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会员单位广西路建集团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培森柳江特大桥合龙“四个建造”成果丰硕

时间:2023-02-17 | 来源:广西路建集团

春启生机,奋跃而上。2月17日,我会会员单位广西路建集团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培森柳江特大桥合龙仪式在象州举行。广西交通运输厅、北投集团、来宾市交通运输局、象州县政府及参建各方人员,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公路学会、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广西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齐聚象州,共话建设成果。


合龙仪式现场

广西路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光(前排中)出席仪式并与参建人员合影

培森柳江特大桥位于来宾市象州县,横跨柳江,桥长2578.9米,主跨长度位居目前同类型桥梁跨径世界第一。自大桥2020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广西路建集团确立和聚焦“品质建造、快速建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四个建造目标,围绕交通运输部重点科研项目《特大跨径宽幅部分斜拉桥绿色快速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基于BIM的主箱梁快速建造技术研究”等“十项关键技术”研究,促成了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价值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有力破解了工程痛点难点堵点,实现了“高品质绿色快速建造”的既定目标。

培森柳江特大桥  皮林采/摄

工艺创新助力品质建造

广西路建集团以工艺创品质,积极探索部分斜拉桥高品质建造关键技术,用心打造让社会满意的品质工程。为了解决以往连续刚构桥腹板常见裂缝通病问题,广西路建集团多次开展技术攻关,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创新钢筋快速精准定位安装技术,使大桥达到内实外美的效果。

采用定位角钢保障钢筋绑扎质量 覃楚周/摄

在斜拉索安装过程中,广西路建集团通过BIM技术、优化安装工艺工序,实现索导管快速精准定位;采用三维坐标法两岸协同测量,准确定位各分丝管索鞍坐标,在主墩索塔上“穿针引线”,实现了全桥184个索导管和斜拉索完全对中,将安装精度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

索导管快速定位  皮林采/摄

多措并举助推快速建造

作为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象州至来宾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培森柳江特大桥的建设是整个项目通车的关键。为克服以往部分斜拉桥建造慢的问题,多项新设备、新工艺的有效落地助推项目建设不断提速。

培森柳江特大桥象州岸墩址区卵漂石厚且岩溶高度发育,溶洞之间相互重叠、串通,单个溶洞的胸腔高度最大达25米,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建设难度在广西大桥建设史上十分罕见。面对难题,广西路建集团通过创新研发外围稳固的高精度零干扰堰模一体围堰结构,仅用时30余天即完成特大桥象州岸主墩承台施工,缩短工期近一个月。

培森柳江特大桥象州岸主墩承台完成首层混凝土浇筑  卢忠华/摄

公司还引进了广西首台260型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较传统工艺预计节约了1/4工期。此外,广西路建集团还创新挂篮模板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法,采用标准化、轻型化、模块化且装拆方便的铝模板代替钢模板,以装配式内模吊架代替传统钢管支架法施工,提高建设效率。培森柳江特大桥单个悬臂浇筑梁段施工周期比已建成同类桥梁快4.2天,主箱梁总施工工期缩短约5个月,建造速度行业领先。

广西路建集团引进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施工工艺  陈剑辉/摄

使用铝模板作为培森柳江特大桥箱内内模模板  庞春波/摄

科技领航赋予智能建造

在施工过程中,若是“黑科技”有了“智慧大脑”,往往能更精准、更聪明。广西路建集团通过建设广西首个智能预制梁厂,转变了传统梁场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使梁厂建设更加自动化、精细化、流水化;运用智能监控中心,利用BIM技术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施工生产过程进行督导,建立精细化工程模型,应用计算机及手机移动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监控等形式,实现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技术等方面的联动联控管理,为培森柳江特大桥建设保驾护航。

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截图

守住底线实现绿色建造

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坚持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越雷池一步,积极探索绿色建造技术,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造“绿色之桥”。项目通过开展多项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应用自动喷淋系统和桥梁墩身防污染系统,收集养护废水集中处理,达到节约养护用水,减少养护废水排放的目的,实现了大桥绿色施工建设。

《一种爬模施工用的桥梁墩身防污系统》应用在主墩墩身施工中

绿色大桥的建设还体现在梁厂的建设上。建设团队多方考察,将梁场建设在主线上,减少占用临时用地,并创新应用移动钢台座,与传统梁厂相比较,该梁厂节约了80%地胎数量,占地面积从300米减少到150米,让生产3片大梁的设备占地面积节省了50%以上。

梁场建设在主线上,减少占用临时用地

从“隔江相望”到“相向而行”,从“一步之遥”到最终“精准牵手”,雄伟壮观的培森柳江特大桥已稳稳架设于柳江之上。接下来,大桥将进入防撞墙施工、桥面铺装等作业环节,全力冲刺通车目标。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西路建集团”)创立于1959年,是一家以公路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为主业,集工程建设投融资、工程设计、港口与航道工程、建筑工程、钢结构工程、工程检测、设备租赁等业务于一体,形成交通基础建设全产业链发展布局的大型国有企业。

广西路建集团是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直属核心企业,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管辖。公司注册资本10.118亿元,总资产超120亿元。拥有十余家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以及国家乙级中心试验室和自治区级技术中心。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标体系认证,获评“2020年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广西路建集团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公路行业设计甲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以及公路路基、路面、桥梁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交通安全设施分项)壹级,隧道工程专业承包贰级、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资质。重要子公司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航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爆破作业经营许可;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公路工程桥隧专项检测机构等资质。

广西路建集团人才充沛、装备精良、技术实力雄厚。公司在职员工2800多名,拥有260型全套管全回转钻机、2000型路面铣刨机、C6XP-2多功能钻机等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年施工生产能力超300亿元。

广西路建集团坚持“立足广西,走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战略思路,施工足迹遍布国内10余个省市,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军孟加拉国、越南等海外市场,是广西区内较早进入东盟国家的路桥施工企业。目前,公司已建设完成国内外400多个工程项目,公路总里程近3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总里程2300多公里,大桥300多座。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李春奖、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路建集团桥梁施工能力不断提升,参建了“世界第一拱”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上构主跨安装工程,中越北仑河第二公路大桥(中方界);承建了“世界最大跨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培森柳江特大桥(主跨径为280米),“世界第一跨径1800型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 S210横县平马至灵山沙坪公路飞龙大桥(主跨单孔最大跨径达185m),时为同类型桥梁广西第一、亚洲第二的拉会高架大桥(主墩为90米-110.5米的矩形变截面空心薄壁高墩)。路面品牌达行业领先水平,总结提炼了“四边”(边摊铺、边检测、边反馈、边精调)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法,承建的松旺至铁山港东岸高速公路(新建高速)沥青路面平整度标准差达0.366毫米。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土地整治方案和样本,广西路建集团先后在横县、兴安、融安等地实施耕地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生态修复等投资项目,承建全国唯一交通项目沿线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水口-崇左-爱店公路(崇左至爱店口岸段)沿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进交通项目耕地占补平衡。

建筑工程业务提速扩容。投资建设运营的东兴中学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东兴市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中学;投资建设运营的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PPP项目(在建)总建筑面积约18.76万平方米。钢结构生产业务板块发展势头强劲,直属企业广西名嘉钢结构公司正朝着成为广西最大规模的钢结构厂目标迈进,目前拥有产业园区(一期)12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工业厂房及露天场地共6万平方米。制作、安装各类桥梁钢结构、建筑钢结构能力达8万吨/年桥梁钢结构、建筑钢结构、钢模板、钢筋焊网和交安防护设施等主要钢结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市政工程、产业园区、口岸边防检工程等领域。

广西路建集团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5项,国家级工法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省部级工法63项,主持编制广西地方标准4项,省部级及以上BIM大赛奖8项,其他省部级科技成果荣誉10余项,主持部级绿色科技示范项目1项、省部厅级科技项目30余项。拥有“4高企4中心”的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广西路建集团和3家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广西建设行业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公路隧道安全预警工程研究中心、南宁市筑路技术与筑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展望未来,广西路建集团将继续秉承“以信誉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企业宗旨,树立“路通天下,建树八方”的愿景,不断打造“路建速度、路建深度、路建温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积极贡献。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A座一层

邮编:100011

秘书处:010-64956759/64958082

传真:010-64956759