米,一桥两跨,由上跨湘桂铁路分离式立交特大桥整体转体T构、上跨柳南客运铁路专线左右幅转体T构组成,需要进行3次转体施工作业。其中1月25日完成转体的上跨湘桂铁路分离式立交特大桥整体转体T构长130米、宽30.75米、重2.2万吨,系广西区内目前在建施工单体吨位最大的T形刚构转体桥。
转体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全过程实时监控转体姿态。贠文豪 摄
6月19日凌晨,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转体施工作业启动:20米的高空中,转体T构以每分钟约2度的速度,逆时针缓缓转动。“这是武忻高速维都上跨铁路特大立交桥的第3场‘空中芭蕾秀’,此前上跨湘桂铁路分离式立交特大桥、上跨柳南客运铁路专线左幅单体转体T构已依次完成顺时针转体65°、逆时针转体102°施工。”武忻高速指挥部副指挥长、总工程师吴昌松介绍。
3场“空中芭蕾秀”的背后,藏着怎么样的技术“密码”?
武忻高速维都上跨铁路特大立交桥位于来宾市兴宾区维都村,紧靠村落、高压电缆,上跨湘桂铁路、柳南客运铁路专线路网性繁忙干线,上跨柳南客运铁路专线左右幅转体T构转体后桥面设计间隙仅为30厘米,转体系统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安全风险系数大。为此,武忻高速相继开展了既有运行铁路路基稳定性监测、大跨度现浇T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高精度转体施工等10余项技术攻关,多次进行施工方案优化比选、组织外部专家进行工程技术论证,全力攻克转体施工“卡脖子”难题。
今年1月25日,广西单体吨位最大转体桥——武忻高速维都上跨湘桂铁路分离式立交特大桥完成转移施工。贠文豪 摄
据介绍,桥梁转体主要依靠的构件是位于主墩和承台之间的转体球铰,它是整个转体工程的强大“心脏”。武忻高速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洛阳双瑞特种设备研究所开展合作,率先应用“智能球铰”大吨位转体关键技术,依次安装3个超直径3.8米、合计自重76.6吨的球铰,利用“小球铰”的转动承托超万吨的桥梁旋转,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在转体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实现全过程视频监控,对转体姿态实时显示并进行风险标识、预警,将桥梁施工风险隐患降到最低,以“智造”赋能大桥转体精确合龙对位。每个转体T构在转体前均提前进行5度的试转体,为正式转体提供了精确参数,确保转体系统性能满足转体要求。
武忻高速全长118.744公里,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186.12亿元,途经来宾市武宣县、兴宾区等4个县(市、区)和17个乡镇,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对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桂中地区“一小时经济圈”,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沿线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