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获批!花落东北~
时间:2023-04-19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国家级都市圈再度扩容。近日,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透露,沈阳都市圈已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这个都市圈批复下来以后,我们要实现规划的一体化、交通的一体化、产业的一体化、环境治理的一体化以及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吕志成表示。
他还在节目中发出“招商令”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朋友都可以在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商机,同时都市圈建设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各位企业家如果想在东北发展,想面对更多的客户,也欢迎来沈阳。
解读: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新一轮城镇化的重点方向。自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获批以来,已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及武汉7个都市圈相继晋升“国家级”。除沈阳外,第8个国家级都市圈尚未公开亮相。
随着沈阳入围,也意味着东北地区终于”破零“。目前,沈阳都市圈相关规划尚未披露。根据去年初公布的《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以及沈抚示范区。7市1区总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37万亿元。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范围示意图
图片来源:《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版)
不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透露: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等六市一区,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5.5%;常住人口1516万人,占全省35.8%。
参考其他国家级都市圈规划面积,除武汉都市圈尚未公布具体信息外,最大的重庆都市圈范围约为3.5万平方公里,最小的长株潭都市圈仅1.89万平方公里。由此来看,沈阳都市圈范围更大可能定格在“2.3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
为什么沈阳能拿下“东北首个”?
从经济规模来看,沈阳2022年GDP为7695.8亿元,增长3.5%,在东北四座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大连(8430.9亿元)。从人口规模来看,沈阳常住人口在四城中同样位居第二,2022年末为914.7万人,在东北地区整体负增长背景下逆势增长2.9万人;而位居第一的哈尔滨则由于2021年大幅减少11.6万人,退出千万人口城市行列。
综合来看,沈阳无疑是“东北第一城”最有力的竞争者。随着沈阳都市圈成功晋级,沈阳也有望成为最直接受益者,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产生更大经济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能级。
根据今年2月公布的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沈阳将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人口规模突破千万,推动经济增长量质齐升、在全国实现争先进位。
晋级国家级都市圈,能带来什么利好?
一旦都市圈规划明确,就意味着中心城市的“势力范围”得到认可。意味着这个城市将成为整个区域的引领者,在整个区域的发展中将会获得明显先机。
都市圈获批之后,地铁、城轨将有望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延伸。这对于未能触及地铁门槛的周边地市来说,可谓及时雨;而对于中心城市来说,也能借助轨道交通不断向外拓展城市框架,从而为经济增长继续更大能量。
此外,根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组编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我国共有6个成熟型都市圈、17个发展型都市圈、11个培育型都市圈。
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市圈建设的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对于类似广佛、深莞这样相当成熟的都市圈,城市边界几乎完全消失,全域同城化将是最终发展方向。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都市圈而言,地铁的互联互通仍旧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寻求规划、产业乃至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获批国家级都市圈只是第一步,能否真正发挥都市圈的引领作用,借助都市圈实现城市能级乃至区域增长极的跃升,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